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方——“領航工程”名師培育集中研修心得體會

惠風和暢,柳綠花紅,在這個盛裝蒞臨的春天,我們相約在美麗的商丘師院,參加商丘市“領航工程”名師培育集中研修。兩天的時間,短暫而又充實。五位專家所站的角度不同、所講的內容有別、講課的風格迥異,但是,他們身上兼而有之的是教育的情懷、深厚的學識、閃光的才華和不倦的堅持。

李斬棘校長集智慧與才華於一身,成爲商丘教育一張靚麗的名片,她打造的“商丘小語”網絡教研在省內外都很有影響力,是名符其實的教育專家。聶智校長在語文教學領域深耕細作,不斷追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成爲全省語文教學的領軍人物。宋歆老師用愛心和智慧潤澤學生的生命,在罹患重病期間,仍然放不下他熱愛的事業,他是在用生命寫詩啊!姜琳老師憑藉自己的滿腔熱愛和堅持,由一名小學老師成爲培訓老師的專家。王桂書主任高瞻遠矚,帶領教研團隊成立名師工作室,一大批名師在這個平臺迅速成長,脫穎而出,並輻射帶動全市教師的發展和提高。我被他們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

聽了他們的報告,反思自己,有點兒慚愧。

從走上講臺那一天起,我一直從事初中語文教學,至今已二十年有餘。我也從一個教學新手,慢慢成長爲一名有點兒經驗的老教師,熟悉了所教的教材,積累了教學方法,對語文教學也有一點自己的認識,並在小範圍裏得到了一定的肯定和認可,成長爲一名成熟的語文老師,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己的專業成長。

然後呢……

近幾年 ,因爲學校規模擴大,學生人數增加,班額增加,我的工作量比以往增加了一倍還多。帶了兩個班的語文課,兼任班主任,再加上學校的其他事務,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像被不斷抽打的陀螺,轉個不停。每天忙忙碌碌,但卻沒什麼獲得感。有一個明顯的感覺就是往日對教學的熱情日漸消磨,覺得不需要什麼努力就可以勝任語文學科教學,從身邊的老師那裏也學不到什麼新的東西,他們懂得的東西,我基本上也懂了。這兩年在教研方面也缺少了以往的積極,總是以工作忙當做自己懶惰的遮羞布。

今天聽了五位專家的報告,才明白優秀教師的成長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成長是永無止境的(優秀我不敢企及,至少我還沒有停止追求優秀的腳步)。要怎樣實現自己的專業成長?專家的報告給了我很多啓示。

一、在閱讀中豐富自己

勤奮刻苦是成功教師的必由之路,讀書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永恆主題。聶智老師曾寄語青年教師:“課堂是教師的根,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請熱愛你的課堂,你怎麼樣,你的課堂便怎麼樣。你,就是你的課堂。熱愛課堂,從珍愛自己開始,珍愛自己,就豐富、發展、超越自己。”而豐富自己、發展自己首先從閱讀開始。

我們總是說工作忙,時間緊,沒時間讀書。其實,工作和生活越是繁忙,我們越要有自己的精神空間,而讀書正是一個人建構精神空間的重要途徑。馮至在他著名的《十四行集》中寫道“給我狹窄的心,一個大的宇宙。”在一定意義上,讀書就是朝向心靈、豐富自我、塑造自我的過程。

我們常說“文如其人”,其實教也如其人。“你怎麼樣,你的課堂便怎麼樣”。同樣一篇課文,一百個老師可能有一百種課堂。同樣一個教案,兩位老師可能會上成風格迥異的兩堂課,皆因知識、學養的不同。“人厚課厚,人薄課薄。”深以爲然。我們站在課堂上,腳下墊的是我們的閱讀,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就是我們在課堂上的高度。

肖培東老師曾說:“課堂是你閱讀狀態的生動展示。乾癟空洞的內心,滋養不出有意蘊而高遠的語文課。你讀了什麼,你的課堂就呈現什麼;你讀了多少,你的教學就承載多少,尷尬無力的教學背後一定是你膚淺單薄的閱讀。”“爲了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這位出自蘇聯普通中學歷史老師之口,被蘇霍姆林斯基高度評價的話,應該成爲我的座右銘。

業餘生活中,讀書是我的興趣,我也還算得上是個讀書人吧。可平時閱讀的內容比較雜亂,大都按自己的興趣來,沒有規劃,確少聚焦,這對專業發展意義不大。這次培訓專家推薦《教師如何做課題》、《教師可以更有優秀》兩本理論書籍,一定好好閱讀。

聶智老師提到的問題式讀書,很值得我思考學習。在教學中遇到問題,不知道怎麼走的時候,帶着問題去讀書,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再去反思自己,最後在反思中改善行動。帶着問題讀書,有的放矢,效果一定更好。

    二、在公開課上磨練自己

聶智老師現身說法,直言公開課對他專業成長的重要意義,他著文《我專業成長中的三節課》在《河南教育》(很想拜讀,可惜不知道在哪一期,找不到)發表。曾聽過聶校長的多節公開課:《爸爸的花兒落了》、《記承天寺夜遊》、《孤獨之旅》、《智取生辰綱》、《<朝花夕拾>名著導讀》等,他的語文課理念新,方法活,教學設計簡約輕盈,“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很有“東魯春風吾與點”的境界,他的每一節課都讓人流連忘返。還有一些語文大家,也都把課堂作爲教學的根基,像錢夢龍老師、黃厚江老師、餘映潮老師、王君老師、肖培東老師等都有代表自己教學主張的課堂作品。

對於公開課,我是又愛又恨。回顧我的語文教學歷程,也上過幾節公開課,現在想想那是一種折磨,也是一種歷練,在反覆磨課中確實進步了不少。但是,我們平時上公開課的機會也不多,那就把我們的平時的課堂當做公開課來上,精雕細琢,努力修煉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三、在反思中成長自己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爲名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爲名師。”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的再認識、再思考。教學反思前提就是建構一個“理想的自我”,用“理想的自我”觀察判斷和評價“現實的自我”。其實教學反思就是自己看自己。

    怎樣進行教學反思呢?專家給我們指出了方向:專業的教學反思應該包括備課、上課、反饋、修改、再上課、兩課對比、總結。我們平時也進行教學反思,那是因爲要完整教案的這一環節,往往是三言兩語,敷衍了事。我的教學反思大多是針對這節課的教學過程的得失優劣進行總結,做到前三步就止步不前了。這種磨人的磨課我做的少之又少。教無止境,不滿足現狀,不斷反思自己,纔能有新的發現和超越。就如於漪老師所說,語文老師的字典裏沒有一個“夠”字。”

四、在寫作中發展自己

姜琳老師講到她每天堅持在QQ空間寫作,數十年如一日,寫作促進了她的專業成長。我很佩服她的恆心和毅力。“聽中學,做中學,聽懂以後做出來,做好以後說出來。”要把自己的實踐經驗寫出來,才知道意味着什麼。我平時也有記錄的習慣,每年也積累10多萬字,但內容多是教育敘事、生活隨感、讀書筆記等,很隨意、很散漫,難以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這些文字對於別人來說可能沒有任何意義,對於我而言,寫作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因爲寫作的過程就是思考。正確的事堅持做,簡單的事重複做,像姜老師一樣堅持下去吧。

聽說過一個關於鷹的勵志故事——

老鷹的壽命可達70多歲,但在40歲時卻要經過一次生命的抉擇。原來老鷹在40歲時,爪子開始老化,喙又長又彎,羽毛又濃又厚,飛翔十分喫力。這時,它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等死、二是蛻變,它選擇了後者。於是,它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築巢,用喙擊打岩石,直到完全脫落,然後靜靜地等待新喙長出。當新喙長出,它用新喙將腳趾甲一片一片拔出。當新趾甲長出,它把老羽毛一片一片拔掉。在經歷了失血、感染、飢餓、甚至死亡的危險的5個月後,老鷹新的羽毛長出,蛻變重生了。它重新開始搏擊藍天,又過了30年的美好時光。

    故事中老鷹所面臨的生命抉擇,可能正是我此刻面臨的課題。是選擇安逸,在舒適中慢慢老去,還是忍痛華麗蛻變,給自己一次全新的生命?我想我已經有了答案了。

一個人的進步和成功絕不是偶然的,要想蛻變,首先要改變。成長的路雖然艱辛的,但它通往的是廣闊的遠方。縱使只有極其平庸的才能,也要赴以全力,永遠做人生路上積極的進取者,不是出於對自己能力的自信,而是知其不可而爲之,相信總可以積跬步而終竟千里之行的。

那就向着明亮那方,出發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