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公衆演講的緊張恐懼?鑽石法則輕鬆搞定

文/樊榮強

多年前,曾經有一位公司總經理來跟我學習演講。我問他,你自己認爲主要的問題是什麼?他說,緊張,當衆講話心裏很緊張。我說,那你來跟我學習吧!他問,有什麼專門的辦法克服緊張嗎?我說沒有。

我明白他的意思,他跟大多數人一樣,都以爲克服當衆講話的緊張,有什麼直接而簡單的辦法——類似於感冒發燒之後去醫院吊水打針。我告訴他,你跟我好好練習我的獨門絕技“鑽石法則”吧。

我告訴他,我們在當衆講話的場合感到緊張,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不可知的心理因素,一是不可控的技術因素。所謂“不可知”就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心理緊張,少數現象無法解釋,多數現象只是因爲缺少體驗導致的。只是多體驗就可以克服,也就是美國總統羅斯福說的,你想要戰勝恐懼,唯一的辦法就是體驗恐懼。所謂“不可控”就是缺少講話技術,對講話這件事情總是感覺處於失控狀態——無法打開思路、無法聚焦思路、沒有邏輯條理、沒有表達重點,總之,大腦裏的思緒飄浮不定,無法把控。

在演講訓練中,我總是讓學生不斷上臺練習“鑽石法則”,既解決過去體驗太少的問題,又解決缺少技術熟練的問題。鑽石法則着重解決演講者的思維問題。我總是強調,如果你沒有想清楚,你就無法講清楚;如果你無法講清楚,你就會感到緊張害怕。

鑽石法則是我發明的一個當衆即興講話的核心技術,其要點有三:一是立題。我們首先要明白,講話就是在回答問題,而要回答的問題只有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這三種類型。所謂立題,就是在講話時明確提出問題,然後回答它。簡短的講話回答一個立題,較長篇或長篇的講話就是在回答多個立題。二是概括。回答立題的時候,一定要把相關的內容(即扣緊立題的答案)概括提煉成一二三點來回答,千萬不要籠統地說一大段話。如果沒有概括,不僅自己會感覺混亂,聽衆也容易覺得層次很亂,更進一步覺得你講話沒有水平。三是框架。大腦中的思緒總是網絡狀的,縱橫交錯,彼此關聯。我們把它們講出來的時候,一定要變成線性結構,即按照邏輯先後順序排列成一條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三段論+三點式”來搭建框架。

如果你按照我所講的鑽石法則來練習100個話題,每個話題講三分鐘,絕對可以很快就消除公衆演講的恐懼。順便說一下,我開頭所講的那位總經理學員,跟我練習了幾十次之後告訴我,他現在上臺講話有時候要故意假裝拿個講稿了,因爲集團公司來視察的領導還債券稿子講話,他可不能表現得比集團領導還厲害啊!

下面我以“學而不思則罔”爲題目寫一個簡短的演講稿,幫助大家領悟鑽石法則。

如何以“學而不思則罔”爲題目發表演講?

“學而不思則罔”這句話出自《論語·爲政篇》。一般的解釋是: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這裏把“罔”字解釋爲迷惑,引申爲學了也白學,學無所得。當然,我們也可以把“罔”字理解爲“無、沒有”的意思,也就是學而不思則沒有收穫。哪些情況可以稱爲“學而不思則罔”呢?比如,有些人說,我讀了幾本書,可是啥也沒有記住。這是一種情況。又比如,有人把《易經》看了幾十頁,完全沒有看懂什麼意思。又比如:有人聽別人講話,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聽完了,人家講了啥,他啥也不知道。

爲什麼“學而不思則罔”呢?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叫“思”也就是“思考”。我對思考的定義定是,思考=提問-回答。因此我們要注意,思考這個行爲的第一個動作是提出疑問,而所有的疑問分爲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這三種。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爲什麼“學而不思則罔”?第一,不開始思考。就是在看到某種現象或針對某個擺在面前的信息,我們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完全當它不存在。這種情況下,絕對無所得。第二,不懂得思考。正如我前面所說,思考是提出疑問並尋找答案的行爲,如果你在某一現象與信息面前,不去提出疑問,那就容易陷入我們經常所講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時候,我們學習所得就會很表面,很膚淺。第三,不深入思考。思考是會消耗能量與意志力的,甚至有許多事情會非常“燒腦”,但是,有些人思考問題總是淺嘗輒止,缺乏力度,缺乏廣度,更缺乏深度,當然所得也會很少。只有深入的思考,纔有有深刻而超乎常人的見解與領悟。

怎麼通過思考來提升學習的效果,增加自己學習所得呢?第一,多提問。凡事多問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第二,多請教。如果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時,一定要向高人請教。第三,多運用。讀書是學習,使用是更重要的學習。當你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於實踐的時候,將會引發你更多的疑問,並且獲得意外的領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