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讀書日的話

      從記事起開始讀報紙到現在,與文字結緣也有30餘載,但“可笑”(今天上聽了廈門的一位老師講整本書閱讀——寓言故事時讓孩子們找“你覺得文中那個地方最好笑?”此刻,我覺得我的孤陋寡聞最好笑)的是,直到去年才知道世界讀書日這個節日。從此,覺得讀書不僅僅是陶冶情操的方式,更是件高尚、明媚、充滿儀式感的“大事”。

        去年的讀書日恰逢疫情,終日與網絡爲伴,得以知曉天下大事。在雲伴讀的日子裏,知道了讀書還有一個專門的節日《世界讀書日》,從此,生活中多了一個期盼,好比孩子期盼過年一樣。因爲讀書,這一天變得神聖,和其他日子不同。朱永新教授連續18年在兩會提出中國人要有自己的讀書日,以喚醒全民 閱讀意識。他認爲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 。節日的意義就在於使這一天因爲某個原因而與其他日子不同, 一向不愛發朋友圈的我大早上發了朋友圈,覺得這一天愉悅在被自己所營造的節日氛圍中 。

      對我來說,這個節日的意義還在於從此擁有了閱讀共同體,有了許多有共同語言密碼的夥伴。學校建校伊始,學校的十五位老師共同閱讀了被稱爲教育界魔法棒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室的100條建議》。本學期,我們二十五位共讀了鄭英老師的《教育,向美而生》和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從此,做最美的教育成了我們的追求目標。

    從2月1日起,工作室開始共讀計劃,目標是3年100本書,我目前讀到了第七本,沒當看到羣裏小夥伴的打卡信息,便湧出一種使命感,這種大家在一起相互鞭策的被動學習中得到了成長,相信很快會轉化爲主動的、汲取知識的自動化學習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