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刺激遠比不上內在動力來得踏實

最近,朋友分享給我一篇文章,讓我一定要讓孩子看看。我看了一遍,的確很感人。尤其是對於像我這樣小時候家裏也不富裕的普通人來說,還是挺感同身受的,也倍受鼓舞。

“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纔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載求學路,一路風雨泥濘,許多不容易。如夢一場,彷彿昨天一家人才團聚過。”

據說這篇《致謝》在各大媒體上都挺火的,雖然這是一位中科院博士在四年前寫的博士論文了。

我知道朋友推薦給我的想法,希望孩子也好好學習一下。看看人家那麼不易,還能努力學習,最終出人頭地。當然,我也希望孩子對此能有所觸動。可是,恕我直言,想要通過一篇文章就讓孩子愛上學習,或者明白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道理似乎不大可能。

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真的很難感受到文章主人公的那種艱辛和磨難。每當我和女兒提到一些類似的孩子上不起學的故事時,她的第一反應不是同情或感慨,而是好羨慕那些不用上學的孩子。至少不用像她們一樣,整天早出晚歸,除了學習就是學習。

這羣喫得飽,穿得暖,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溫飽顧慮的娃自然也不會爲上不起學發愁。除了學習,家裏沒有任何事需要他們操心。所以,他們根本就無法體會文章主人公所面臨的生活窘境。他們最多隻會把它當成故事來看,看過即過。

真正能讓他們發生改變的只有他們自己。在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所在,找到人生的目標之前,學習對他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負擔,連責任都談不上。他們更不會想到要用學習來改變命運。

但不得不說,學習真的是獲取尊嚴、擺脫貧困最便捷、最踏實、最合法的途徑了。同時,它也是跨越階層,實現人生夢想的最可靠的路徑。

外界的刺激總比不得內外的動力。幫助孩子找到人生目標這一原動力纔是根本。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期待你的留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