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釋放:班會--10年後的我們

作者:楊荷

覈對:楊荷

編輯:楊荷

      這個月輪到:我照顧母親了,趁着二哥還在家,我抽空去了趟縣城,去看望教我化學的張海清老師。

      這次是去他家裏看他,得知他教的高三,每天5:20起牀,晚上11:00之後到家,基本上夜裏12:00才能休息。最近這幾年,我們一中高考成績在邯鄲地區一直位居高位,很多外地的孩子也來求學,老師壓力很大。

      張老師問我講的“親子溝通”的底層邏輯,不出所料他高度認同。

      他說:"那下一週我們開班會你來給我們組織,目的就是給孩子們鼓鼓勁兒,讓他們不要放棄最後的衝刺。"

      我說:"我想給大家更多的實現放鬆,這樣的話,他們高考可能壓力纔會小,學習效果可能更好。"因爲我兩次高考都輸在內耗上,自我懷疑,自我攻擊,不自信,很難靜下來學習。

      沒想到張老師竟然同意了,我們意見達成一致,班會就是給孩子們高考前的一次放鬆。

      回到家我就開始準備這次班會,張老師把孩子們最近一次的大考分數表給我了,有各科分數和年級排名,我一看嚇一跳,最高最低差幾百分,這怎麼鼓勵啊?我頭大了,你鼓勵大家都考上清北?後面的幾個孩子信心肯定會受打擊,你說考不上好大學也沒有關係?誰還衝刺高考?後來,我決定把時間的維度拉長,主題定爲“10年後的我們”。

      我準備課件的過程當中,我猛然有一個覺察。孩子們應該都和我女兒差不多,我女兒今年讀高二,我又去跟張老師做了覈實,確實孩子們大多數是03年出生的。

      孩子們一天到晚都在聽課,他們一定不想再去聽了,那我爲何不讓孩子們來講,我和張老師一起來傾聽孩子們的心聲?我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張老師,沒想到張老師說:"就按你的思路來,相信你。"張老師再次給我自由發揮的空間。下一個難題來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積極參與進來,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有哪些,我搜腸刮肚的準備了18個他們可能感興趣的話題。臨時想出來的話題:高考後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沒想到最後成了孩子們最感興趣的話題。高考你最恐懼的是什麼?竟然沒有一個人選擇,看來,可能是家長們對孩子的高考的恐懼更多。

      我到學校之後,張老師說:“班上有11個小組,每個組可以按照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來討論,每個組選1-2個話題。”我完全贊同。再一次這麼愉快確定,張老師去打印了,我看到他們化學辦公室的牆上掛着的牌匾上赫然寫着:“別忘了,我們曾經也是學生!請記住,我們也有孩子!”我瞬間淚目,內心的暖流湧遍全身,是的,離開張老師的課堂已經23年了,這份師德的芳香依然沁人心脾。

      開班會之前我先同班幹部們做了一個交流,給你們放鬆是目的,看如何能帶動大家積極參與,討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我僅僅作爲一個支持者。孩子們一臉的差異和驚喜,和我確認眼神後迅速制定班會流程:

      兩位班長站在講臺上搭檔邀請同學上臺,如果冷場了,其他的幾個班幹部就來支持。

      一場別開生面的特殊意義的班會在燕趙大地拉開序幕。

      張老師坐在講臺的右下方,我坐在講臺的左下方,在門口。張老師以他一貫的幽默來介紹我:“這是我的老學生,她這次回家鄉是爲了照顧家裏的老人,順便也看看我。”同學們笑的前仰後合。接着,當班長宣佈今天張老師和我是陪大家一起放鬆的時候,孩子們先是疑惑接着是驚喜。

      地上擺滿了大號的收納箱,裏面堆滿了課本和各種複習資料,真的是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討論前我們一起看了兩個我精心準備的視頻,一個是關於蚊帳女孩凱瑟琳的愛心故事,一個是關於清朝的一位文盲卻爲傳播中國文化做出巨大貢獻的丁龍的故事。

      接下來各小組組長選擇感興趣的話題,沒想到每個組都迅速派了代表上臺寫上他們話題序號。

      18個話題當中,他們感興趣的是以下話題:

➢ 你認同或者不認同的青春期的標籤分別有哪些?

➢ 生命(活着)意義是什麼?

➢ 你想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

➢ 假如你是國家教育部部長,你有什麼新的想法?

➢ 讀書,考大學是爲了誰,爲了什麼?

➢ 現在假如你有1000萬,你會如何分配?

➢ 你認爲成功的標準是什麼 ?

➢ 你認爲高考失敗意味着什麼 ?

➢ 高考結束後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

      沒想到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這個話題:高考結束後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

      接下來班長宣佈遊戲規則:5分鐘的討論時間,每個組派一個代表分享他們組的觀點,時間是3分鐘。

      5分鐘之後,班長說可以上臺分享了,好多小組的成員同時站起來,兩位班長說,他們倆一個人數三二一,另一位看哪位同學站起來的最快,誰最快誰上臺。這一招果然有效,班長有時候調皮地數個2.5。

      第一位是女同學,她說:“我想去體驗生活,體驗一下父母賺錢的不容易,不能去自己家人安排的地方,要去社會上體驗。”

      第二位女同學說:“高考後想去旅行,跟自己喜歡的人到去,不和父母一起,然後去支援鄉村,先開一個圖書館,讓那裏的孩子有書看,因爲村裏租金會便宜。”

      第三位男同學說:“高考後第一件事是想開心地去旅遊,要和父母一起,因爲好多年和父母一起旅遊都不開心了;第二件事是減肥,爲了他後半生的幸福”。他選擇的另一個話題是假如他有1000萬,他會讓自己過的很愜意,其他的錢捐給開圖書館的同學,同學們笑成一團。

      第四位同學選的話題是,她是國家教育部部長,她讓同學們能夠有很多的時間去運動,學習只是他們學生生活的其中的一項內容。

      第五位同學選擇的話題是:“你想成爲什麼樣的人?”,他說:“讀書是爲了利國利民,爲人民做事,如果我們國家特別的強盛,那美國也不敢這樣對我們。”他激情高昂的演講,思維和格局讓很多家長汗顏。

      第六位同學說:“假如他有1000萬,就會過上讓自己舒服的生活。”說完特別的解氣,那樣真實和鮮活。不受上一位同學的影響,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

      第七位是女同學的發言,她們組全是女同學,她們想成爲集才華,美貌,智慧,獨立於一體的新女性。

      第八位同學說:“假如她是國家教育部部長,他要取締這些強制性教育的所有學校”,說完下意識地看看坐在臺下的張老師,張老師依然笑着示意她繼續,她就放開地表達自己,說要看見學生作爲一個獨立人的部分,他們天生善良,積極向上。

      聆聽完他們每一個孩子的發言,我特別感動,感覺看到了一股生命在向上生長,生命的能量在教室裏流動。

      從一開始我們擔心的冷場,到後來大家積極發言,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一個小時,只有20分鐘了,兩位班長和張老師就把剩下的時間讓我來爲同學們答疑。馬上有一個男孩子站起來問我:“到底什麼是叛逆?”我說:“那你認爲呢?”他說:“我認爲叛逆就是和父母的觀點不一致。”我說:“和父母的觀點不一致,你認爲這是叛逆嗎?”他說:“不是。”我說:“謝謝你,你告訴了我們答案。”孩子特別開心。

      他還沒有坐好,他同桌說到:“我從上初中以來,到現在已經6年時間了,我每次回到家,我的父母都是對我打擊指責,我現在特別不想回家。”說着聲音就有些哽咽。“我如何給他們講,能讓我回到家以後,他們可以不再指責我?”說這句話的時候已經哭出來了。聽到這個提問,我瞬間也感到很堵,我趕緊走下講臺,走到他的旁邊,對他說:“我知道你現在壓力很大,馬上要高考,還面臨着父母的壓力。我願意爲你做一次免費的傾聽,可以找張老師聯繫我。”他一邊哭一邊點頭對我說:“謝謝!”沒想到班上有10多位同學啜泣起來,上一秒的歡快氣氛一下子降到冰點。

      我震驚的同時感到手足無措,我說:“孩子們,你們需要我來傾聽的話,我願意支持你們。我會把我的微信和手機號碼留下來。同時,你們可以對父母表達,當我聽到你們指責我的時候,很難過,甚至不想回家,問他們們是否願意換個表達的方式?”他們點點頭。

      總結時,我對馬上要面臨高考的孩子們說:“往前衝吧,無論高考的結果如何,這個過程是很美,高考是人生新的起點。如果你是學霸,你將來可以爲國家,就像我們學校的王建東,李志強,他們在國家的航空航天事業做貢獻。如果你不是學霸,像我復讀了一年,仍然沒有考好,可是因爲我從來沒有放棄過學習,今天我也在爲社會做貢獻,只是我們貢獻的方式不同而已。你所付出的這12年的努力不會白費,這些朝夕相處的同學和老師會是你人生當中寶貴的資源。我高考前內耗太多,自我懷疑自我攻擊,壓力特別大,因爲那時候高考是我唯一的出路,可是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了,你們有更多機會去展示自己的才華,當然你們面臨着更多挑戰。所以,不要放棄自己,好好的度過高考前的這段時間,放手去衝刺吧。今天沒有時間看到你們共創的畫作“10年後的我們”,課後你們每個小組都畫出來,這個過程一定很幸福。最後祝願各位擁有美好的人生。”

      孩子們臉上都洋溢着笑容,在活動結束之前,我送上獻給我的恩師張海清老師感恩辭:“默默奉獻三十載,只爲梨鄉育人才。爲師不輸孔孟,爲人頂天立地。”

      最後是張老師的精彩總結,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要“向上向善”,這4個字是他們班的座右銘,就掛在他們班的門口。這是他個人的座右銘。

      這次班會其實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爲這是我第一次面對68個孩子,而且還是高考前的孩子,希望能夠支持到他們,同時也希望老師和家長關注成績的同時,也去關注孩子們的情緒,關注孩子們的心理。

      希望我們所有人的一起努力,可以幫助中國1000萬家庭幸福美滿,完成我們的使命:讓中國的下一代幸福起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