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砍柴書院&簡書寫作營||你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爲太貪婪、慾望太重

若如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 

有的人會覺得,自己的人生總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即使有一些短暫的驚喜,但總會傾向於低沉、不悅的狀態。

彷彿自己的人生總是籠罩着一種低沉、憂鬱的色彩,讓人感到不快樂,爲什麼會這樣呢?

曾經有心理學家做過一個關於人們生活滿意度的調查。

研究人員通過問卷和訪談的形式,調查了三百多名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他們之中,有的人屬於事業有成的中產階級,有的人過着平凡、簡單的生活,還有的人剛剛遭遇了人生的不幸,過得比較艱苦。

在調查開始之前,研究人員預測那些收入越高、物質條件更豐富的人,會感到自己的生活更加滿意、快樂。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研究結果發現,收入水平的高低,與人們的快樂程度並沒有相關性。

對於那些非常貧困的人而言,收入的增高確實能夠帶給他們快樂感的提升,但是當收入達到一定水平時,隨着收入的繼續增加,人們對於生活的滿意度、快樂感並沒有什麼提升,甚至有的人出現了下降的趨勢。

也就是說,當你能夠喫飽穿暖時,你目前的生活滿意度、對於自己人生的快樂感,其實是和那些富人的感受差不多的。

那麼,既然收入水平與快樂感沒有必然的關係,爲什麼有的人還常常抱怨說“要是我更有錢,我的人生就會更快樂”了呢?

每個人對同樣一件事的期待值不一樣,你的心情體驗就會產生差異。就好像小時候一個班級的同學一起考試。心理學上有有句話說:“一個人體會幸福的感覺不僅與現實有關,還與自己的期待緊密相連。如果期待值大於現實值,人們就會失望,反之,就會高興。”

學習好的同學哪怕考了98分他們依然會覺得不高興,因爲他們心裏的期待值是一百分。

而學習不好的同學,破天荒的考了60分,他們就會十分高興,因爲他們給自己的期待值就是六十分甚至更低。

可是你不知道的是,當你竭盡全力地實現這個目標的時候,以爲自己消滅了一個煩惱之後,又會因爲沒有實現新的目標而感到煩惱,循環往復,沒有盡頭。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喜歡索取、追求那些自己短時間內還達不到的東西,但卻會覺得那樣就是幸福。

我們可以有慾望,但要分得清現實和慾望。可以對將來有規劃,但不要活在未來。只有活在當下,才能看清通往目標的道路。

只要懂得知足,就能常樂。我們能夠看到,那些在生活中最有幸福感的人,不一定是官當得大,錢掙得多的人。

一個農民在一天的勞作後,盤腿坐在炕上,一碟花生米,一杯散白酒,和妻子聊聊家常,逗逗身邊的孩子,然後帶着笑容倒頭便睡。

一個大款晚上應酬喫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頂級名酒,可能晚上回到家裏躺在牀上,卻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着。

前者的幸福感,不見得比後者更低。


儘自己的最大能力去打柴,柴不夠,不必去借、去買,更不要去偷、去搶。把壺裏的水盛得太滿,很有可能一輩子都嘗不到開水的滋味。

倒掉壺裏的一點水,去掉那些能力範圍之外的慾望,我們照樣能夠享受到滾燙的生活。

END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能力,而是情緒

家庭應該是我們進步的靠山,而非成長的邊界 

【情緒】|如何用錢買快樂|有錢就是快樂?|工資多少才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