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走向狹隘和頑固的?

1、大腦走向狹隘和頑固的表現?

在這篇文章的最開始,我想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
爲什麼謠言的傳播總是非常容易,但闢謠卻一點也不容易呢?

有一個非常簡單的答案,你或許立刻就能想到:因爲謠言一般都非常簡單,但闢謠一般都不怎麼簡單。

舉個老掉牙的例子:維生素C和蝦不能同吃,否則會砷中毒 —— 謠言只需要這麼一句就可以了。簡單粗暴,煞有介事。

但闢謠呢?就要講清楚:蝦體內的砷是有機砷、不會反應;即使是無機砷,反應所產生的量也極其微弱,遠遠達不到中毒的量;可能還要科普一下基本的化學知識、毒理知識,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傳播,還是理解,後者的難度都會遠遠高於前者,因此,自然就沒有那麼容易被人所接受了。

—— 這個答案看起來很合理,但這就是全部原因了嗎?

其實不盡然,這只是很小一部分原因。

實際上,人腦有一整套完善的機制,來維持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始終保持「穩定」。

這套機制,原本是被設計出來,用來在危機四伏的原始時代提高生存率的。畢竟,在原始時代,最首要的事情就是「預判環境」和「作出反應」。如果你今天質疑一下自己,明天質疑一下世界,你很可能早就被猛獸喫掉了。

但也正是這套機制,使得我們的大腦,變得封閉和頑固,不容易被說服和改變,總是一意孤行,鑽牛角尖,在錯誤的方向越陷越深。

不僅僅是謠言,這套機制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發揮着作用,讓我們一步步變得狹隘和固執。

我想,你在生活中,一定都經歷過這種「難以溝通」的情景:

  • 「你都30歲了怎麼還不結婚?我這是爲你好。你現在不懂,將來就追悔莫及了。」
  • 「好了,不要爭了,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但這事兒我定了,一切都聽我的。」
  • 「你爲什麼要替xxx說話?你的屁股究竟坐在哪一邊?」

以及,無論你如何擺事實、講道理,對面就是捂住耳朵不聽不聽我不聽……

這些現象背後的本質,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這套「穩定機制」在發揮作用。

不過,今天並不是想探討「如何溝通」—— 這留待以後再談。我想和你聊的是:

如何理解這種狹隘、偏執背後的機制,以及如何給它裝上一套「補丁」,避免自己變成這樣的人。

2、簡化習慣

我們不妨考慮一個問題:爲什麼比起復雜的信息,大腦會更青睞簡單的信息?

原因非常簡單。爲了更好地生存,大腦有一個特性:它會盡可能地節省需要消耗的能量。

因此,越簡單的信息,越容易被大腦吸收 —— 因爲接收起來「不費腦」。同時,複雜的信息,大腦也會傾向於把它化簡,從而降低認知成本。

怎麼簡化呢?

大腦常用的模式,是把一段「事實」,壓縮成一個高信息密度的「觀點」。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提到:行爲遺傳學家發現,從統計數據來看,原生家庭在人的差異中所起到的作用近乎爲0。這個結論基於兩大類實驗:

  • 1)分開撫養的同卵雙胞胎,和一起撫養的同卵雙胞胎一樣相似,沒有任何差異。
  • 2)一起長大的無親緣關係的個體,其相似程度,並不比街上隨機的陌生人更高。

並且,這裏還有2個很重要的點:

  • 1)在實驗中,所有的家庭都是「健全的」「良好的」,起碼在及格線以上。
  • 2)這些結論都是羣體統計規律,對個體而言,是存在很大的浮動空間的。

但很多人可能不會記住這麼複雜的信息,他們會怎麼做呢?把這些實驗和結論簡化爲:原生家庭對人的成長是沒有用的。

這就是一個從事實到觀點的轉換、壓縮過程。

然後,在進一步的傳播裏面,可能就會變成:你知道嗎,L先生說,原生家庭一點用都沒有……(我也很無奈啊)

這就是我們最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過度簡化。

大腦難以記住複雜的事實,所以,我們會傾向於把事實「壓縮」成一個高密度的觀點。但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把觀點的適用範圍擴大化,造成轉換前後的不匹配。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的評論區裏,總能看到這樣的留言:「概括一下」「總而言之」「簡單來說」……我其實不太鼓勵這樣的思維方式,因爲這很容易造成「過度簡化」。

你很難知道你的簡化,會不會丟失信息,更難以知道你所丟失的信息有多麼重要。

3、孤立記憶

接下來,我們來看下一點。

假設你今天看到一條新聞:某某名人怒罵記者,對記者大打出手。你可能會在心裏形成一個印象:嘖嘖,這個名人真是沒素質。

(讓我們給這位可憐的名人一個名字,就叫他「大鍋」吧)

注意,這時,其實已經有點過度簡化了。因爲你不知道真假,也不知道原委,就貿然下了判斷。

但更重要的是什麼呢?你這個「大鍋真是沒素質」的念頭,可能會紮根在你心裏(儘管你自己意識不到),日積月累,變成「我不喜歡大鍋」。

爲什麼呢?因爲「大鍋怒罵記者,很沒素質」依然是一條很「複雜」的信息 —— 它有細節(罵記者、沒素質)。

但在生活中,我們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相比之下,它並不是那麼重要。因此,大腦會不斷對它化簡、再化簡。

怎麼化簡呢?
把細節去掉,用更抽象、更概化的詞彙去描述,亦即「我不喜歡他」。

那麼,久而久之,你就會形成一個觀念:我不喜歡大鍋。

注意:大鍋罵記者 → 沒素質 → 我不喜歡他 —— 這是一整個因果關係,我們將其稱爲「推理鏈條」

但當你形成「我不喜歡他」的觀念時,會怎麼樣呢?你可能完全忘記了「他罵記者」這件事,只記得你對他的「蓋棺定論」。

也就是說,這個推理鏈條,斷裂了。

這就是我們的第二個錯誤:孤立記憶

我們的觀念不會憑空產生,它們一定都有誘因,這些誘因往往是一系列事實。但長期來看,我們會淡忘掉這些誘因,只留下最終的觀念,儲存起來 —— 這就是孤立記憶。

這些孤立觀念,可能佔了我們觀念的絕大部分。
比如:在你心裏,一直覺得「A市的房價真便宜啊」 —— 爲什麼會這樣想?原因也許是幾個月之前,你的朋友跟你說,在A市郊區買了套房,地段比較偏,價格很便宜。

但久而久之,這些細節就很容易丟失,只留下一個「A市房價真便宜」的孤立觀念。

當我們形成了孤立記憶的觀念之後,哪怕這些誘因,被推翻、被更新 —— 譬如說,你發現大鍋罵記者的事情是一個假新聞 —— 也很難改變我們的觀念了。因爲這條鏈條已經斷掉了。

我們很難再對這些觀念進行追溯,更難以重新建立推理鏈條,來更新我們的觀念。

4、證實偏差

一旦形成一個長期、穩定的觀念之後,問題就來了:一個非常厲害的「開關」,被打開了。這個開關,就叫做「證實偏差」

什麼意思呢?

簡而言之:我們會無意識地重視那些「跟原有觀念一致」的信息,忽視那些「跟原有觀念不一致」的信息。

像前面的例子。當你形成了「我不喜歡大鍋」的觀念之後,當你再看到關於他的正面消息時,你可能就會覺得:這些正面消息不怎麼可信。

同樣,如果你的朋友對你說,他很喜歡大鍋;你可能也會在心裏,默默調低對這位朋友的評價。

反過來,當這位大鍋再次發生類似的負面新聞,哪怕它實際上不怎麼可信,你也會注意到,並且以此來強化自己「我不喜歡他」的觀念。

爲什麼呢?因爲大腦有一個基本的需求:維持認知一致性

什麼意思?簡而言之就是:我們的大腦難以接受「衝突」。當兩個認知產生衝突時,大腦就會感到不快,從而,它必須通過做點什麼,來消解或者緩解這種衝突。——這就是經典的「認知失調」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吸菸。當菸民吸菸時,他的行爲(我在吸菸)和認知(吸菸有害健康),就構成了衝突,造成認知失調。

怎麼緩解呢?由於改變行爲非常困難(已經形成了習慣),所以,菸民會通過調整認知來緩解衝突 —— 亦即告訴自己:吸菸不一定會危害健康;這是小概率事件,不怕;隔壁老林天天吸菸,不也活到了85……

同樣,當「我不喜歡大鍋」和「大鍋是個好人」形成衝突時,由於前者是一個長期的觀念,所以我們往往會犧牲後者,告訴自己「這個消息不可信」。

所以,一個觀念一旦形成,就很難被我們改變了:它往往會不斷地被強化,頑固地壯大着自身,形成一個長期的、穩定的「信念」。

這就是我們的第三個錯誤。

5、逆火效應

進一步,如果我們一直暴露在「衝突信息」的環境裏,可能會產生一個更強力的效應:逆火效應

什麼意思呢?假如你經常接收到「大鍋是個好人」的信息,你以爲你會改變信念嗎?不會。你更可能產生的念頭是:這些都是買的水軍和通稿吧……

也就是說:

頻繁的、不夠強力的反面信息,不但不會改變你的信念,反而會進一步強化它。

爲什麼會這樣呢?

因爲:當一個信念不斷地在你腦中生長、滋長,壯大自身,它就會慢慢地成爲你的一部分。

你會開始用它去思考周圍的問題,把它作爲你的「思維框架」,甚至,作爲你性格、態度、世界觀的一部分 —— 這就叫做「內化」

所以,推翻這個信念,意味着什麼呢?
——你要否定你自己的一部分。

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大腦採取的應對措施是什麼呢?

啓動「防衛機制」,把這種情況視爲一種「攻擊」,在自己周圍形成一個「護盾」,來抵禦這種對自我的否定。

這種現象,會隨着年齡增長不斷增長。

所以,我們身邊那些上了年紀的長輩,經常會顯得很「頑固」。篤信「傳統就是好的」「我這是爲你好」「你懂什麼」……這不怪他們。主要是因爲,要否定他們的信念,無異於否定他們過去幾十年的人生和經驗。

所以,我才說:你的知識體系越豐富,固然是好事,但也越有可能成爲你的阻礙。

這就是一整個「維持穩定」的內部機制:

大腦正是憑藉這種機制,維持着我們的信念和生存。

5、理解了這套機制之後,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拿結婚來說。

在小農經濟年代,家族和人丁的興旺尤爲重要。如果人丁不夠興旺,很可能會被欺負、甚至被滅族 —— 但這些因素太複雜了,經過一代代的口耳相傳,許多人就會把它們簡化爲:要結婚生子,才能延續香火。

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個極其穩定的觀念:結婚生子,天經地義。

形成這麼一個觀念之後,但凡身邊有不結婚的人,往往都屬於異數,由於特立獨行的性格,結局多半也不是很好。但長輩們就很容易把他們理解爲:因爲某某某不結婚,所以老無所依,慘吶……

然後,你再拿「自由」去反駁,很難能夠改變他們的心意,只會被認爲是「挑戰權威」「不聽話」「這孩子沒救了」。

所以,很多時候所謂的「難以溝通」,也許只是因爲,兩個人所處的世界不一樣,從而,對世界的理解、所形成的信念,也都不一樣。

你很難去要求一個人,突然放棄自己幾十年以來的信念,去接受新思想的衝擊,去質疑和否定自身。

就像我們自己,也很難接受放棄自己相信了幾十年的事物一樣。

像我在之前的文章裏,以及智識營裏,都提出過一些比較顛覆性的觀點,就經常能看到「難以置信」「感覺自己的世界被顛覆了」「我需要時間去理解和接受」的留言……

所以,我經常說:爭論的目的不是爲了說服人 —— 你永遠不可能在短時間裏、讓別人轉變自己早已形成的觀點。

更多的時候,是通過交換信息和想法,讓雙方知道:原來還可以有這樣的理解,還可以有這樣的想法。

簡而言之:打開一扇門。

至於,是關上門,還是向外窺探,還是打開門走出去,那就得留待時間了。

6、如何強化大腦的「免疫力」?

最後,聊一聊,基於上面這個機制,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強化大腦的「免疫力」呢?

6.1 讓大腦適應複雜

從前文可以看到,從事實到觀念,這裏面的「壓縮」和「簡化」,其實都基於一點:節省認知資源。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養成習慣 —— 讓大腦習慣「複雜」,那麼,就不容易出現「過度簡化」。

因此,我經常說:儘量多去閱讀一些系統的文章,多理解一些深刻的思想,多記憶一些複雜的信息,減少那些不費腦、不費力信息的攝入 —— 這就是一種日積月累對大腦的鍛鍊過程。

你的大腦是什麼樣的,你對信息的塑造和處理,就是什麼樣的。

6.2 記憶推理鏈條

前面講過:我們所有的觀念和觀點,都不是無根之本,背後一定有着一整個推理鏈條。

但是,我們常常會切斷這個鏈條,只記住最終的結論,忘記了支撐結論的一系列事實、論據、邏輯,從而,任由這個落單的、孤零零的「結論」不斷飄搖,不斷泛化和極端化。

一個立竿見影的做法就是:

當我們接收信息時,不僅僅記住結論,也要記住推出結論的「事實」。

例如:當你閱讀我的文章時,一定不要只記住我給出的「根本原因」和「做法」,也要同時記住「這些原因是怎麼來的」「這些做法背後的原理」。

這樣,我們就能夠始終保持結論和觀念的「精準性」,把它保持在一個適度的、合理的範圍內。

6.3 探索多樣性

大五人格中有一個「經驗開放性」,不同人的傾向不同。有些人喜歡新鮮事物,有些人喜歡墨守成規,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是一樣的:多去接觸不同的可能性,永遠不是一件壞事。

我在之前的文章裏,多次提到「信息繭房」。如何破除信息繭房?其實未必需要你有多強的思維能力,只要保證「信息多樣化」就可以了。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不要從單一來源獲取信息,多去拓展信息的來源,哪怕接受一些重複的、對立的信息,對自己也會大有助益。

當你的心靈能夠容納更多的可能性,你就不會僅僅只停留在「支持我」「反對我」的這種虛假二元對立之中。

你會看到,這個世界上,一切問題並不是只有一個標準解。

6.4 從整體角度看問題

如何讓自己跳脫「是非」「對錯」「勝負」的桎梏,消解「我要爭個輸贏」的心態?

不妨試着從整體的視角出發,去思考問題、爭論背後,我們所看不見的成因和結構。

當你能夠代入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對方想法、觀念的「合理性」,去尋求對方「有道理」的地方;當你能夠拋下矛盾和衝突,去尋求共識、平衡和一致 ——許多問題,也就不成其爲問題了。

<<< L先生說 學習筆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