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思維能力,洞悉事物本質?

大多數問題,當我們思考和討論的時候,許多人常犯的錯誤,其實是沒找準「本質」。

這會導致什麼後果呢?你可能鑽研了半天,花費了大量力氣,到頭來,卻發現所糾結的東西,都是邊邊角角,對結果和整個系統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

這種情況,通常就是沒找準本質,而把精力放在了周邊。

0⃣️什麼是本質?

答案也非常簡單:本質,就是一個事物在變化的過程中,或者窮盡各種可能性的前提下,所維持不變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它「之所以」是它的原因。

如果用系統思維來解釋,本質,就是系統所要「轉換」的那個東西,也是系統所能夠存在的理由。

舉個例子:公司的本質是什麼?就是整合資源。無論什麼行業、什麼領域,只要資源存在錯配和空缺,公司就得以存在;而一旦資源能高效運作、對接起來,公司就沒必要存在。

同樣,汽車的本質是什麼?就是出行。在這個過程中,保證便捷、安全、高效,纔是汽車最核心的存在理由。其他一切,都只是建築在這個本質上面的淺層需求罷了。

抓住本質,是討論問題的基礎,也是我們真正得以理解一個問題、一個事物的前提。

1⃣️什麼是思維模型(Mental Model)?

你可能會在不少文章、培訓課裏面,看到這個名字。它們往往會用複雜的詞彙和概念,通常還會扯上一些名人,把它包裝得高深莫測。

但實際上,思維模型究竟是什麼呢?用大白話來說,它其實就是每個人認知世界、思考問題的基本模式和習慣。

舉個例子:你一定知道「批判性思維」—— 接收信息時,不盲信,而是先停下,後退一步,去審視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儘可能甄別出它的價值。

這就是一種思考的習慣,也就是一種最簡單的「思維模型」。

大家也許還記得之前寫過的「認知三層次模型」。其實,思維模型,就是把「認知層」裏面,一些普適的技巧和思維方式抽離出來,找到背後的規律和原則,打包起來,方便遇到不同的場景時調用。

這就是「模型」的含義 :從一系列元素裏面,找出背後的共性,把它們總結、歸納起來,濃縮成一個簡單的、可複用和遷移的結構。

2⃣️爲什麼思維模型能夠幫你洞悉事物本質?

就是因爲,有效的思維模型,都是對這個世界運行規律的一些總結。它本身就蘊含着關於「本質」的信息。

它未必能幫助你解決問題,但透過思維模型,你能夠更好地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

也許,能夠幫你打破一些,以往一直存在着的盲區和障礙。




1、二階思維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在一條街道上,有一家生意非常好的貓咪餐廳。出品很贊,但是價格很高。後來,有另一家餐廳 —— 假設叫做萌犬餐廳,也想來分一杯羹。他們能做出跟貓咪餐廳相同質量的出品,但價格低了許多。

那麼,會怎麼樣?

最容易想到的結果是:通過更低的價格,萌犬餐廳能把原本去貓咪餐廳消費的顧客吸引過來,使自己的生意蒸蒸日上。

但現實生活有這麼簡單嗎?

例如:萌犬餐廳用低價策略,會不會導致貓咪餐廳的反擊,也採取降價應對?這樣一來,會不會進入價格戰,雙方不斷降價,原本的利潤空間都被擠壓?

萌犬餐廳拉來一大批客人,能否消化和承載?如果客人需要排隊,甚至由於客流量太多、服務跟不上,導致客人的體驗非常差,會不會反而影響了口碑?

萌犬餐廳用低價策略,除了原本貓咪餐廳的顧客,還會吸引到哪些人?顯然,是覺得貓咪餐廳價格太高、捨不得消費的人。那麼,會不會拉低了萌犬餐廳的「檔次」,讓那些想請客的人心生顧慮?

諸如此類。

生活中,遇到任何問題時,我們總是傾向於去思考「當下的」「短期的」結果。但絕大多數時候,短期的結果未必能持久,它可能會產生各種可能性,導向各種不同的新結果。

而這些新結果,更未必都是「好」的,它們往往會帶來全新的問題和額外的麻煩。

二階思維就是遇事多想一步,去思考:
  • 如果我這樣做,會得到什麼結果?(一階)
  • 如果我得到了這個結果,隨着時間推移,它會產生哪些新的可能性和結果?(二階)

當然,你還可以繼續下去,思考每一種可能性往下延伸的三階、四階……但那些就過於複雜了,不是人腦能夠計算的。

其實,大多數人日常的習慣,僅限於「一階」,連二階都達不到。原因很簡單:我們的大腦非常排斥這種思維,因爲它涉及「可能性」—— 任何涉及可能性的事物,都是不確定的、不可控的,需要大量的認知資源和計算量。

所以,爲什麼我們會覺得,有些人考慮問題總是很全面,能夠未雨綢繆?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們習慣了「二階」的思維方式,總能夠快人一步,考慮到更復雜、更長遠的可能性,並據此作出判斷和決策。

學會二階思維,需要擁抱「概率」。你會發現,結果往往不是確定的,它有多條可能的分支。而每一條分支,都有自己的可能性 —— 正是這一點,使無數人望而卻步。

但這也正是平庸跟「聰明」的差別所在。

「可能性」永遠不是敵人,不要排斥它,相反,它是我們的朋友。習慣去思考各種可能性,可以幫助鍛鍊你全面思考問題、提前做好規劃的能力。

你會更清晰地看到:我該做些什麼,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達成我的目標,起到最好的效果。

這也是不斷拓展思維寬度,提高腦容量的練習方式。

2、整體思維

整體思維基於兩條假設:

  • 1)一切事物在底層上都是互相聯繫的;
  • 2)整體能提供比個體本身更多的信息。

第一條很好理解,第二條是什麼意思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要買一件沙發,除了考慮它的材質、舒適度、耐用性、價格之外,還要考慮什麼?它跟家裏的風格是否搭配,對吧。

如果你整個房子是現代簡約風格,卻放了一個實木紅木沙發,那顯然非常奇怪。

這就是「整體性」。沙發這個個體,放進整體的語境中,就被賦予了新的信息。

再舉一個例子。稍微瞭解過藝術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文藝復興之後的一段時間裏,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維納斯」繪畫,尤其是以提香和喬爾喬內爲代表的威尼斯畫派。爲什麼那麼多畫家喜歡畫維納斯呢?是因爲他們崇拜女神嗎?

如果你站在現代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就會百思不得其解。但原因其實很簡單:當時的貴族喜歡收藏裸女的畫像,但是又多少有傷風化,於是怎麼辦呢?就委託畫家找模特,畫,畫完了,安上維納斯的名頭,安心地藏在家裏。

再比如,都喜歡畫人體,爲什麼威尼斯畫派受到的評價,就比洛可可的畫家(比如弗朗索瓦·布歇)正面呢?是因爲前者的技法比後者好嗎?

當然也不是。原因還是要從藝術史裏面去找:威尼斯畫派崛起時,是文藝復興,人從宗教的桎梏中釋放出來,這時的人體畫叫做「崇尚自由」;而洛可可所處的時代,是路易十五、十六時期,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尾聲,以及法國大革命的前兆。所以這時的人體畫,就叫做「奢靡縱慾」,是要被打破的舊勢力。

簡而言之:我們永遠不能孤立地去考慮問題和事物,而應該不斷地追問自己:

  • 它的背景和場景是什麼?
  • 它爲什麼會出現?
  • 它的出現帶來了什麼、導致了什麼?

也就是把我們研究的對象本身,通過深入挖掘底層,不斷地建立聯繫,來將它跟我們已知的系統、體系,聯繫起來,從整體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前面講的例子,是藝術史範疇,很好理解。但有些時候,單單侷限在一個領域裏面還不夠,你可能還要學會跨領域,把不同的知識點聯繫起來,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和消化它們。

舉個例子:做設計,如何能做出好作品?除了要懂設計,你可能還要懂心理、品牌、市場營銷,甚至包括一定的溝通技巧,這樣才能向客戶交付滿意的結果。

做產品,除了要懂產品本身,還要懂交互、審美、心理、行業和公司戰略,包括項目管理能力,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務。

這已經不僅僅是「學習」了,而是整個生活、工作和職業生涯。

就像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的:無論你做何種工作,未來的趨勢,一定是更加往「整體性」靠攏。從分工、細化的時代,走向多面、立體的時代。

你必須把自己的工作跟團隊、項目、業務連接起來,從整體的維度去思考和看待,重新審視過往的經驗,重新優化、組合,發現新的創新點。

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3、系統思維

系統就是「元素」和「結構」的組合。把一定的元素,通過不同的結構、方式組合起來,使它們具備整體性,這就構成了一個「系統」。

系統思維,最關鍵的一點,也是一條假設:系統就是一個「轉換」(transformation)的過程。

什麼意思呢?簡而言之:系統的存在,一定是因爲它達成了一種「轉換」:能將某些不夠好的、無序的狀態,轉變成更優的、有序的狀態。

舉個例子:爲什麼會有「公司」的存在?爲什麼我們要受僱於人,而不是自己爲自己工作?

原因很簡單。如果沒有公司,每個人掌握的技能都是細分的,要謀生,你就必須怎麼做呢?找到能夠跟你互補的人,一起合作生產出產品,再找到有需求的客戶,賣給他們,得到的利益再作分配。

這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在這個過程裏,每個人的時間、精力,有極大一部分是被浪費掉的 —— 他們將無法專注在自己的技能和生產上面。

這時,他們所有能力產生的總和,可能是 10+10+10 = 20。有 10 的部分被浪費掉了。

但有了公司,這整個流程,就可以由公司來完成。

同樣是這些「元素」,由一個雜亂的結構,變成有序的結構,就誕生了一個系統「公司」。這個系統的作用,就是將一個無序、低效的狀態(每個人都需要找夥伴、合作、找客戶),轉變成一個有序、高效的狀態(公司提供崗位,每個人各司其職) —— 這就是一個「轉換」。

這樣,總的產出就一定會比之前高,可以達到28、30。

當然,隨着信息不對稱的打破,觸及成本的大大降低,這個系統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小,相反,維持它存在的代價(也就是公司的股東權益)居高不下。

那麼,公司將逐步轉向小型化、晶體化,每個人將更多的爲自己工作,就是一個可預見的未來。

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系統思維」。

在這個例子中,初期無序、低效的狀態,就是「輸入」(Input),而最終結果,高效、有序的狀態,就是「輸出」(Output)。

系統的意義,就是通過一個「轉換」,將元素彼此間的結構打破、重組,以達成從 Input 向 Output 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所節省出來,或者說所創造出來的價值,有一部分就會成爲系統的「燃料」。

只要這個差額存在,燃料存在,系統就會一直運轉下去。

系統思維在生活中的應用,幾乎遍地都是。公司可以看作系統,城市可以看做系統,一個餐飲店,一個班級,一個公衆號,都可以看做一個完備的、小小的系統。

系統思維的本質,就是幫助你,從更高的維度,用整體的視角,摒棄掉紛紜複雜的干擾,去專注於它的「輸入」和「輸出」 —— 這就是系統的本質,也是世界上許許多多事物所存在、持續發展的本質。

從系統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你會發現,很多原本模糊、不明白的障礙,都將迎刃而解。

4、輸入 - 輸出模型(IO模型)

這個模型其實在系統思維時已經點過,今天會更深入來講解。

這是「找本質」非常好用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去思考:一個行爲、過程和系統,它的初始形態是什麼?它的最終形態又是什麼?

結合這兩點,我們就能夠得出一個「轉換」的過程 —— 而這往往就是問題的本質。

案例一:奶昔

《創新者的窘境》作者克里斯坦森提到過一個案例:一家餐廳想提高奶昔的銷量,於是,他們聘請了營銷顧問來幫忙。顧問們做了焦點小組和訪談,認爲奶昔的高熱量可能會造成影響,於是據此改進了產品,推出了多種健康套餐。但是,銷量仍舊不見起色。

他們決定換種方式。顧問們統計了奶昔的銷售,驚訝地發現,超過40%的奶昔是在早晨賣出的。這些顧客沒有買任何別的東西,只買了一杯奶昔。而這跟他們的分析背道而馳。

於是,他們採訪了那些早晨來購買奶昔的顧客,並問他們:你們購買奶昔是爲了什麼?如果這裏剛好沒有奶昔了,爲了達成同樣的結果,你可能會去買些什麼?

結果他們發現,這些顧客購買奶昔根本不是爲了充飢,而是出於這麼一個場景:他們開車上班,需要度過一段乏味的時光,能打發一點空閒、又能避免在10-11點時餓肚子最好。

於是,奶昔成爲了最佳的選擇:只用一隻手,不會影響開車;用吸管吸,需要20-30分鐘;又能適當提供飽腹感,避免飢餓。

至於奶昔是否健康、高熱量,口味如何,並不在顧客考慮的範圍內。

所以問題也就迎刃而解:把吸管做得更細,在奶昔里加入一點果乾,會是更有效的做法。

所以,克里斯坦森說:不要去關注產品,而是要去關注:消費者想通過這個產品,達到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我們有沒有什麼方法幫助他們達到這個狀態?這就是創新的要義。

這其實就是一個應用IO模型的案例 —— 購買奶昔是一個「輸入」,打發時光、順便填飽肚子,是一個「輸出」。把目光聚焦在這個輸出,我們就可以知道:真正能對這個系統造成影響的做法是什麼,而不是盲目嘗試。

這就是事物的「本質」。

案例二:書店

再舉一個例子:書店。

你會去書店買書嗎?我想,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我們早已習慣了從京東、亞馬遜買書,方便又便宜。那麼,去書店的意義是什麼呢?如果你開了一家書店,要如何存活下來?

很簡單可以想到:消費者選擇去書店,要麼是想看看有什麼感興趣的書,要麼是想擁有一個休息、放鬆、安靜的空間 —— 他一定是想帶着閒適、愉悅的心情離開的。

所以,你可以做的是:在店裏設立閱讀區,提供良好的環境和茶飲,讓讀者能舒服地、免費地看書。

乍一看,這會大大減少營收 —— 都能免費讀書了,誰還買?但實際上,這既然滿足讀者「瞭解一本書」的需求,又能提高讀者對這家店的粘性和喜愛。而一旦喜愛了,他喝點東西、喫點下午茶,或是拉朋友過來小聚、敘話 —— 這些纔是收入的來源。

這就是一種思維的轉變:書店是一種文化和休憩空間,而不是賣書的渠道。

星巴克其實也是同樣的思路:大街上有那麼多的咖啡館,咖啡做得好的比比皆是,爲什麼我要進星巴克?因爲我知道:無論哪家星巴克,它的環境、空間都是統一的,很舒適。我可以在裏面坐一坐,上上網,辦點公事,順帶喝點咖啡,哪怕並不好喝。

它賣的是場所,是整體的體驗感,而非飲品。

在生活中,也不妨做做這樣的練習:忽略那些紛紜複雜的過程,去關注:

一樣事物,它變化之前是什麼,變化之後又是什麼?

這樣,可以讓自己更清晰地,看到它真正的意義、目的和價值。

5、供給 - 需求模型(SD模型)

供給(Supply)和需求(Demand),可以說是商業社會運行的基礎,也是一切商業鏈條能夠承接起來的核心。

時時刻刻練習用SD模型的視角去看待事物,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商業嗅覺和思維。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朋友問我:我也想做自由職業,可以做點什麼呢?如何才能靠自由職業活下來呢?

我的回答通常都是,想清楚這三個問題:

  • 1)我有什麼?
  • 2)誰需要這些東西?
  • 3)我如何能把已有的東西,轉變爲別人需要的東西?

想明白了,基本上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哪怕解決不了,你也有了思考的方向。

像我一開始做公衆號,在摸索方向的時候,就找到一個點:我懂職場,懂思維,也懂心理學,爲什麼不做一個用科學的方式來解讀思維、學習、職場成長的產品呢?

大家肯定是需要思維提升和職場成長的,但現有的號,要麼從個人經驗出發,要麼過於假大空,大家其實是需要這麼一些「靠譜」的內容的。

這就是一個切入點。

再比如:做訓練營,其實是一個非常喫力且辛苦的事情,很多人都勸我直接賣課就好,但我一直沒這樣做,爲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賣課,滿足的只是知識的需求。但做訓練營、做社羣,至少可以滿足三種需求:

  • 1)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有一個鍛鍊的機會;
  • 2)用高強度的訓練,培養起自己學習、思考的習慣;
  • 3)找到一個有相同愛好和志趣的圈子。

我覺得,這幾點,比起單純灌輸知識,重要得多。

這樣立體的需求滿足下來,整體的效果,會比單獨講授課程好上10倍。這纔是真正全方位的提升。

同樣,在生活中,有許多場景,都可以問自己:

  • 它們爲什麼可以連接起來?
  • 彼此的供給和需求是什麼?

這可以不斷提高你深入思考問題的能力。

6、動力 - 阻力模型(PO模型)

我在許多文章裏都講過:很多問題的本質,其實都是動力和阻力的博弈。

動力超過阻力,改變就會發生,行爲就會成立,反之,就會停滯 —— 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

像我強調過很多次的:我們都在說「自律」「意志力」「自控力」,但實際上,它們真的有用嗎?意義不大。

爲什麼很多人「堅持」某個習慣,總是難以堅持下去,或者不知不覺就放下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這些習慣只是來自於外部,而不是發自內心地想去做,從而缺乏最根本的「動力」。

所以,我的主張非常簡單:不要去強迫自己堅持某個習慣,而是要去發現:

  • 我不這樣做會有什麼危害?
  • 我這樣做了會有什麼好處?
  • 我可以採取什麼簡單的步驟,一步步逼近目標?

讓自己的大腦接受這個理由,慢慢的,一步步的,向設定的目標靠攏。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克服「晚睡」。如果你每天都睡不夠,又沒辦法早睡,老是不想上牀,不妨可以這樣思考:

  • 能不能給自己一個充分的理由結束這一天?讓自己可以安心休息。比如寫日誌,記錄待辦事項,清空大腦,採取一些儀式性的行爲。
  • 能不能給明天安排一點小驚喜、小挑戰?讓自己有興趣迎接新的一天。比如給自己設置一些小任務,一些新奇的嘗試,一些能調動興趣的行爲,比如「明天起牀之後,我要……」

很簡單的方法,但往往能奏效。

讀書也一樣。要想堅持讀書,最好的方法是什麼?是輸出。

只有從輸出中感覺到滿足感和成就感,它們纔會反過來成爲你去堅持讀書的動力。而不是靠「讀書有用」「讀書是好的」這些別人所灌輸的理念,去強迫自己每天讀1小時、2小時。

不僅僅是個人習慣,很多更宏觀的問題,其實本質上都是動力-阻力的博弈。

比如,爲什麼很多好的政策,總是很難得到實施?原因很簡單。好的政策往往意味着改變,而改變會影響到現有的既得利益者,但未來的受益者又尚未得益,存在不確定性,所以,前者的阻力往往比後者的動力更高。這就導致了政策施行困難。

爲什麼很多施政者,上臺後都會向「中間」靠攏?也很簡單。施政者想獲得連任,對基本盤來說「不犯錯」就好,而需要竭力爭取的是搖擺不定的那部分人,這纔是他的動力。因此,他往往會表現得更溫和、更包容些。

這當然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模型,但再複雜的現實,無非就是多添加了幾個變量,本質都是一樣的。

  • 推動一件事情的動力是什麼?
  • 如果它發生了,阻力又是什麼?

不妨試着用PO模型,試着思考一下各種行爲、政策和規範。你會更容易發現其中的癥結和根源。

7、改變 - 不變模型(CS模型)

對於生活中的現象和事實,不妨問自己一個問題:

  • 經歷了這些複雜的過程,它改變的是什麼?
  • 不變的又是什麼?

這些不變的東西,很可能就是它所賴以持存、構成其本質的部分。

這其實也是學習一個新事物很好的方法。

舉個例子:當你接觸到一個陌生領域時,如何快速瞭解它呢?

你不妨多蒐集一些相關的材料,然後,去觀察:在這些材料裏面,有沒有哪幾個關鍵詞、哪幾個概念,是一直都存在,沒有改變過的?

如果有,它們往往就是這個領域的關鍵節點。試着去把它們「連接」起來。

<<< L先生說 學習筆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