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引導孩子逃避什麼

我們在引導孩子逃避什麼

——《家庭的覺醒》讀後感

文/徐立華


我們曾經記得自己在小的時候對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多麼好奇嗎?我們曾經歷過哪些有趣的探險而收穫了自己對世界的體驗和認知呢?回過頭來想一想,這些經歷和體驗是否幫助我們變成一個更加成熟而豐富的人呢?那麼爲什麼當我們爲人父母之後,卻常常想方設法地讓我們孩子躲開一切我們認爲可能的痛苦呢?
作者在書中說,“如果把孩子訓練成爲以結果爲導向的人,憑着某些特定體驗帶給他們的‘好的’或者‘不好的’感受去生活,那麼我們就是在教育他們,他們要去做哪些帶來快樂的事,如果一件事不符合要求,他們就不應該去做。因爲我們害怕孩子會經歷苦難,所以也使他們錯過了對生活的即時體驗。這是多麼可悲!我們本來可以教孩子找到自己強大的內心,來度過不愉快的經歷,而我們去吧自己的恐懼加在孩子身上,教導他們不惜一切代價逃避痛苦。”
是的,作爲家長,我們很多時候因爲自己的擔心和恐懼對我們的孩子做了各種限制,我們希望他們體驗快樂、舒服等所有我們認爲“好的”感受,我們竭盡全力幫助他們避免經歷各種我們認爲“不好的”感受,當我們小心翼翼地“保護”着我們的孩子的時候,我們到底在做什麼呢?我們是否在剝奪孩子們真實生活的體驗和獨立成長的權利呢?再進一步思考一下我們所謂的“好的”感受和“不好的”感受,我們的定義標準又是什麼呢?我們的標準來自哪裏呢?我們有什麼科學依據做出我們的判斷的呢?這些標準是禁得起推敲和經過驗證的嗎?即使如此我們是否因爲過度干涉而限制了孩子的自我成長呢?
我們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作爲父母我們告訴孩子不要這樣,不要那樣,小心這個,小心那個,而孩子卻偏偏像和我們作對似的,總想去嘗試這個,嘗試那個。我們和孩子在做着一種不斷進行的“偵察”與“反偵察”的鬥爭。爲什麼會是這樣的呢?我們的做法是適當的嗎?孩子們是刻意在和我們作對的嗎?還是他們的行爲只是生命使然,是天生的好奇、探索和自我求證的一個過程呢?倒是我們作爲家長需要反思,我們的做法在哪些地方需要改變和改進。
如果我們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做那些會給他們帶來快樂感受的事情,而不去嘗試他們想要嘗試的各種事情,我們的孩子怎麼能成長爲一個全面的人?怎麼能體驗到生活的全部?當他們長到一定年齡之後,他們如何獨立去面對真實、複雜和充滿各種可能性的社會環境呢?
看過《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的家長們,是否思考過電影中的主人公Liz在那樣居無定所、到處流浪沒有人關注的情況下何以能進入哈佛,走向自己人生的成功和輝煌的呢?我們是否承認,經歷了各種磨難的她是生活中真正的強者,在她面前什麼困難和障礙都不再是阻擋她前進的巨石,因爲所有的困難和障礙她都經歷過來,生活的困難練就了她強大勇敢的內心,她經歷了很多在父母保護下的孩子不曾經歷的酸甜苦辣,而這些苦難也成就了與衆不同、卓越非凡的她,讓她成爲最終成功而優秀的自己。
所以作者說,“每當孩子被迫經歷不愉快時,不只孩子,家長也會把情況解讀爲‘一定是出了什麼差錯。’然後,在我們和孩子心中,一出由恐懼和絕望組成的戲劇上演了。這些全是因爲孩子沒有意識到生活的原本模樣,沒有意識到要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他們要做的就只是認識到他們自身存在着應對任何情況的力量,以此爲支撐,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生命的體驗中去。”
我們相信自己的孩子有應對任何情況的力量嗎?我們敢於放下心中的恐懼而放手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生命的體驗中去嗎?我們不應該放心和放手嗎?當我們完全相信我們的孩子時,我們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力量和感受呢?帶着我們的關注和愛,去思考並行動吧,或許我們可以有些改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