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学创作方法作家名师公开课》

马上读书日了,似乎又掀起了一股读书的热潮。读书,不就跟吃饭睡觉一样,也是一项生活必须吧。总是告诫自己看完一本书就该记一笔,可总是看完就扔了。印象不深的,过段时间便想不起来具体内容,真的是猴子掰玉米。

最近在看的是一本《文学创作方法作家名师公开课》的书,有点冷门。是吴中区作协主席葛芳老师的书。看了好几天了。这类书平时很少看,今时看,跟工作有很大关系,是本着学习去的。

这是一本教授的书,教授创作方法,分析阅读视角。但我偷懒,只看自己喜欢看的。我看了这本书里葛芳老师的大部分文章,然后想到那句烂大街的文学语言“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葛芳老师的文章选材也大都是来源于生活,但她的表述,她切入的角度,她的思想,确实值得我好好学习。她其中有篇文章是《遭遇生命的疼痛》,写的是她感冒,去医院挂水,在医院的所见所闻,很生活化。这些我平时也写,但我写的也就是日记、随笔,而葛芳老师文章中所体现的,文字的张力、行文的恣意,似信手拈来,又那般妥帖,确实值得我好好学习。

平时找书看没那么功利,只看自己喜欢或者想看的书,小说偏多,不分中外。很多人对外国小说的 长串的人名阅读有障碍,对于我倒是不存在这问题,尽管可能念不出一大串的名字,但看书时不会把这个人物跟那个人物弄混了。当然像《百年孤独》相似度百分之九十几的几代人的名字,那是特例,我也是看了三遍才搞明白谁跟谁。我这驾车时同一条道路走上十遍还不一定记得的人,看小说,长串的名字倒是很容易记,这要放到人体的解剖学上来说,不知有何说法。

再说葛芳老师的书。里面分“创作谈”,还有“名师解读”。创作谈倒是看全了,名师解读基本上一篇没看。读一篇文章见仁见智,不想被人牵着走。文章看了大部分。有一个中学生写的散文,应该算是小说,题目《左手骨折》,写得非常非常棒,但我个人觉得题目该改一下。通篇写的是一个叫“杨时(好像是这个名字)”的中学生的特立独行的事,而且小说开头第一句就是“我的同学杨时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我觉得题目改成《杨时》更合适。之所以提这篇文章,是想说,好文章不问年龄,不分有无名气。

里面还有一篇文章,我不记得作者名,应该是名家作品,但我记得文章名——《一卷雪》。一看这名就知道是美文,我是偏好看小说的,对于半天说不明白写了什么的美文类,我向来不大感冒。但这篇文章让我看了两遍。名副其实,一卷雪,一卷画卷一样的雪,写得犹如描摹了一幅水墨画。这卷雪从江南到北方,从过去到今朝,整篇文字挥洒酣畅,恣意汪洋,摊开、收拢,得心应手。让我明白,美文也可以言之有物。

这本书大致看完了,记一笔,权作读书笔记。看一本书,入眼入心又入了笔,也不枉相遇一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