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孩子的關注點在哪裏呢

我們對孩子的關注點在哪裏呢

文/徐立華

馬克斯.範梅南 說,“教育是迷戀他人成長的學問。”聽彭鳳老師在分享共讀《教學勇氣》體驗交流時說出這句話,讓我心裏忽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悟。馬克斯對教育的理解讓我 認識到爲什麼在平時的教學中自己常常那樣的困惑和無奈,我有把關注學生的成長作爲自己教育最重要的目標嗎?還是我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忽略了對自己和孩子內心的探索而陷入到習慣性的瑣事之中了呢?
我們班級有一個後發育起來的男孩子,最初進入這個班級的時候,他還很小,不論是從身體還是從心理都感覺他還是一個小孩子。但是現在他成長了很多,變化了很多,也更加好動和活躍,他會在課堂上做各種小動作,和周圍的同學說話,時不時在座位站起來,有時候還會離開座位到過道上去,甚至是到其他同學的座位上去打鬧。我用眼睛一直在觀察着他的變化,我意識到他長大了,他的心處於一種興奮和不安的狀態之中,從他一直在動的身體和靈活轉到的眼睛中可以感覺到他的躁動,我對他的各種表現採取平靜的觀望態度。盡力心平氣和地提醒他遵守課堂紀律,也沒有因爲他頻頻地出現各種小動作而批評或者是責備他。但是我把自己觀察到的他的真實情況當面反饋給他,我告訴他我看到了什麼樣子的他,他的表現給我的感覺和我希望他要做的事情。他表面上應承着,但是在行動上沒有變化,爲此我心中也很焦慮和苦惱。通過觀看今天長沙老師共讀活動的學習交流,我意識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對於這個處於成長期的孩子,我雖然沒有因爲他的行爲表現批評和責備他,但是我心中真的對他的成長保持客觀而熱心的關注嗎?我是否被他的行爲攪亂了自己的心緒而失去耐心了呢?事實上,我多半時候是屬於後一直情況的。
爲什麼我會因爲他的表現而感到焦慮和不安呢?是因爲他的行爲不是我希望的嗎?是因爲他違反了學校的課堂記錄要求嗎?是因爲他沒有做到遵守承若,說到做到嗎?還是因爲他的表現引發了我內心的恐懼而怕自己失去對他的管理呢?
作爲班主任,我們每天都在觀察和關注着學生們的行爲表現,也在有意和無意中用各種固化的規則、要求、制度、標準在衡量着他們的行爲,可是我們的教育重心到底在哪裏呢?我做到了時時刻刻始終以關注“教育是迷戀他人成長的學問。”這樣的理念來陪伴學生成長嗎?很遺憾的是,這一點我做的不好。對待孩子缺乏始終以成長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他們,所以很多時候焦點都集中在孩子們的行爲表現上,而缺少深入的反思。“教育是迷戀他人成長的學問。”如果我們的關注點始終聚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那麼我想我會收穫孩子和自己的更多快樂體驗和真實體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