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掛懷,方是最高境界

人生旅途中,我們很容易把許多事情看成理所當然,包括好運與意外的贈予。在當今物慾橫流的年代,我們又習慣於把一切都想象成偶然或隨機,假設好運與壞運是平等的,最後一切會達到平衡,成爲零或虛無。但這種人生態度很容易導致一種絕望哲學,即虛無主義。虛無主義的邏輯推演到最後,就會把一切事物視爲無價值。

在古文字中,得失治亂,都可以是同一個字。

德這個字,殷商就有了,是甲骨文,並屢屢見於卜辭。它的字形,是路口或路上一隻眼睛。意思也有兩個:一個是“視線很直”,所以德通直,也讀“直”;另一個是“看見了什麼”,所以德通得,也讀“得”。在卜辭中,它還被借用來表示“失”。有得就有失,在古文字中,得失,都可以是同一個字。

《易經》中有一句話叫“動則得咎”,只要你選擇做事情,就會有得失。那麼得與失哪一樣更爲有害?很多人會說,當然是得到比較好。但是,正所謂福禍相倚、名利相關,得名利的同時就一定要承受得所帶來的隱患。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對一樣東西過分看重,過分珍愛,那麼必然要爲此付出更多的代價。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名譽和生命比起來,哪個更值得珍惜呢?生命和財貨比起來,哪個更爲重要呢?答案不言而喻,與名譽和財貨相比,當然生命更爲重要。


佛曰:欲覓果須先種樹,欲求粟須早插秧。有因便有果,有舍纔有得。屬於自己的就該珍惜,不屬於自己的則堅決放棄。每個人只有一雙手,能握住的東西總是有限,面對選擇,遭受誘惑,靜心而爲,並不是什麼無奈之舉。很多東西未必真正屬於你,一次理智的放棄,勝過無數次痛苦的拿捏。

漢代司馬相如所著《諫獵書》有云:“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未形。”

懂得放棄是一種智慧,得失都是一樣,有得就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所以一個人到最高的境界,應該是無得無失。正如嶽麓書院的講堂中的一副對聯的上聯:是非審之於己,譭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陟嶽麓峯頭,朗月清風,太極悠然可會。


在經歷得到與失去的過程當中,有些事物是你無法控制的,有些改變是不可逆的,比如年齡的增長,責任的增加,要學會接納。不要把“失去”當成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在適當的時候要懂得放手,該放下時就放下。

有時候放下又何嘗不是一種得到呢?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變,不要執着於得失之間,在意的太多,反而失去的更多。很多時候我們往往爲得到而慶祝,卻忘了坦然面對失去也是人生的寶貴經驗。人每天都要經歷得到與失去,學會直面每一天的得失是我們能夠理性面對人生的基本功,心如止水,波瀾不驚。

成熟是對於失去或者得到的一個漸漸模糊化的過程,不管得到與失去,都能做到“寵辱不驚”纔算成熟。成熟的過程就是心量不斷放寬的過程,是從自私到無私的過程,這也都是相對的,失去的同時肯定也意味着得到了什麼,比如看清了什麼人,明白了什麼道理。有句話說老天會把我們最好的東西都拿走,因爲它會一直提醒我們得到了太多,而成熟就是在明白有得有失的道理以後依然保持平和與淡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任它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我自淡然處之。許多東西,你關注它太久就會難以捨棄,遺禍就會很明顯,一旦我們想通了,就會發現其實它並沒有那麼重要。這正是“心不掛懷的最高境界”。懂得在盈餘時放手,在充足時放棄,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

上天總讓人兩手空空來到人世,又兩手空空離去。既然如此,又何必偏執於某一點、某一事、某一物呢?世間萬象,分秒在變,無法把握,亦無須把握。

人這一生,只有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勇敢地捨棄與犧牲部分利益,才能獲得更多。正如戰國時期思想家韓非子所說:“凡人之大體,取捨同者則相是也,取捨異者則相非也。”所以,每個處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人都應該理性地衡量得失,學會平衡自我是一場終身的修行~…


【詳參國學全三冊,禁止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