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調休”?

自從我開始關注網絡社交媒體以來,除去某些不適合隨意評說的話題之外,我似乎沒有從來沒有見到我能夠看到的每一個類型的網友能夠在某一個話題上保持高度一致。

今年的五一勞動節假期的安排似乎是第一個例外。

只要是我能夠注意到的人,幾乎都在表達同一個觀點:反對“調休”,反對強行拼湊出所謂的“長假”。

似乎沒有什麼人明確地表達相反的觀點。


在我看來,這其中的道理根本不難理解。

“調休”的字面意思,就是調整休息日,就是把本來應該休息的時間調整到其他的時間。即便是小學生,也肯定能夠明白。

在我國,所謂的長假都是由少數的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多數的雙休日拼合而成的。所謂的“三天假期”,是一個法定節假日和一個雙休日;所謂的“五天假期”,是一個法定節假日和兩個雙休日;所謂的“七天假期”,自然就是三個法定節假日和兩個雙休日。

也就是說,在所謂的長假之中,大部分都是每個人本來就擁有,也應當擁有的雙休日。在一年之中,即便是最長的十一國慶節假期,實際多出來的休息日也只是三天的法定節假日。其餘的所謂“三天假期”,只不過是把一天假日和一個雙休日加在一起而已。

結論就是:通過“調休”強行拼湊出來的所謂“長假”,其實在某種意義上是把每個人原本已經擁有的東西也算作國家或者政府給予的福利。

這會導致大多數不那麼容易被忽悠的人感到不滿。尤其是在某些人還覺得這樣的事和做這樣的事的人都應該被感恩戴德的時候。


而且,與“調休”相對應的,是連續上班或者上學。

原有的休息日被調整到其他日子,就會有原有的工作日被調整過來。

拼湊“三天假期”或者“五天假期”的後果,是製造出連續六天的工作日;拼湊“七天假期”,更是有可能製造出連續八天的工作日。

在我小的時候,無論是先連續上八天的課再休息,還是先休息再連續上八天的課,都無法抵消連續上八天課的那段時間的疲憊感。

開始工作之後,更是如此。

有人和我說過,人體有高潮期和低潮期。連續工作或者上學六天,甚至八天,幾乎沒有辦法避開基本必然會到來的低潮期。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效率都會大打折扣。

更何況,如今,大多數還算不錯的學校的學生的學習壓力很有可能比我上小學、上中學時要大,大多數普通工作的從業者所面臨的工作壓力也很有可能比十幾年前更大。

至少,在十幾年前,或者幾年前,還沒有什麼人把“996工作制”和“階層固化”掛在嘴邊,還沒有多少人天天把肉眼可見的焦慮掛在臉上。更沒有什麼人天天談論這些名詞、這一類的話題。

在更大的壓力和焦慮之下連續工作或者學習六天,甚至是八天,肯定會帶給大多數人非常不好的體驗。這種不好的體驗甚至還是長時間休息都難以消除的。

根據我自己的親身體驗,餓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哪怕喫得再多、再美味,胃也不會感到舒服。

人的身體,是有它運行的規律的。無論是單獨的某個器官,還是整個身體,都是如此。它很難立刻被外力修改,哪怕是再強大的外力。它也很難完全適應足以對它造成損害的東西。


我相信,沒有多少人會對高度一致、高度整齊劃一的輿論視而不見。

大多數正常的人都能夠意識到的問題,基本就是真正需要解決或調整的問題。


2021.4.2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