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想出去“找死”的盲人,后来成了旅行家:《不和世界讲道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如雷贯耳,确实没错。但如果你是一个盲人呢,要怎样才能去“看”世界?所谓的“盲人旅行”是真有现实意义还是仅仅给人添麻烦?

拿到这本《不和世界讲道理》时,我心里满是这样的问号。作为中国第一位盲人旅行家,曹晟康的这本书甚至不是他写的,而是由他口述,宋瑶文字撰稿。我很怕这又是一本简单的“鸡汤书”,幸而它不是。

曹晟康从8岁遭遇车祸开始双眼视力急剧下降,直到不久后成了一个盲人。因为无法像普通孩子一样生活,他饱受父亲的嫌弃打骂。随后又在事业、感情上双双失败。所以这位后来的旅行家,当时出发时的初衷其实是去找死的。

但一路上的遭遇激发了曹晟康的斗志,他决心走向更远的地方。一个盲人,他几乎走遍了全中国所有的省市,并用5年的时间将自己的足迹遍布了世界6大洲。

可以想象,盲人,还是一个穷盲人,出去旅行有多艰难。他不但需要克服黑暗的恐惧,更不断遇到过抛弃、欺骗、歧视、被窃、被抢、被人贩子拐卖,几度濒临绝境。好在,靠着自己的坚强与善良的人们的帮助,他一步步走过来了。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想起尼克胡哲,这个没有四肢却成了著名演说家的男人。那么看过了尼克胡哲我们为什么还要看看曹晟康呢?因为他离我们的现实环境更近,很多尼克拥有的资源他并没有。看曹晟康,就像看到我们身边某个盲人按摩院里的按摩师一样,他的特定属性是中国平民。

如果说从这本书我得到了什么有用的思考,总结下来有这么几点与大家分享

1. 保持身体健康

健康是一切的基础,尤其对于身体某一方面有缺陷的人,会遇到更多困难。所以身体其他机能的强壮就更为重要,我们需要别人帮助,但首先还是要靠自己。曹晟康很清楚这个道理,他不但是个强壮的人,还是个帆船帆板运动员,这让他可以有条件出门经历风雨;

2. 有一技之长

曹晟康这么小就失明了,也没有很好地接受学校教育,但他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凭着在贵州苗家学的按摩手艺,他才得以能在全世界各个地方为自己谋生积攒旅费。注意,这需要实打实的技术,出门没人看你的文凭定价,更别想着靠自己的弱势博取同情来谋生,那不是他人的义务,一切只看你的本事

3. 原生家庭太重要,受不了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离开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至今的经历与所见所闻让我对此有所怀疑。我觉得父母并非无条件爱孩子。

如曹晟康的父母,在家庭本就贫困的情况下,遇到这么个不能干活还要添乱的孩子,他父亲满是抱怨嫌弃,把孩子作为发泄的渠道,有一次几乎把他打死。

无数次我怨恨他对我的毒打,只想逃离这个满是阴霾的家庭,离得越远越好。

虽然曹晟康最后因为成功成为一名盲人旅行家,面对70岁的老父亲选择了原谅。但我想他不过是遇到已经失去了战斗力的敌人一样,不再需要对抗而已。

所以,如果必要,孩子也有权利可以选择远离有毒父母,为自己而活。发达国家对虐待儿童的行为处罚是非常严厉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内部事务而已。

4. 同伴很重要,即使目标一样,行走的方式也可能很不同,不必勉强

平时的好朋友、恋人,怎么一出门旅行就很容易发生矛盾,不欢而散呢?因为旅行的道路上涉及的细节很多,更容易暴露一个人的价值观与处世方法。

旅行就是一个放大镜,需要我们一起去并肩升级打怪。就算大家最终目标都一样,但你想走阳关道我想走独木桥,没有默契,相互看不上,那对不起,我们就没有办法同行。

因为旅行更注重的是过程的享受,不是赶路,人生也是如此。

5. 任何时候强加给人的善良不是真善良,只是满足私欲

曹晟康旅行的路上遇到过无数好人,热心人,给了他很多很多的帮助,令他深为感激与感动。但有些强加的、控制性的“善心”就不那么让他好受了。

真正的善良是成全别人,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去勉强别人顺从自己的心意。虽然可能初衷是美好的,但其中隐含的交换还是令人害怕。

这种时候,请大胆说“不”,别让自己碍于面子成为他人的傀儡。

6. 盲人旅行的意义,是获取更多的信心

重点来了,盲人旅行,什么都看不到,有意义吗?从这本书我觉得有。

我喜欢旅行的绝大部分原因是能看到美景、获得不同的体验与感动,让我更热爱生活。

那么如果不用看到美景,同样可以获得特别的体验与正能量呢?我从来没有想过,现在从曹晟康的口述中我发现了,一样可以。

人除了眼睛还有其他感官,而感官之间都有着相通的连接。除了影像之外别的感觉同样可以带给我们想象与冲击,产生各种情绪情感。虽然我们容易忽略它们,但从来不能否认它们的存在。

没有了视觉,别的感官会更灵敏地去替代补充它的角色,而只要用心体会,感动一直都在。

他在书中说:虽然我不能看,但我可以听,可以闻,可以触摸,还可以用舌头尝······说不定我的旅行体会,比正常人的还要深刻呢!我的人生从此有了奔头,我是个可以旅行的人!我要赚钱去旅行!

所以曹晟康虽然看不到,依然会到景点拍照留念,他获取的不是视觉享受,而是自信与勇气,让人生有了希望有了奔头!盲人旅行如果可以达到如此结果,谁还能否认它的意义呢?

至于给人添麻烦一说,蔡康永曾经说过:感情是彼此麻烦出来的。其实付出与得到同样可以给人带来愉快与满足,相信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哪里都不缺。

7. 一个地方的好坏取决于那里的人

曹晟康在本书中讲的这句话我非常赞同,尤其盲人看不到世界,那他对别人的善良也会特别看重。其实他讲出了很多健全的旅行者一开始会忽视的问题:人需要大自然的美,更需要人类之间的博爱。

所以一个好地方,它必然需要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城市再美,如果你偶然遇到的是邪恶的人,那留给我们的只有厌恶。

最后的忠告:盲人旅行也要看具体情况

虽然曹晟康成为了一个盲人旅行家,但他的成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复制。

我个人觉得,曹晟康是8岁以后才逐渐失明的,他并非天生盲人,他的脑海里有对世界形象、颜色的记忆,所以可以通过别的感官和他人的描述,运用想象力“看”世界。对于天生盲人来说,就另当别论,不要一味模仿了。

并且接近世界的方式很多,比如广播、智能手机、人与人的真诚交往都是通往世界的渠道。

曹晟康用行走成为中国第一位盲人旅行家,而更多不具备条件的残疾人也可以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行走和旅行。只要有梦想、敢于行动,那哪怕失明,哪怕没有脚,你依然有路可走,用你的心走。

后记

《不和世界讲道理》,这个书名很不错,因为世界哪有什么绝对的道理与公平可讲。这不是一本鸡汤类书籍,曹晟康的语言也并不华丽,但它是真实和真诚的。无论你有过怎样的经历、面对怎样的困难,都可以看看从中是否能得到一点启示与力量。

泰戈尔说: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明天,你将带着什么行走呢?看看这本书再出发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