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孫子兵法· 計篇》(5)

【原文】

將者,智、信、仁、勇、嚴(1)也。法者,曲制(2)、官道(3)、主用(4)也。

【註釋】

(1)智、信、仁、勇、嚴:智,智謀才能;信,賞罰有信;仁,愛撫士卒;勇,勇敢果斷;嚴,軍紀嚴明。此句是孫子提出作爲優秀將帥所必須具備的五德。

(2)曲制:有關軍隊的組織、編制、通信聯絡等具體制度。

(3)官道:指各級將吏的管理制度。

(4)主用:指各類軍需物資的後勤保障制度。主,掌理、主管;用,物資費用。

【譯文】

所謂將領,就是說將帥要足智多謀,賞罰有信,愛撫部屬,勇敢堅毅,樹立威嚴。所謂法制,就是指軍隊組織體制的建設,各級將吏的管理,軍需物資的掌管。

【詳解】

“智”:衡量天下大勢,謀計於廟堂,變通於戰場,都要靠智。

智、信、仁、勇、嚴,孫子爲什麼把“智”排在了第一位,而“勇”則屈居第四。孫子是強調智將而非勇將。因爲孫子的價值觀,是先勝後戰,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首先是強調用智。

 “信”:就是賞罰分明。信,則民心民力可用。不信,則民心民力皆不可用。

 秦滅六國,就靠一個“信”字。商鞅變法,就是從立信開始,所謂立木取信,在都城南門豎一根木頭,貼一張告示,誰把這根木頭背到北門,賞十兩金子。沒人信。提到五十兩!有人試一試,真得了五十兩黃金。從此政府說啥,人民都信。

從睡虎地出土的秦簡來看,秦國對賞罰規定的非常詳細,每個人都非常清楚,犯什麼錯受什麼刑,立什麼功受什麼賞,具有極強的操作性。

 “仁”:杜牧註解說:“仁者,愛人憫物,知勤勞也。”

仁,就是愛兵如子。古代名將吳起有個著名的故事:一個士兵腳上長瘡化膿了,吳起埋下頭就去用嘴給他吸。士兵的母親聽說後大哭。有人問:“將軍對你兒子那麼好,你哭什麼呀?”母親回答說:“當初我丈夫就是腳上長瘡,吳將軍用嘴給他吸,他就感動戰死了。現在我兒子肯定也不要命了呀!”

仁,要愛人,還要憫物。愛惜公物也是仁,用什麼東西不愛惜,隨意浪費,也是不仁。

仁,還要勤勞。申包胥說:“不仁,則不能與三軍共飢勞之殃。” 領導者不能跟大家同吃同住同勞動,也是不仁。

“勇”,首先是敢於決斷,其次是勇往直前。兵家說某人“好謀無斷”,老是在謀劃,就是決斷不了,爲什麼?沒有勇!

勇,還體現在犧牲精神,向死而生。雖然我們的立意是先勝而後戰,但世上從來沒有百分百必勝之事,沒有勇,就做不成事。

“嚴”:杜牧註解說:“嚴者,以威刑肅三軍也。”  

古來名將一出兵就老是找碴兒殺人立威,殺一儆百。怎麼才能達到這個效果?最好是殺那些“有靠山”“有背景”的人。孫子殺吳王寵妃,司馬穰苴殺皇上親信莊賈,都是這個套路。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法”,這裏不能片面地理解爲軍法,而主要說的是管理之法,是對“曲制、官道、主用” 的綜合管理。

“曲制”是組織架構、部隊編制、指揮系統。

“官道”是人事制度。

“主用”是物資管理和財務制度。



說明:最近我寫的歷史文章,幾乎都被鎖文,沒有辦法,只好暫停一段。爲了消磨時光,我把六年前寫的讀書筆記翻出來,重溫一下。當時對《孫子兵法》的學習思考還很淺薄,現在先複習,找機會再寫深入的體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