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設計成品的框架

先設計成品的框架

很多朋友讀了前兩篇文章之後,可能會覺得:我有一個想法, 那我就應該立刻去行動,別多想。

但其實不是。在行動之前,有一個步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想象成品被做完之後是什麼樣子。

大到一個產品、項目,小到一篇文章,在開始之前,我一定會花大約10%的時間去思考:

  • 我把它做出來是爲了解決什麼問題?
  • 它的成品會由哪些部分組成?每一部分又大概包含什麼內容?
  • 在完成它的過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關鍵節點?

爲什麼呢?原因有二:

  • 1)設計成品的框架,可以爲你的行動指示方向,最大限度地減少在這個過程中的「無用功」。
  • 2)更重要的是:這個環節可以爲你的行動持續提供動力,讓你始終能夠充滿熱情地去把它完成。

2018 年,心理學家 Emmanuel Manalo 做了一個實驗。他讓131位參與者撰寫一篇論文,並讓實驗組在撰寫之前,先設計論文的整體框架和結構;對照組直接開始撰寫。並讓他們在不同進度時停下。

結果發現:先設計框架結構的參與者,普遍都會有更強的動力把論文完成 —— 即使他們的進度比起別人要落後。

原因在於:當我們事先想象好成品的樣子時,我們就從「去搭建一個整體」變成了「去填充這個框架」。在後者的情境下,我們更容易觀察到「我們距離完成還有多少」。這種「缺失」就會使得這個項目一直停留在我們心中,驅使着我們儘快去把它完成。

這就是對「契可尼效應」的正向應用:通過讓成品保持「未完成」,來提高我們去填充它的動力。

因此,「想象成品被完成的樣子」跟「最終實際的樣子」其實不一定非要一致。你在「填充框架」的過程中,發現框架存在許多不足,進行調整,乃至於跟最開始的想法大相徑庭,也沒有問題。
它最大的作用在於:爲你的行動持續提供動力,讓你始終保持「追趕」的狀態。

實際上,我很多文章也是這樣來的:在寫作之前,我會先用幾個關鍵詞對整體進行構思 —— 我從來不做大綱,因爲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壓根就不會按照大綱走 —— 而是先列好一條邏輯線:

  • 爲什麼我能得出這麼一個結論,
  • 原因是什麼,
  • 主要影響因素是什麼,
  • 支撐是什麼。等等。

然後,按照這條邏輯線去查閱資料、補充案例、填充內容,把它作爲「主幹」,讓文章的枝節變得更加繁盛、豐滿。

在這個過程中,詳略、主次完全有可能發生改變,乃至最終連主題都有所不同,但這沒有關係。只要最核心的邏輯線沒有偏離,文章的內核就是站得住腳的。

所以,一個建議就是:

  • 在開始行動之前,先劃定一段時間(比如我就是大約10%),對成品的樣子進行構思。
  • 時間到了,不論是否完善,先以這個框架爲依據,開始行動。
  • 在行動中,再結合實際的感受和反饋,對框架進行調整。一邊微調,一邊填充。

另一個有趣的技巧是「海明威效應」,原理也是共通的:如果一項任務需要持續行動,那麼不妨在行動慾望最旺盛、非常清楚「接下來要做什麼」的時候,停下來,告一段落,稍作休息。

爲什麼?因爲在這個情境下,當你繼續之前的工作時,你才能夠最大限度減少「進入狀態」的時間,一氣呵成地開始行動。

<<< L先生說 學習筆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