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易發急性蕁麻疹,這4個方面要注意,巧用2個實用的方法調理

最近遇到一個小朋友,名字叫做宇宇。

據他媽媽說,想着趁週末上午天氣好,帶他去公園看看花,曬曬太陽,結果晚上宇宇就說身上難受,癢得厲害。

媽媽撩開衣服一看,乖乖,肚子上都是風團塊,特別是被娃兒撓出紅痕的地方,更是佈滿了風包。媽媽連忙檢查孩子身上,發現後背,四肢也有星星點點的小紅點,只是沒有被孩子抓撓過,並沒有成片腫起。帶去醫院一看,醫生說,這是發了急性蕁麻疹。

急性蕁麻疹是春天最容易遭遇的問題之一。其主要表現爲:突發的全身或者局部出疹,常成紅點或者風團塊出現,癢感重,嚴重可有嘔吐,噁心等表現。這類蕁麻疹常常好發於季節交替,尤其是冬春交季的時候。

爲什麼春天特別容易發蕁麻疹呢?

這要從蕁麻疹的發病原因說起了。

一是和風有關

蕁麻疹,在中醫裏又稱風疹。中醫認爲,人體發病和自然界的六氣有關,即:風、寒、暑、溼、燥、火。其中,風爲百病之長,和人體肝臟的聯繫最密切。而春天,在五臟中也對應肝臟。此時外界風氣最盛,人體肝氣同樣旺盛,如果感受外界風邪或者因體內肝風妄動,則容易引發“風”性疾病。

“風”的主要特點是疏泄,向上升發且沒有定性。就像自然界的風一樣,來去自由瀟灑,想去哪裏去哪裏。觀察生活會發現,有很多反覆發作蕁麻疹的小朋友,其實每次發作的部位大都不相同,可能這次是胳膊,下次是後背,這就是因爲風的移動性,使疹子同樣表現出這種移動的特性。

風的主要來源是自然界和人體內部。自然界的風有很多,比如外出遊玩兒不小心吹到風,比如睡覺的時候門窗剛好對着人體易着風的部位等,尤其是那些不經意間吹來的風,比如汗出沒有及時擦乾突然的一個溫差,比如一些沒注意關嚴實而來的絲絲風,風不大,甚至都沒感覺,卻更容易導致人生病。人體內部的風也不少,比如吃了“風”重的食物,例如蟹,蝦等導致體內生風,又比如肝氣過強而生的“內風”等,都是很重要的誘因。這些,便是中醫講的“虛邪賊風”,不小心招惹上便容易埋下禍根。

風過重了就表現爲癢。

二是和溼有關

很多人都知道,蕁麻疹是人體向外“發”的過程。而這個發的源頭來自脾溼

比如江南一帶,本身氣候溼潤。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人們,如果自身脾胃運化功能比較差,體內則及易積累溼氣。尤其是2018年底到2019年初這段日子,長時間的低溫多雨天氣,讓人體溼度增加,也增加了蕁麻疹的發作率。

當然,溼氣也不僅僅來自外界環境。當我們過食溼寒的食物,比如水果、海鮮、冷飲等,傷害了脾胃,也會造成脾胃虛寒,溼氣內生。此時如果剛好“着風”,那便是給溼插上了翅膀,藉着風向上、疏泄的力量,外發到體表,形成我們看到的風團塊。

三是和火有關

這個火,一方面是來自外在的。比如前段時間溼冷了一個月,氣溫一直是十度以內,突然天氣轉熱,氣溫升高到二十幾度,這個時候外界的“熱”極易刺激人體內部的“溼”,讓體內的溼氣“蒸發”到皮膚表面,如果人體自身寒溼太過,無法完全跑出皮膚,也就是我們說的“沒發透”。那這些溼氣就會停留在皮膚表面,形成我們說的蕁麻疹。

另一方面是人體內部的。很多人有這樣的體驗,本來沒啥事,去吃了一次羊肉火鍋,回來發蕁麻疹了。這種情況,主要是牛羊肉之類的食物本身“火”屬性比較強,如果剛好體內有溼寒,這時候吃了羊肉這把火,火烤一烤,體內水溼蒸騰就很容易“發”出來。

四是和皮膚腠理開合有關

前面說了很多關於風啊,溼啊,火啊。其共同點都是刺激體內的溼寒之氣向體表外發。那麼重點來了,如果能完全發透出去,這些多餘的風、熱、溼邪是不會在體表停留的,爲什麼此時在體表形成風疹呢?

因爲體表毛孔被堵住了。通道受阻,邪氣無法外發,是急性蕁麻疹最重要的條件。這也是爲什麼大家一樣喫蟹,一樣吹風,有的人發蕁麻疹,有的人卻什麼事都沒有。

毛孔爲什麼會堵住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涼。有一陣流行冷水洗臉,其原理就是冷水能促進毛孔收縮,使肌膚更加緊繃。着涼也是同樣的原理,突然降溫,沒有及時添衣,皮膚在受到冷刺激後,毛孔自然就閉合了。

另一個原因是體內寒氣過重,比如體質虛寒的人,人體陽氣無法到達皮膚末梢,周身四肢摸起來,大多是涼涼的,此時體表皮膚處於“冰封”狀態,自然是閉合的。

在以上四者中,溼氣爲本,是潛藏在體內的發病根源。風和熱,是引起發疹的誘因。而體表毛孔閉塞,則是產生蕁麻疹的重要條件。簡單來說,蕁麻疹,是由於皮膚毛孔閉塞,風熱溼邪無法透表外發,從而在皮表下蘊結的產物。

蕁麻疹,是人體正氣的反抗

很多人對蕁麻疹談之色變,總覺得發了蕁麻疹就是被扣上了體質差的帽子。其實能發蕁麻疹反而代表身體還有反抗的能力。

就像發熱一樣,只有人體正氣尚有一博之力時,纔會出現發熱、蕁麻疹這種劇烈的機體反應。對待進入體內的邪氣,人體的第一反應首先是反抗,而蕁麻疹,則是由於人體正氣不那麼足,從而產生的不完全反抗所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說得可能就是它了。

邪氣已經被排到體表了,這最後一把助力,我們可以來幫忙。中醫幾千年的哲學告訴我們,對待人體各種反應,一定要先觀察它,然後順應它,才能最終和諧地解決問題。

剛剛說到,之所以會發蕁麻疹,一來是因爲有風,二是因爲體表毛孔閉塞,邪氣無法外出。

因此,應對蕁麻疹的治則爲:該祛風祛風,該發透發透。

蕁麻疹家庭巧應對

這裏介紹兩個小方法。

第一種,針對急性蕁麻疹,癢感重的孩子。通常表現爲突然發作蕁麻疹,發作部位癢感明顯,全身無規律發作。整體精神較好,可能有頭暈、頭兩側痛,無嚴重全身反應,比如噁心嘔吐,腹痛等。發作前可能有吃了“發”的食物,比如蟹,蝦,羊肉等。

對於此類孩子,推薦一個簡單的洗浴方。桂圓皮煮水外洗。桂圓皮:祛風止癢。桂圓皮可以將蘊結在皮膚表面的“風”氣疏散開來,達到祛風止癢的效果。

方法:取新鮮桂圓皮(乾的也可,效果略差)十顆(可隨水量增加),剝皮,留皮洗淨備用。將桂圓皮放入鍋中,加適量水(我通常用熱水壺煮一壺),煮開,兌涼水外洗即可。可以正常洗完澡以後,再用桂圓皮水沖洗擦拭一下,嚴重的蕁麻疹,最好一天擦拭兩次。

注意事項:

1.桂圓皮現煮現用效果最好,因此每次煮水都要更換新的桂圓皮。

2.桂圓皮不可久煮,煮開即可,不然藥效會打折扣。

3.對於急性蕁麻疹,一般一兩次就會有明顯好轉。洗到沒有蕁麻疹再發,就可以停用了。

第二種,用於解表散寒,打開體表毛孔。

以風寒閉表爲主要誘因導致的蕁麻疹,大多表現爲風團塊特別大,稍微手抓一抓,會有明顯的紅痕,團塊也會隨着抓撓增大,看起來像“腫”了一樣。同時可伴有着涼感冒症狀,比如肌肉關節痠痛,打噴嚏,流清涕等。

這裏推薦蔥白水煮水內服加外洗。蔥白:解表散寒。蔥白的發散功能,可以爲身體助力,將蘊結在皮膚表面的寒氣透表外發,發透了,蕁麻疹自然就好了。

方法:口服:取蔥白(小蔥下段白色部分,帶須)3根,洗淨,200-300ml水。冷水下鍋,大火水開後再中小火煮3-5分鐘即可。趁熱口服。

外洗:取蔥白9根,1000ml水,煮開後再煮五分鐘,趁熱洗浴。

注意事項:蔥白水主要是打開毛孔,幫助沒有發透的蕁麻疹透表外發,因此需要洗浴到微微出汗效果最好。

洗浴後可以配合適量運動,或者熱粥,讓身體微微發汗,注意不需要大汗,微微一點點汗出來就行。

當然,除此之外,蕁麻疹的飲食護理也很重要,在出疹期間,一定要避免食用發的食物和生冷寒涼的食物哦。比如牛羊肉,魚蝦蟹,海鮮,水果,奶製品等。同時也要避免着風以及太陽強烈照射。

討論

是不是什麼蕁麻疹都可以?

對於急性蕁麻疹效果好,反覆發作的慢性蕁麻疹最好配合中藥調理體質。

兩種方法可以聯合使用麼?

通常建議先試試桂圓皮水,如果洗完當天好轉,就可以不用蔥白水了。有明顯着涼症狀可以桂圓皮加口服蔥白水。

爲什麼喝了蔥白水蕁麻疹會增加?

有些人因爲溼氣比較重,蕁麻疹一次發得比較少,沒有完全發透皮膚,因此剛服用蔥白水可能會出現發得更多的現象。此時可以增加多服用一次,幫助發透。完全發透後即會消退。

既然發蕁麻疹是好事,是不是可以隨便喫蝦蟹助發?

不當的刺激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選擇調理體質的方法助發纔有利於體質的改善。

蕁麻疹很難受,又腫又癢又可怕。得了蕁麻疹這類過敏性皮膚問題,是不是一定要服用抗過敏藥物?

其實不然。現在市面上可見的抗過敏藥物大都是壓制性,能暫時緩解症狀,但是不能針對病因處理,有時候症狀沒有了,溼也會發不透,就可能下次又繼續發,還可能越發越多。所以過敏不能依賴抗過敏藥。

溫馨提示:

中醫一貫注重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辨證施治,文章若涉及的用藥請勿刻意模仿。

若評論中出現偏方及藥物推薦,請保持自己的判斷力,不要輕易套用藥方。

如果你也有相同的困惑,需要梳理孩子的情況,可在評論留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