孩子的朋友圈,父母需要干涉嗎

先講個案例。

13歲的豬寶(化名)是一名長相清秀的男生,他的母親急急找到我,讓我幫幫他們。豬寶的母親說孩子在家鬧自殺,父親在家正寸步不離地看着他。讓我儘快過去,幫忙解除這場危機。

我隨着豬寶媽媽一起去往他們家的路上,豬寶媽媽給我介紹了這次危機的起因。

豬寶近來喜歡媽媽的化妝品,時常偷偷在夜裏起來化妝,一次被媽媽看到,聯想起前一段時間無意中看到孩子看自己的內衣,就和豬寶爸爸說了這個情況,覺得孩子的行爲有點問題,懷疑是不是孩子有同性戀的傾向,或者孩子有對自己性別不認同的可能。但是豬寶爸爸覺得小孩子好奇沒什麼,自己小時候也曾對姐姐的文胸化妝品感到好奇。

豬寶媽媽還是不放心,偷偷查看了豬寶的手機,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她發現兒子的QQ羣,有同性戀羣,還有異性羣,仔細看了羣裏和單獨的聊天內容,其中有一位好友,是他三個月前加過來,和兒子的聊天很頻繁,聊天內容中一直在強調豬寶是天生的同性戀者,還給他發來同性性愛短視頻,不堪入目。豬寶媽媽又在微信中發現這個人,他給兒子發過兩個紅包。看到這些,豬寶媽媽一下子就急起來了,立即找來豬寶,質問這是怎麼回事。豬寶急忙搶回自己的手機,媽媽要求他退出這些亂七八糟的羣,刪掉那個好友,拉黑他。兒子不同意,和媽媽吵起來,爭來吵去,兒子急了,一把把媽媽推倒在地。

13歲的兒子身高已經有168釐米,比媽媽還高,媽媽此時發現,自己已經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控制兒子了。等兒子爸爸回來,她就一邊哭一邊和老公細說此事。豬寶爸爸一定要看豬寶手機,就拿過來,看到兒子QQ羣裏的真實情況,他立即喝令兒子退出那些羣,刪掉那個惡意慫恿他往同性發展的好友。兒子大聲說,既然你們都知道了,我就實話告訴你們,我就是同性戀,我天生就是同性戀,我根本不想做男人,只想做個女人。是他們讓我明白了真實的我,我爲什麼要刪掉他們?

我趕到豬寶家裏,看到豬寶正坐在地上,一雙眼睛像狼一樣盯着爸爸,那表情,那恣態,好像隨時都會撲上去,對爸爸一通惡狠狠的撕咬。他們旁邊,有一個摔得四分五裂的手機。

在使用技巧解除了豬寶的自殺危機後,等豬寶的情緒穩定下來,就孩子的朋友圈朋友的選擇,我和豬寶的父母進行了溝通。

再講個案例

14歲女生貓咪(化名),被媽媽帶來跟我做心理諮詢。貓咪的媽媽是大學教授,爸爸是公務員。媽媽向我介紹貓咪,是這樣描述的。貓咪從小就特別聰明、懂事,學習從來不要父母操心,一直是年級中前10名的孩子。貓咪是別人家孩子眼裏的別人家的孩子,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貓咪近一年來,行爲總覺得怪異,原先和父母無話不談,現在,很多時候躲着父母。前一段時間,爸爸無意中進入她房間,發現她在自慰,媽媽發現她書包裏有一個避孕套, 就和孩子溝通,不料溝通中母女發生了衝突,打了起來,然後貓咪就躲在屋子裏不出來,也不去上學。

我應邀去家裏爲貓咪做心理疏導。貓咪在我的耐心陪伴下,打開心扉,告訴我,她認識了一個大她三歲的女生,那個女生對她非常的好,給她介紹一位叔叔,叔叔對她也非常的好,然後,她看到叔叔和女生髮生關係,女生飄飄欲仙的樣子,讓她好奇,她半推半就和叔叔也做了那個事,第一下很痛,她哭了。後來,又做了幾次,不痛了,確實有些舒服,不做還想。她知道,這個事情如果父母知道,會打死她。她懷孕了,女生帶她去做的無痛手術。後來,下面總是癢,不舒服,又不敢去看醫生,心裏很煩。

上面兩個案例的案主——豬寶和貓咪,他們都因爲交到不良朋友,受到性侵犯,更爲關鍵的是,他們還沒有意識到不良朋友帶給他們的傷害。做爲關心孩子,對孩子負責的家長,一定會做出干涉孩子交這種不良朋友的行爲,比如,不管孩子樂不樂意,直接把不良朋友拉黑刪除。

關於孩子的朋友圈,當下,有些育兒號在鼓吹吶喊:家長太功利了,不能干涉孩子的自由,孩子也是有辨識能力的,他們一旦上當受害,會出於自我保護意識,自然離開那些不良的朋友。而且受到傷害後,可以報警呀。

我們可以從上面兩則案例中看到,給孩子自由,尊重孩子的意願,放任孩子我行我素自己去交友,等着孩子自我保護,其結果會是怎樣。有多少家長能夠接受13歲的豬寶,被一位不道德的同性戀者引誘?在我們身邊,又有多少象貓咪一樣13、4歲的女生,被不良朋友引誘失身,有的女孩不明不白地就被不良朋友賣了處,還感謝朋友介紹給她會關愛的大叔。作爲家長,又有誰能接受女兒有貓咪受到傷害而不自知?

各位,我們是要給孩子自由,但這個自由不是無條件的,而是有條件有度的,這個度在哪裏,在孩子的健康正性積極成長髮展上。我們肯定要尊重孩子,但是尊重也是看情況的,如果影響到孩子的心身健康了,家長必須放下所謂的自由和尊重,立即干涉。

有人說,家長太功利了。對於說這種話的人,我要反問了,沒有功利如何生存?沒有功利何談發展?人類社會中,功利是生存發展之基,哪個人的衣食住行不是滿滿的功利呢?如果面對孩子教育,放下所有功利,那麼,我們的孩子長大將是一副什麼模樣?會不會不食人間煙火,永遠活在他自己想象的美好的童話王國中,連生存自理都是問題?放眼去看,那些好壞不分,名利不問,沒心沒肺的空心病大學生研究生們,不就是前車之鑑麼!

其實,我們應該這樣說,家長關心孩子,留心孩子的人際交往,不必要時時事事都和功利拉扯到一起,更不能督促着孩子在人際交往上刻意功利。這種做法,讓人生厭,會給人際交往帶來壓力,反而會讓孩子交不到朋友。

在中國,生活也好,爲人處事也好,都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道法自然”。孩子們天生就有功利選擇的趨向,只因涉世不深,矇昧無知,會被不良之人引誘威逼。所以,家長只需提前做好常規安全引導,然後,再遇事說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咱們再說報警,等孩子遇到傷害了,已經是心中鮮血淋漓了,這時去報警,不過是拿起法律懲治作惡者,這種懲治,對於孩子心頭之傷,有多少療愈作用呢?做爲心理諮詢師,我曾經爲數以千計的孩子做過心理創傷的療愈,警察介入,對於犯罪者有懲戒作用,對於心理受傷者,卻沒有什麼療愈效果。

中國有句古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做朋輩效應。意思都是在說一個人人際交往的重要性。人是社會性羣居動物,需要多方位的人際交流互動,才能讓人對自我有着立體明確的感知,確立自己的社會定位,開創自己的社會基業。

鑑於此,做爲關愛孩子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朋友圈,肯定要給予一定關注,發現孩子與不良之人交往,杜絕簡單粗暴,一定要用適合的方式出手干涉。哪怕孩子已經成年,家長雖不需要像以前那樣關注,也不能不聞不問,在重要的關口給予提醒與督促,這樣,父母永遠是孩子前面的一道保險槓。話又說回來,家長如何有效干涉孩子交不良朋友,又不引起親子關係的矛盾呢?我以自己多年的心理諮詢經驗,做了個總結:

1、防範大於干預。家長經營好家庭氛圍,維護好親子關係,言傳身教,引導孩子學會選擇朋友。

2、家長給孩子人際交往自由,和孩子分享交友樂趣,讓孩子養成交到新朋友,第一時間與家長分享的習慣。

3、12歲前,此時孩子自我意識尚不完整,人際交往中,分辨力自我保護能力都弱。12歲後,此時孩子自我意識覺醒,追求獨立自主,好奇心重,喜歡嘗試探索。在沒有把握的前提下,如果父母干涉孩子交友言行簡單粗暴,一不小心,激活了孩子的反叛思想,可能得不償失。所以,孩子12歲前,家長以和孩子有共同學習生活環境、家長品行端正等因素爲主,引導支持孩子交友,講述交友原則。12歲後,鼓勵孩子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家長少干涉,多傾聽、多引導。

4、孩子交到不良朋友,家長避免直接粗暴干涉,而是循循善導、讓孩子自動疏遠有不良企圖或者行爲不端的朋友。

5、孩子交友的特點是,好玩,我喜歡。所以,孩子交到不良朋友是難免的,甚至有些孩子會被惡意引誘,與家長陽奉陰違、逆反,當家長髮現孩子有些反常舉動,或者做一些不良的行爲,特殊情況,家長可以使用預先告知的暴力手段去幹涉孩子的朋友交往。有安全隱患或觸犯法律者,可以報警。

6、孩子在交友中情況複雜,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充裕時間以及精力和孩子溝通;或者家長和孩子關係密切,孩子不接受家長對自己的規勸;或者家長教育孩子的技能知識受限,這時候,最好的選擇,是找位經驗豐富,三觀正的心理諮詢師來引導孩子。遇見好的心理諮詢師,給孩子系統做次心理諮詢,家長孩子都終生受益。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去做,沒有比這更爲合適的事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