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需要具備什麼要素?

通過上一節學習,你已經瞭解到,故事能夠幫助我們很好地說服他人,因爲首先故事幫我們觸達對方,讓對方願意聽下去,其次故事還能夠幫我們形象地解釋理論,幫對方理解,最後故事還可以幫我們獲得對方的情感共鳴。

但是大部分人都有這樣一個誤區:我沒有講故事的天賦。

不可否認,很多非常會講故事的人的確是有天賦的成分在,但講故事也是完全可以後天訓練的一種能力。
因爲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並不需要講一個複雜離奇的故事,而只是把你要表達的內容換一種呈現形式。所以接下來兩個小節,我們幫你拆解好了“故事公式",你將會學習到,如何用基礎公式講一個完整的故事,以及,如何用升級公式講一個生動的故
事。利用這個公式,每個人都能夠學會講故事的表達方式,從而讓你更有說服力和影響力。

美國作家傑裏.克里弗(JerryCleaver) 提出, 世界上所有的故事都包括三個最基本要素:衝突、行動、結局。在故事中,主人公遣遇了一個困境,這是衝突;他必須通過各種方式解決目前的困境,這是行動;最後他成功了,或者是失敗了,這是結局。

接下來我給你講兩個故事,你一邊聽故事,一邊思考一下,每個故事的衝突、行動和結局分別是什麼。

第一個是我們每個人都聽過的童話故事:

王后總是愛問鏡子:“魔鏡魔鏡,誰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鏡子回答:“是白雪公主。“狠毒的繼母一怒之下便派了獵人殺死白雪公主。獵人不忍心,偷偷放走了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後來逃到了森林裏,被七個小矮人收留保護。後來王后就僞裝成巫婆,騙白雪公主喫下毒蘋果。昏迷的白雪公主被隨後出現的王子救了,最終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王后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另一個故事是一部票房極高、引發全社會討論的電影
主人公程勇原本是一個賣走私藥的藥販,意外通過走私印度治療白血病的藥物一夜暴富後,後來爲了自保選擇金盆洗手。當程勇得知好朋友因爲其他黑心藥販高價販藥而去世,爲了這些白血病患者,他再次冒着生命危險再次去到印度買藥,並以虧本的價格提供給白血病患者。最後程勇被抓捕了,當天有非常多的白血病患者來送行,法院最終酌情判處三年有期徒刑,這個事件也推動了白血病治療藥物的政策改革。

是的,第一個故事就是我們熟知的童話《白雪公主》,另一個故事就是引發了社會熱議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聽完故事了,別忘了我們要學習的是故事公式,我先帶你用"衝突-行動-結局"來拆解第一個《白雪公主》的故事,第二個故事留給你自己思考拆
解。

第一個例子:童話故事《白雪公主》

  • 衝突:繼母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派獵人殺了白雪公主。
  • 行動:白雪公主逃到森林中,得到了七個小矮人的保護,但還是被繼母暗算。
  • 結局:王子拯救了昏迷的白雪公主,兩個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們會發現,網絡上有很多三分鐘幫你解讀一部經典文學作品、一部電影或者一部電視劇的視頻,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其實就是把握了故事的基礎要素公式,從而能夠從故事的細節中準確甫捉到故事的結構。

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中寫道:“結構'是對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選擇,這種選擇將事件組合成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序列。“講故事的這個簡單公式,其實就是一個結構,可以幫助我們站在更高的角度,提醒我們從無數的故事細節中選擇呈現什麼,來審視我們講的故事是否有價值。

好了,接下來,我們來分別看看,這三個要素要怎麼展開。

三個要素中,衝突是靈魂,沒有衝突-沒有好故事。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你會發現,大部分沒有吸引力和說服力的表達,都是平鋪直敘,類似下面這樣:
“美國有一個藥劑師,在研究一種感冒糖漿的時候意外發明瞭可口可樂的配方。

如果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你會聽到這樣的版本:
“在美國有個叫約翰·彭伯頓(John Pemberton) 的藥劑師, 一直在研製一種治頭疼的糖漿。結果有一次實驗, 他的助手不小心把蘇打水當做白開水加入了糖漿中,沒想到調製出來後味道居然很不錯。約翰·彭伯頓基於這種冒泡糖漿,又做了很多試驗,終於配
製出一種口感很好的飲料,100年暢銷不衰。這就是聞名世界的可口可樂。

故事中的衝突指的不是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的那種衝突,而是指打破平衡的要素,一切能夠打破主人公生活平衡的人物、事件、物品,都是故事的衝突。衝突能夠帶給人緊張感,讓人屏息凝神,想要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麼。所以,營造衝突的方式也被廣泛應用於商業廣告與品牌故事中,比如臺灣一個著名的鋼琴品牌有一則被奉爲經典的廣告語: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這個廣告並沒有單純從鋼琴的功能用處上來推
銷這個產品,而是去發現父母最容易面臨的一個衝突:孩子變壞。

還有一次,阿里巴巴市場公關委員會主席曾經在一場分享會上被問:創業公司要如何如何講故事?他是這樣回答的說:“很多人總是喜歡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很多故事,我們要包裝很多很多的故事,其實阿里巴巴公關不是這樣的,其實就是一個故事,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阿里的品牌故事其實就是牢牢把握了一個衝突:中小企業生意難做。

既然衝突是一個好故事的必備要素,那麼我們如何找到故事的衝突點並表達出來呢?

衝突有兩個構成要素:渴望+障礙。簡單來說,衝突就是主人公目前想要卻還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在剛剛的鋼琴廣告中,“學鋼琴的孩子不會變壞",你覺得渴望和障礙分別是什麼呢?鋼琴廣告針對的對象是父母,父母的渴望是孩子不要學壞,那障礙是什麼呢?就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誘惑。

這裏要注意一下,廣告語由於追求簡練,不會把全部信息都講出來,而是把共識給隱去了,所以這句話沒有很囉嗦地說“父母們都希望孩子不要學壞,但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會面臨比較多的誘惑,所以我建議孩子學鋼琴,這樣就不會變壞"。

再比如阿里巴巴的品牌故事,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渴望就是能夠活下來有盈利,阻礙就是,中小企業資源有限生意難做。

通常來說,衝突越強烈故事越吸引人,所以如果我們把這個公式擴展一下,應該是強烈的衝突-強烈的渴望+強大的阻礙。

舉個例子,“主人公渴了但是沒有水喝"這的確是一個衝突,但是這個衝突不夠強烈。我們有沒有可能讓這個衝突成爲一個強烈的衝突呢?你可以想一下,再聽我的答案,好的,在這個衝突中,渴望是主人公想喝水,障礙是沒有水。如果我們增加渴望的強烈程度,那麼舉個例子,就可以是“主人公如果在短期內喝不到水就會有生命危險";而如果我們增加阻礙的強大程度,就可以說“主人公在沙漠裏,跟一羣同樣缺水的人在一起"。用這樣的方式,就可以變成一個扣人心懸的故事。

運用強烈衝突講故事的方法同樣可以運用在工作中,比如,在項目彙報的時候,你可能有很多想說的,因爲的確做這個項目既有業績上的目標、也有團隊能力培養、合作關係維護上等等的目標,而完成這個工作的過程中每一步都遇到了困難和阻礙,但是你在項目彙報上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你只需要重點強調這個項目中最重要的那個目標,同時說明要實現這個目標最大的阻礙,面對這個阻礙你做了什麼,取得了怎樣的成績,關於商業場景中的故事應用,我會在後面的一些小節裏告訴你,這裏我會把故事的公式繼續講完。

好了,當你掌握這個衝突公式和原則之後,就再也不用擔心你的故事不夠精彩了,你只需要在講故事之前,試圖去挖掘一下,主人公的渴望是什麼?同時主人公面臨的障礙是什麼?通過選擇強烈的衝突推動故事的發展,讓聽衆不由自主地想要繼續聽你講下去
光有衝突肯定不行,觀衆急於想知道面對矛盾和困境,主人公做了什麼。

行動就是主人公面對衝突、爲了讓一切迴歸平衡而做出的一系列的動作。講故事中呈現行動的時候,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不夠形象, 所以乾巴巴一句話就說完了。對此我們可以借鑑5W1H這個工具, 在行動部分, 講清楚誰(who) 在什麼時間(when) 什
麼地點(where) , 基於什麼原因(why) 對什麼對象(what) , 具體做了什麼(how) 。

除此之外,講解行動的時候,每一步都應該帶有情緒和感受,以及一些小細節,這樣的描述才足夠生動和打動人。如何增加情緒和感受細節呢?這部分我先賣個關子,等你學習完本節的基礎公式,就可以在下一個小節的升級公式中,學習到如何在講故事中進行情感呈現。

有了衝突和行動,自然觀衆會期待了解結局是怎樣。結局是主人公通過行動最終讓生活從被"衝突"打破的狀態,迴歸到暫時的一種平衡狀態。

一個疲軟的結局足以毀掉一個精彩的故事,同樣,一個有力的結局也可能可以拯救一個平庸的故事。對於結局,我們需要把握一個核心原則:

一個好的故事結局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

  • 情理之中要求故事要有邏輯性,你的結局必須和之前的故事情節從泛輯上來說是順暢的.
  • 同時,意料之外要求故事要有轉折性,這個結局又不是聽衆聽了開頭就一定能夠想到的。

只有這樣,你的故事結局纔會足夠有力。

比如之前提到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的結局,情理之中的部分就是:主人公程勇最終被捕了;意料之外的
部分就是:程勇被捕當天無數白血病患者來送行,最終法院酌情判處三年有期徒刑,這個事件也推動了白血病治療藥物的政策發展。

我們同樣可以把這個結尾原則運用在面試中,比如,你向面試官講述一個你負責的項目,當你花了很多篇幅描述具體行動之後你就可以來一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結尾了,情理之中的部分可以是:這個項目終於成功了,達成了甚至超過了最初的目標。

講完之後,你還可以再給出一個意料之外的部分:通過這個項目你發現了什麼,可以是你發現了自己過去沒有發現的某個能力,也可以是你發現了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論,也可以是你發現了公司存在的某個問題和機會,你的“意料之外"部分會讓面試官對你刮目相看。

最後,總結一下,講故事是一種可以後天訓練的能力,我們可以藉助公式開始組建故事的結構,讓自己具備故事思維,掌握更有影響力的表達方式。

一個好故事有三個基本要素,包括衝突、行動和結局。

  • 其中,衝突由渴望和障礙組成,是故事中最核心的要素;
  • 行動是主人公面臨衝突和困境後選擇的動作,通常是主人公爲了克服障礙做的一系列動作;
  • 結局是通過行動主人公生活最終迴歸的一種平衡狀態。

這個時候可能你可能會好奇,所有故事的講述方式都需要按照衝突、行動、結局這個順序進行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會在《講故事》課程的3.1小節爲你揭曉答案。

但是,一個故事具備了衝突、行動和結局就是一個好的故事了嗎?

既然故事的套路都是一樣,那我們看故事梗概就可以了,爲什麼還要花時間去看小說,看電視呢?

那些經典的書籍和普通的小說之間,又存在什麼區別呢?

下一節,我會給你講解,是什麼要素,讓故事變得更加動人。

<<<圈外商科學習筆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