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矛盾、婆媳關係、夫妻問題,她用一招都解決了!

作者 | 黑豆老末兒 幸福雙翼學員

作者介紹

黑豆老末兒,是今日頭條頭條號平臺“快樂庭院”主創,原名謝旭民,是兒童青少年成長的長期關注者。

經過第一期《青春期父母行動營》的學習,我對青春期孩子的認知,以及對青春期孩子教育的認知更加系統,整個人提升了一個層次,和孩子的相處也有了極大的變化。



每一次學習都需要一個目標,那麼,我參加複訓的目標是什麼呢?


我和閨女的親子關係已進入穩定狀態,但我還需要讓家庭關係更加和諧。


夫妻關係是孩子成長、家庭幸福的核心。我定下的複訓目標是:更深入地學習“家學”的精華內容,更好地提升自我,以期和先生的相處更加和諧。


帶着這個目標,我參加了第二期《青春期父母行動營》的學習,三個月過去,果真有了可見的變化。


從去年12月至今,家裏都沒有發生大的衝突。


廚房風波,用“看見”平息

家裏最大的問題是喫飯。


閨女注重飲食搭配,奶奶注重口感和簡單方便。


閨女正處於青春期,而奶奶習慣給別人提意見,習慣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照顧別人,爸爸對於飲食沒有太多想法,左右不定。


自寒假至今,閨女做飯時都會盡可能照顧到奶奶和爸爸的口味,儘管還不能真正合乎他們的喜好,但也能接受按照奶奶的口味做菜了。


奶奶對我和閨女做的飯菜,雖然不接納,但也能坦然處之。


閨女和奶奶現在能夠有說有笑地相處,儘管這樣的時候不多,但已經很好了。


閨女和爸爸的相處比去年也自如了很多,談到書或者歷史的話題時,二人還聊得很嗨。


上上週去喫意麪時,二人在飯店聊起健身,興之所至,當場就比劃上了標準動作。


最讓我高興的是,我和先生、奶奶之間的關係更進了一步。


奶奶七十多歲,有些小腦退化,有的時候很孩子氣,什麼事都喜歡給予意見或點評,對我們的衣食住行樣樣關心。


當我們告訴她,我們能夠做好自己的事情時,她依然會不停嘮叨,情緒不好的時候還會發脾氣。


不過,自從春節至今,我經常有意識地抱抱奶奶,和她聊聊天,或者時不時地開個玩笑,逗她開心。


她感受到了被看見,因此,儘管我們還是不太願意聽她唸叨,她也不那麼在意了。


奶奶從來不讓先生進廚房,這項“禁令”表面上是怕耽誤他的學習和工作,但其實是出於她的傳統教育理念。


到了閨女這一輩,奶奶還是經常擔心她做飯耽誤學習。


從前我們反覆和她解釋,總講不通;閨女表達了是自己願意做飯的想法,她也還是擔心。


奶奶的這種擔心,常常成爲她說教的藉口。


有一次,我藉着和奶奶聊天的機會告訴她,閨女做飯不但不影響她學習,反倒會對她的學習有所促進。


我給奶奶科普:

在做飯的時候,蒸饅頭的過程中有物理作用;不同的食物搭配會產生不同的化學作用;肉類的細胞或者其他食材的變化中,也有許多生物知識。


這些生理化知識,都是閨女在做飯的時候講給我聽的,閨女在廚房不僅能複習功課,還能在做飯的過程中放鬆心情,享受愛好帶來的快樂。


我向奶奶強調了做飯會促進孩子的學習,她也接受了這個觀點,自此很少說閨女做飯耽誤學習了。


夫妻矛盾,按“情緒”調和


搞定了奶奶,和先生就相處得更好了,因爲我們的關係原本就沒有什麼大矛盾。


我和先生性格相近,我偏自由獨立,他在生活中有些依賴和大男子主義,在我們出現不同意見時,很容易產生冷戰。


心裏不舒服,說出來的話也不會中聽,更何況語氣語調和肢體動作、內心情緒是一致的,這也是我們以前產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青春期父母行動營》的一個個錦囊裏,在《家庭模式與夫妻關係》的課程裏,在《與心連接的新生活》的學習中。

我都會刻意練習自我覺察,鏈接自己的內心,有意識地感知自己的情緒和先生的情緒,使自己的內心越來越趨向於平和穩定。


《青春期父母行動營》課程中有兩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第一句是“記得常常微笑”,第二句是“無論他們現在的行爲有多麼令你抓狂,它都不是最終的結局”。


這兩句話不僅僅適用於青春期的孩子,也同樣適用於先生。


於是,我開始慢慢地改變自己和先生交流時的神情和肢體動作,有意識地覺察自己內心的情感狀態。


不知不覺中,先生的情緒似乎不再那麼容易激起我的不良反應,他的拒絕我也能坦然接受了。


在課程中提到的第14個錦囊“釐清問題歸屬權”的學習中,在和先生、奶奶、閨女的相處中,我刻意遵守界限,給予彼此空間。


我會讓自己的情緒一直保持守中狀態,所以無論奶奶、先生,還是閨女有些小情緒,我都可以儘可能控制局面,不讓事情擴大。


對於生活中的一些事,我會有意識地使用“三段式表達”。


比如,昨天閨女喫飯時把菜掉在了飯碗旁,先生看見就撿起來自己吃了,我當時感覺不合適,不過裝作沒看見。


今天,看先生的情緒平穩,是“可談時刻”,我就對他說:

“昨天,閨女把菜掉桌子上,我看見你夾起來自己吃了,我覺得不合適。”

“這是她自己的事,我知道你這麼做是出於關心和對她的愛,不過我感覺這並不能讓她接納,這似乎並不是她需要的。”


我的語氣很平和、真誠,先生想了想,表示認可。

昨天我還和先生溝通了一件事。


我想給發個紅包給一位親戚表示一下,他先答應了,但後來想一想又反悔了,我覺察自己心裏沒有絲毫的不爽,也沒有像以往一樣馬上甩臉子。


先生跟我溝通的時候說,他理解我是因爲和親戚的關係好,所以才這樣做。


但其實我知道他心裏還是不太舒服,於是我平和地回答:

“我是和她關係好,可再好也好不過咱倆呀!咱們是一家人,我和誰近也沒有和你近。錢的事,你說得也有道理,咱們等等再說吧。”


這件事絲毫沒有影響到我們兩人的交流,這讓我感到十分喜悅。


看來,我已經做到了踏出第一步,能隨時開啓有效的溝通了!


學習了第17個錦囊——“識別價值觀和分享價值觀”後,我用學到的方法來理解先生對一些事物的看法。


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我們兩人之間價值觀的不同,雖然不同,但也能很好地相處。


我記得課程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


“學習了,和誰結婚都一樣。”


這幾個月的學習,讓我對這句話有了越來越深的感知,果真如此。


我不止收穫了孩子更好的成長,更和諧的夫妻關係,婆媳關係也更進一步,我想,我的複訓目標,算是超額完成了?


我將在自我提升道路上,向“家庭關係沒有最和諧,只有更和諧”繼續前進,共勉。


編輯 / 黃慧文,鬥鬥

排版 / 周新蓉

圖片 / Pixabay

※如無意間侵權,聯繫即刪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啓發和收穫是什麼?

趕緊在留言處

跟幸福君說說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