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社會邊緣後的報復——無差別殺人案犯罪心理分析

案情回顧

無差別殺人,這個名詞的大流行,來源於東京秋葉原殺人案。

25歲的加藤智大在不斷變換工作的過程中,對社會的不滿和孤獨感逐漸積累,「沉迷網絡論壇,遭網上騷擾後發怒並實施了犯罪」。因在網絡論壇上被人「冒充」而懷有強烈的焦慮,再加上在工作單位找不到工作服而爆發積怨,「希望通過做件大事來讓別人停止對自己的欺負」。2008年6月8日中午,25歲的加藤智大駕駛卡車衝進步行街,撞死3人,撞傷2人。之後他還用匕首刺死4人,傷8人。法庭認爲其作案背景爲「失去家人、朋友、工作,產生了無處可去的強烈孤獨感」。

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加藤智大出生於青森縣一箇中產家庭,從小家教很嚴。在家沉默寡言的母親,對兒子管教極爲苛刻。每天只被允許看一集《哆啦A夢》,每週僅允許玩1小時的電子遊戲,除此之外不許看漫畫,不許看課外書,也不許私自買玩具。由於對母親懷恨在心,加藤每晚懷着一腔憤怒,用裁紙刀在牆壁上挖洞。三年高中之後,他屋中的洞已經直徑接近半米。每當考試成績不好、與同學發生口角,他會赤手空拳打破窗戶的玻璃,將碎玻璃捏在手中。

高中畢業,加藤沒有考上心儀的北海道大學工學院,只上了技校學汽修,畢業後任職於靜岡縣裾野市的關東汽車工業。在工廠裏他性格孤僻,平常默默無聞,也沒有什麼朋友,除了上下班他就窩在家裏,沉迷於電玩,遊戲和二次元。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死宅” 。

接近奔潰的心理狀態的成因

在事件發生的3個月前,他開始在電話留言板留言訴苦,留言總數直至犯案當日超過3000條。2008年5月27日,加藤智大在電話留言板留下自己可能6月中旬會被公司開除等留言。其中一條留言中寫道:“我太醜了,垃圾都比我有用,還能回收。” 之後數日繼續留言訴說苦悶,怨嘆認識不到朋友,交不到女友,有過自殺的念頭。

無限孤獨的他在網絡上寫道:“朋友爲0人,可以交談的人爲0人。”“世界上有人需要我嗎?沒有!”他自輕自賤,說自己就是垃圾。高中畢業後8年來的人生完全是失敗的。他痛恨所謂的“成功人士” :“所有的勝者都死掉吧!”

犯罪心理分析

一.存在感的極端落差

在秋葉原無差別殺人這個案子裏,犯罪行爲人加藤智大在小學時候的優異表現和在青年時期的社會認同缺失造成的矛盾落差。就是因爲這種極端的落差和變化導致犯罪行爲人心理的不平衡和矛盾。

小學時候的犯罪行爲人,據同學說是一個很優秀的孩子,備受同學矚目。而高中同學口中的加藤智大卻有了另一個極端的表現,據其高中同學回憶,加藤智大在高中時是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不良少年。

和很多青少年一樣,由於無法很好地處理成長過程中來自周圍認同感的變化,犯罪行爲人加藤智大走上通過實施非正常行爲來吸引周圍個體注意力以彌補心理落差的道路。這種行爲發生情況的嚴重與否,會隨着行爲人成長過程前後關注度的落差大小而定。在已發生且有記錄可查的案例裏面,大部分行爲人表現出來的情況是以前越輝煌(所受關注度越高),以後越墮落(非正常行爲程度越嚴重)。

二.社會認同感的喪失

進入社會之後,社會角色的變化可能給犯罪行爲人加藤智大一個嶄新的機會,他可能也確實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社會對於他的新角色的認同,可以從環境背景中看出行爲人是嘗試過積極工作的。但是由於以前行爲帶來的延伸影響和日本社會的種種判定因素,犯罪行爲人在這個階段的社會認同感依舊是缺失的。這對於行爲人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打擊,因爲現實情況並非像他所想的那樣,努力了就可以得到社會的認同和自己的歸屬感,這個現實打擊讓加藤智大開始懷疑自己。

隨着不穩定時間的增加及存在感缺失程度的加深,加藤智大開始回想起高中時期通過實施非行行爲去獲得別人關注和刷存在感的方法。

三.缺乏良好的抗挫能力

可以確定的是,行爲人加藤智大在對挫折的承受和壓力的緩解方面是有比較大的缺失或者說是不完善的,所以不斷換工作的狀態和在其他社會關係上遇到的挫折,對於能力完善的一般人來說可以理解爲體驗生活或者是一生中所必須經歷的可以幫助自己成長的小挫折,但是對於前述能力不完善的行爲人加藤智大來說,無異於心理上的連續暴擊。

班杜拉在其《社會學習理論》一書中指出,人的攻擊行爲形成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挫折。而對於一個像加藤智大這樣不能正確看待挫折的人來說,這確實是很大的一股負面力量,推動着反社會行爲的形成。本案的行爲人加藤智大因爲連續的挫折產生了嚴重的自我懷疑,但是同時,又因爲人類趨利避害的基本心理,他把這種連續挫折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外部歸因。

四.網絡暴力起到的負面推動作用

在這樣的前提下,犯罪行爲人加藤智大就產生了“爲什麼社會對我如此不公平”“爲什麼不能給我一點希望”的想法。

大多數的糾葛犯罪,其動力源或者說根本的動機都是報復,但是秋葉原無差別殺人案中所體現出的報復,除本身對於社會給予自己不公平遭遇的打擊外,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就是犯罪行爲人加藤智大希望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成爲一個巨大的讓全體社會大衆都驚歎的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行爲人加藤智大在留言中提到自己很絕望,並且說沒有人理解他,也沒有人願意理解他,說明這個階段行爲人已經完全被強烈的自我否定和絕對化的認知所控制。在這種心理狀態和反社會行爲形成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一個爆發點,就是網絡暴力起到的負面推動作用。行爲人加藤智大沉迷網絡論壇,在網絡上不斷地發表自己的心理歷程和生活軌跡,一方面是對失敗現實的積極逃避,另一方面則是想在虛擬世界中尋找到相對簡單的認同感。但是,他不但沒有找到認同感,反而還成了網絡暴力的受害者。

試想一下,一個在現實中心理表現就很脆弱的人,到了虛擬世界裏,本來期望的是得到網絡世界裏相對簡單的認同,以彌補在現實中失去的那一部分,但是沒想到,網絡中的騷擾來得更加肆無忌憚,攻擊來得更加直接。網絡從來就沒有脫離這部分灰色的特點,即使有些地方對於網絡身份已經要求實名,情況也依舊如此,於是行爲人加藤智大感受到了徹底的絕望。

五.人格障礙與妄想

本案中的犯罪行爲人所實施的行爲是反社會的行爲,但是並不代表本案中犯罪行爲人加藤智大具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從人格障礙層面來討論,他更多的應該屬於偏執型人格障礙。之所以說他不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是因爲本案的犯罪行爲是有計劃犯罪,行爲人精心選擇地點、時間,準備作案工具,甚至在網絡上發佈行爲預告等。同時,本案行爲人可能伴有一些類型的妄想,會把一些偶然發生的事件與自己本身及自己的尊嚴聯繫起來,認爲任何事情都是周遭的人或者公司在針對自己。


結尾語

任何人都會生氣——這很簡單。但選擇正確的對象,把握正確的程度,在正確的時間,出於正確的目的,通過正確的方式生氣——這卻不簡單。

                          ——亞里士多德《倫理學》


【心理學文章,詳參犯罪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倫理學,暴力的成因等,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