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代寬”,論邏輯推理、邏輯分析能力對於學習儒家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孔子的真實能力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出自《論語·子罕9.8》

↑這是《論語》當中,據我所知唯一一次出現“空”←字的章節。

後來......仏(既:佛)學傳入漢地後......←這個字,被仏(既:佛)氏運用的出神入化

當然,↑那是後話了。←道理是這樣的

“空”←這個字在《論語》當中出現,僅此一節這個字,與“空”連用,作為連詞的成語:空空如也←也起源於《論語·子罕9.8》節。

道理是↑這樣的。,就是:“純陽”,既是:無我:“”。

既是:“仁”。←道理是這樣的

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出自於《論語·子罕9.8》

“有鄙夫問於我”(出自同上),以及《孟子·離婁下》所記錄的:“孟子曰: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奚宜至哉?”(出自《孟子·離婁下》)。

↑這個:鄙夫出自論語·子罕9.8》)、此物(出自《孟子·離婁下》),充分説明瞭:古聖、先賢,對於普通大衆的態度,是很微妙的

道理是這樣的此物出自《孟子·離婁下》),鄙夫(出自《論語·子罕9.8》),←用詞很有趣

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竭焉。”(←出自於《論語·子罕9.8》

叩其兩端而竭”(自於,同上),用今天的講,孔子應是一個推理學邏輯學......的高手

“叩其兩端而竭”(出自於,同上),説明孔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力”、聯想思維能力(←以左三種稱謂,實為同一能力的不同叫法......)......,很。由此可見孔子最大的特點,應不是“知識豐富”

孔子自己也説:“曰:‘吾有知乎哉?無知。’”(←出自於《論語·子罕9.8》

↑孔子否認自己是一個:‘知識豐富’,的人,←我認為,不是孔子自謙、孔子謙虛。我認為,↑論語·9.8》當中孔子提到的自己“無知”←自於《論語·罕9.8》,是真的

(我認為)孔子不是一個知識面很廣......”人。所以我個人以為,《論語·子9.8》當,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出自論語·子罕9.8》)是孔子誠實、懇切的獨白,並非孔子“自謙”話語

↑道理是↑這樣的。所以我認為孔子並非是一個“以知識量相對巨大......”,而在他自己所處的時代裡獨樹一幟......人。

我認為,孔子是一個以推理力推導力邏輯分析力邏輯推理力(←此四種稱呼、稱謂,為同一種能力的不同名稱、為同一種能力的不同叫法......),在他自己所處的時代裡,獨樹一幟,的人。

↑道理是↑這樣的。“博聞強記”←(我認為)不是孔子的主要風格

“博聞強記”要,但那只是儒門學習的:基礎。基礎,挺重要

提高,更重要。當時的儒門當中,孔門弟子裏,也知道‘提高’,比基礎重要;也知道孔夫子更看重學生的能否提高,←的力。

:“邏輯思維能力”、“聯想思維能力”、“推理力”、“推導”(←此四種能力,為同一種能力的:不同叫法......)......等。

因為孔子本人,←就是↑這樣的孔子本人,就一個:重視提高,的人。

孔子本人,就是一個:分析力推理力邏輯思維能力”、“推導力(←此四種稱呼,為同一種能力的:不同叫法......)......很強的:高手

所以孔子也希望:弟子們、愛徒們......能向他看齊

道理這樣的。孔子時代,孔門的弟子們......知道老師是“邏輯推理學”、“邏輯分析學”(←此兩者,為:同義)的:大師,故孔子去世後......

弟子們,編排《論語》,也是朝着:具備邏輯推理能力邏輯分析能力聯想思維能力、以及推導力(←此四者,為,同一能力的四種稱謂......)←譲具備這種能力的人,才能真正讀懂、‘真正領會’,為目的來編排的

道理是↑這樣的。所以《論語》一書其成書形制片段化,以及其內容的零散碎片化......←這些其實都是:當時的孔門弟子裏面的菁英、真正的明白人......對於後世......‘真正的儒門傳人’所設的“障礙”,與驗了。

道理是↑這樣的。《論語》,是一本:“有字天書”。《論語》,直到今天,也不是一本多買到的。各大書店,網路,大抵均有銷售......

但是,(我無有任何貶義)大部分人,買了也看不懂。他可能以為他“懂”;但其,他並不真的懂。

因為,真正學懂《論語》、真正懂《論語》,是需要搭配邏輯推理能力邏輯分析能力聯想思維能力”,或者説:推導力”(←此四種,為同一能力的:不同謂)......的。所以(我)説:《論語》,是‘有字天書’

道理,就在↑這兒。道理是這樣的《論語》,是先,給後的:謎面。底,得由儒......當中的:真才學者解開。算是,先,給後儒們的:彩蛋”,罷。

理,是↑這樣的。《論語》,是先,對後儒的:期。是着,後世者中......亦可能出現如老師般:英明偉岸的人存在......而《論語》,就是對真實偉岸、真實英明的後儒的試、或者叫:測驗,了。

理是↑這樣的。你如果是‘真儒’,你才能讀懂《論語》。反之,則不能

而,↑這種“門檻”的存在......也是先儒,對於老師孔子最高的敬意,與緬懷

因為,凡是你真讀懂《論語》的,你用邏輯思維”、聯想思維推理”,與邏輯分析(←此四種稱呼,為同一能力同一行為的不同稱呼......)......能力真正明白《論語》,以及後來的《大學》(既:《禮記》)、《中庸》(既:《禮記》),甚至《孟子》在説什麼的......你就是:孔子

孔子,從來也沒去世。當,你用你天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力、以及説叫:邏輯分析力推導力(←上述四種,為同一種能力的不同稱呼......)......罷儒學理論、罷孔子理論‘學明白’的時候......

↑那時候,你就成了:孔子。而,孔子弟子們殫精竭慮、處心積慮編排《論語》←這部書的夙願,也就:實現了。

《論語》這部書的目的,就是先,為了譲孔子在菁英後儒當中“復活準備的。先儒們,為了復活孔子,所以,才殫精竭慮的設計了這部《論語》

目的(既:先儒們,殫精竭慮設計《論語》←這部書的目的),就是為譲自己的老師復活。←就這麼簡單。

所以,(真正的)讀懂《論語》,誰就是:孔子。

“你”就是:孔子;“我”,就是:孔子。

誰有邏輯思維能力”、“推理力”、“聯想思維能力”,或者叫:“推導力”、“分析力”(←此五者,為:同一種能力的“五種”叫五種”稱謂......)......且熱愛儒學思想、儒學理論,並能靜心,刻苦鑽研且因此而提高了思想改善了觀念......誰就是:“孔子”。

理,是↑這樣的。孔子,最愛能‘提高思想’、‘改善觀念’,的......

但,若想‘提高’(既:‘提高’思想......),僅博聞強記,是不夠的。

(僅)“博聞強記”,是‘提高’不了的。因為,(博聞強記得不出結論。

“博聞強記”,←僅僅是這樣,是:無法得出結論的。

自己無法‘得出結論’,(思想)就突破不了、(思想)就提高不了。

故,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出自於《論語·述而7.8》)↑你自己不想弄明白,我就不告訴你了

因為(就算告訴了你......對你來説也)沒用了。所以,孔子特別愛顏回。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出自論語·公冶長5.9》)。

孔子愛顏回,是因為:顏回能“聞一以知十”(←出自於,同上),“聞一知十”(出自於,《論語·公冶長5.9)就是:強大的推理能力,和分析聯想思維能力”(←此三者,為同義的不同稱謂......)......顏回能‘提高’,←這是孔子喜愛顏回的:最主要原因。

道理是這樣的。顏回,能憑自己的能力‘得出結論’,並在‘得出屬於自己的結論’之後......改善觀念、‘提高思想’......並不只是在一樓待着,而是能主動的、不斷的‘提高’自己......

↑這,是孔子喜愛他的原因。因為彷彿在他(既:在顏回身上......)看到了(孔子)自己一樣。

孔子,和顏回,是同一時代的,有記載的兩位:邏輯學、“推理學”(←二者,為同義)的高手。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出自於《論語·述而7.11》)。←(孔子拿顏回和自己比)正此謂矣

孔子拿顏回和自己比,↑説明,兩人在才能、在天賦上,有:共性。惺惺相惜

↑道理,是↑這樣的。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説。”(←出自《論語·先進11.4》)。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出自論語·9.11》)孔子讚顏回,顏回“捧”孔子。在他們那個時代,兩人(既:孔子與顏回)在才華上,必定有相似、近似,相通的地方......

而,這個“地方”(既:孔子,與顏回,在才華、才上面,相通、相似的“點”......),也是真儒,和僞儒、非儒......的:分水嶺,了。

理,是↑這樣的。子曰:“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出自於《論語·子罕9.8》)。

“叩其兩端而竭”(出自同上),就是通過強大的“分析能力”、強大的推理”、“推導能力”(←此三者,為同義)......而最終‘得出結論’,以彌補“無知”的“空”。用高度,代替、代“寬度”。

↑這,就是孔子的:了不起。既:“以高代寬”,←這,就是:真儒們的,了不起了。

道理是↑這樣的。----作者:李宗奇 辛丑年 三月十六 於自家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