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型成长》——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时光如梭,曾几何时我在慌乱中送女儿进入小学,而今天我又即将迎来儿子的小学生生活。回忆过往,我已经记不起我怎么弄我女儿做小学前的准备,留在记忆中的只有焦虑、慌张和忐忑的心情。而现在的我依然不知道会面临怎么样一个境况,但心态已然不同,至少我知道应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日子。就好像哈利.帕尔默和萨古鲁说的:真正的带领是在远远的背后带领。退至孩子的身后,给孩子空间与自由,同时保有连接和支持,这就是最好的带领。

其实进入小学,家长遇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让孩子写作业,毕竟在幼儿园虽然也有教室、课堂、学习、同学……但唯独没有作业,下了课回到家就是撒欢地玩。在我女儿进入小学的时候,她特别抵触做作业这件事,作业经常写完了就藏起来,或者漏作业之类的。所以在小学的初始阶段,从做作业开始家长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习惯培养好了将令孩子受益一生。

回想当初,我在女儿上小学的阶段走了许多的弯路、犯了很多的错误,也曾经一度因为学习这件事和女儿的关系处于十分焦灼的地步。后来,通过不断地学习,打开自己的眼界,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才逐步重新建立起与女儿的沟通渠道。我结合本书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1、学习是孩子的事

刚开始上学时,孩子肯定会有一段混乱期,从前的我总是抱着不切实际的想法,认为女儿一进去小学,就应该按老师的要求每一样都做好,甚至做完美。于是,在这样的高标准、高要求下,只要她稍微有点做不到,我就开始着急生气,认为你怎么能做不好,你可是小学生了。仿佛一夜之间,成为小学生的女儿就能游刃有余地接手一切,可我却忘记了从不会到会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孩子肯定无法在第一次尝试时,就做得很完美,也无法做得比你这个有好几十年人生经验的人更好。

随着情况微妙而持续地变化,孩子需要时间,用来调整和发展各自的技能,从而适应这种新的情况。而家长需要为孩子让出这个空间,让孩子在这个时空里去锻炼自己的能力,建立属于自己的胜任感。他需要亲自去学习那些不知道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失败、跌倒,去摸索、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和方法,那才是TA自己真正的能力和力量。

2、提供帮助是父母的责任

把学习的事情交还给孩子,并不意味着我们做一个把孩子撒手不管的父母,不是让家长让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既要给孩子设限,也需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这个独立面对问题的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有些自己料理不好的事情,这时让他们知道有大人能帮着他们搞定这些,会使他们感到更安全,并且会更加有动力。家长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跑到另一个极端,教育专家告诉我们不要干涉孩子学习,结果我们从“凡事过问”一不小心理解成“放任自由”。

在给予孩子合理的空间和自由的同时,不要忘记站在孩子的身后支持TA,当TA无助的时候,一回头看到你在哪,那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是一个眼神,或者一声“加油”。而当孩子向你提出求助时,这时我们可以提出的诸多忠告,这相当于孩子一路走来都用得上的救生圈,告诉你的孩子你担心的是什么,再好好和他聊聊这些事。但也仅仅只提供辅助,控制自己不刻意掌舵,这才是一种正确的方式。

3、多方协助,实现共赢

当一件事开始改变的时候,肯定会有一段变得更糟的日子,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有耐心去等待孩子的成长。但同时,也有争取到老师的理解和帮助。在当今世界,责任已经从孩子身上转移到了老师身上。这时需要我们主动地和老师沟通,向老师表明我们的理念和态度,取得老师的支持:

①你不想越界去抓孩子的家庭作业,这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②你并没有发现,违反孩子的意愿监督他写作业,或试图强迫他做作业能起到什么作用。

我们要让老师明白,我们不是无所作为,我们有提供帮助的意愿,但是我们更要提醒孩子他自己要扛起来的那些责任。


作为家长,我们心里总是希望孩子比我们好,总是想着:“我不想让我的孩子重蹈覆辙,走上我的老路。”特别是对自己不满意的父母,更多的是担心孩子最终沦为像他们一样的人。但我们有时需要停下来问问自己,是否觉得自己从错误中学到了东西,如果让我们自己重新选择不再犯当年的那些错误,我们是不是也会变得与自己期望中的那样好呢?我的答案是:不会。

人生就是这样,不通过自己去经历和感受,以小时候的我的那份心态和阅历,我依然会重蹈覆辙。所以,不要总是拿着拥有丰富阅历的我们,去要求懵懂无知的孩子做得和我们一样好。在接纳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接纳当下不完美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