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对我意味着什么

课堂对我意味着什么

——听李竹平老师讲座《我最普通的专业成长之路》后的思考

文/徐立华

听了李竹平老师的讲座《我最普通的专业成长之路》之后,李老师最讲座中提到的两个问题一直引导我思考:“课堂意味着什么?”“我能带给学生什么?”这两个问题让我觉得虽然作为一线教师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忙于课堂和学生之中,也尝试过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实践的摸索一直在进行,但是李老师的问题让我意识到我缺少真正的反思和总结,也曾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模式,但是说句实话,我真的没有认真思考过这样的问题,“课堂对我意味着什么呢?”我再次问自己,也开始思考自己在这个问题曾经的做法,因为一直在一线教学,从来没有离开过课堂,而且因为学校师资力量的紧缺,我最少任两个班级的英语课,最近几年一直任三个班级的英语课,所以每天在课堂上的时间是很多的,那么这么多的课堂时间对于我来说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呢?我和学生们共处的时光中,我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呢?我目前的思考如下:
一、课堂是我和孩子们思想交流的场域,是我们思考和探究的场所,是我们让思维得到训练,让大脑运转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共同思考和讨论,我希望在这里我们能因为不同的思考角度和不同的思维方式给所有的人带来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课堂上不必为了追求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就是我们能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观点,在学习中,每个单元的话题我都会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也是我和学生因为学习和思考而产生最多的课堂生成和意外收获的时刻,是释放思想和智慧互相碰撞的时刻。也是因为这样的讨论,让我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但是我却没有能力做到更好地开发他们。
二、课堂是我和孩子们情感的连接纽带,正是因为课堂学习,我们在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彼此沟通和帮助而产生了连接,同时情感在流动,好奇、激动、开心、着急、紧张…..在课堂上的各种情感体验也是我们不断成长的必经之路,因为共同的目的,课堂把我和学生连接在一起,也把我们团结在一起。曾经和学生们讨论过将来机器人和电脑是否会代替老师来教学的问题,其中我们对这个问题持否定观点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情感的传递和连接,不管机器人多么聪明、在知识上能给我们多少帮助,但是人和人之间情感的互动和连接是机器和网络无法代替的。在疫情期间,我们也体会到了虽然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讲授知识,但是不能面对面看到彼此的学习对于我们来说真是我们最大的缺憾,所以我觉得是课堂是我们情感交流和互动的纽带,是我们在一起成长的一个重要场域。
三、课堂是我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工作坊,我们在这里遇到问题,我们要一起合作如何解决问题,怎么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工作坊的主人,我作为他们的助手随时提供给他们必要的支持,最后学生们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不同的体验,得到各种锻炼,收获思维的成长。
四、课堂是我和学生共同的舞台,我们是一个剧目中的共同体,学生是演员,我是导演,我根据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概念给出主题和方向,学生们是这个主题和方向下剧目中所需要的各种角色,不管最后以什么方式呈现,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探究过程中的一路经历和体验。
非常感谢李老师的引领,有幸听了他的成长历程,听后有很多感触,对于李老师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我的思考目前是这样,我知道自己思考的还不够深入,但是我会在不断的行动和思考中去提高自己对课堂的认知和探索,我想对这两个问题思考与行动也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终身不断要完善的任务和责任。

“课堂对我意味着什么?”

“我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