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們越來越像父母? 01 02 03

有一年元旦,我帶着媽媽和女兒參加單位組織的晚會,我忙於表演,匆匆給媽媽和孩子找好位置,就離開了。

晚會結束回到家後,媽媽發牢騷說,女兒坐得離喫的地方遠,前面那位阿姨只顧自己喫,也不懂得拿點給孩子。

我對媽媽說,想喫什麼,自己去取就好,爲什麼要等別人主動給你拿呢?

而媽媽依然覺得自己想法沒有問題,她爭辯說,“我要是你那個同事,就會給後面的孩子拿的。”

我知道無法改變媽媽的想法,閉了嘴。

我就琢磨,媽媽爲什麼會這麼想,之後我留心觀察媽媽平時的做法,有了驚人的發現——媽媽說這番話的背後邏輯是——你應該怎麼樣。

而且更讓我震驚的是,當我留意自己的行爲時,發現自己擁有和媽媽同樣的邏輯:

我覺得晚上應該看半小時書,於是要求愛人和孩子也要看書;我覺得早上應該六點起牀於是要求愛人和孩子也必須做到;我覺得我生氣了你應該來哄我……

儘管有時候並不認可媽媽的某些想法和做法,但是無意識下,自己卻採用和媽媽完全相同的方式生活。

發現這一點,我越想越恐慌,想想看,我們的思想裏也許留着家族幾代人的思考方式,那些已經作古的祖先,也許依舊影響着我們。

那麼如何覺察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從而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呢?

那就是開啓我們的元認知能力。

01

什麼是元認知?李笑來在《財富自由之路》中是這樣解釋的:

所謂“元認知”,是指“認知的認知”。也就是說,你能認知到你的認知。

通俗點講,就是我們對發生的事情的反思能力。

比如,我通過反思媽媽爲什麼會那麼想,得出媽媽背後的思維方式是“我應該”,從而看清了自己也具有這樣的思維方式。

李笑來說,擁有元認知能力的人,能夠升級自己的認知,讓自己不落後。

培養元認知能力,可以從反思開始。

周嶺說,

當你開始反觀自己的思考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你能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進而意識到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進一步糾正那些不明智地想法,最終做出更好的選擇。

02

反思,是獲得元認知能力的絕佳方式。

凡是走在別人前面的人,都通過反思開啓了自己的元認知能力之門。

反思,可以從自身的經歷或者學習前人的智慧裏獲取

成甲每日花1-2小時對重要的事情進行反思,並寫反思日記;

張萌萌姐自創錯題記錄本,就是專門用來記錄自己做出的錯誤決定或事情,並詳細記錄,反思,糾正自己思想的偏差,之後相同的錯誤從未出現;

很多學習組織通過覆盤這種形式來進行反思,特別強調,“沒有覆盤,就沒有翻盤。”

同時,在《財富自由之路》中,李笑來說,元知力的獲得,一方面與知識習得有關;另一方面,也可以像鍛鍊肱二頭肌那樣通過一定的方式來鍛鍊大腦,比如坐享(形同冥想)。

無獨有偶,周嶺也提到通過冥想鍛鍊自己的元知力。

因爲冥想時,人的注意力比較集中,注意力越集中,越有利於思考。

元認知能力一旦啓動,就不可能關閉,並且越用越強。

03

覺察並脫離家族“遺傳”下來的思考方式,這點很重要。

當別人說,你和你媽媽越來越像了。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可能別人說的不僅僅是長相,還有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

時刻保持覺察,並反思,才能發現自己思考方式的漏洞,並及時修正,這樣自己的認知纔是螺旋式上升的,纔是與時俱進的,纔是不斷更新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