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真的是由「用眼過度」造成的嗎?

你戴眼鏡嗎?

我自己是戴的,不過僅限於用電腦的場合,減輕疲勞,以及出席一些比較重要的活動。平時基本不戴,也不會影響生活。

但哪怕如此,我也真切感受到:戴眼鏡真的挺麻煩的。累,戴久了會頭痛,還不方便。

可怕的是,這十幾年來,近視率(尤其是青少年的近視)正在全球各地猛增。

據新華社的報道,2018 年,全國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爲 53.6%,人口超過 1 億人。其中,中、小學生近視率分別高達 71.6% 和 36%。

而根據 Nature 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國目前有 90% 的青少年和年輕人有程度不等的近視 —— 這個數據就很可怕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近視,和近視率逐年來的猛增呢?

傳統觀念是「用眼過度」。你一定還會記得,小時候,學校和家庭三令五申,要求我們保持和書本的距離,看書的時間不要過長,不要在光線昏暗的地方看書……諸如此類。

但是,你一定也遇到過這樣的「別人家的孩子」:他們似乎不把這些禁令放在心上,該怎麼看書就怎麼看,甚至在被窩裏打着手電看(比如我,捂臉) —— 但他們的視力,好像比起大多數人還要更好一些?

這是因爲,近視,跟「用眼過度」,其實並沒有太大關係。

實際上,上個世紀的國際學術界,對近視成因最關注的是什麼呢?遺傳。

1960 年代,一系列實驗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基因相同的同卵雙胞胎,比基因不同的異卵雙胞胎,同時出現近視的可能性顯著更高。這就說明,基因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近視。

通過對 25 萬名成年人的基因收集,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 161 個點位,可能跟近視有關。根據統計數據分析,帶有這些基因點位的人,近視的風險是其他人的 10 倍以上。

但基因決定的是先天的「傾向性」,一定存在着某些後天環境因素,使這些人的「傾向性」變成近視。那麼,這些因素是什麼呢?

實際上,針對傳統的「用眼過度」觀點,科學家們做了非常多的實驗。但結果表明: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用眼過度跟近視存在相關性。

反而,21 世紀初,一個新的因素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光照。

2007 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跟蹤了 500 名視力正常的兒童,並記錄他們每一天的生活。5 年後,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患上了近視。

剔除所有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唯一跟近視高度相關的因素,是這些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也得出了一樣的成果。通過對 4000 名兒童的跟蹤和研究,他們發現:戶外活動時間越少的孩子,患上近視的可能性越高。

甚至,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哪怕孩子在戶外什麼也不幹,只是躺在樹蔭下看書,不參與任何體育活動,他們的視力也會比同齡人更好。

那麼,這裏面就只剩下一個因素了:戶外的光照強度。

爲什麼光照能夠提高視力呢?

一個最前沿的假設是:光照會刺激視網膜中多巴胺的釋放,它會阻礙眼軸的伸長 —— 而眼軸伸長正是近視的核心原因。

這一假設在動物實驗中得到了廣泛的支撐。通過改變光照強度,科學家們發現:
1)光照強度更強的環境裏,動物出現視力衰退的現象顯著更低;
2)當環境中含藍光更多時,動物的視力更不容易下降。

爲什麼是藍光呢?原因也很簡單:太陽光中含有較高的藍光。因此,對機體來說,藍光實質上是「白天」的象徵,它會刺激機體保持清醒。

你一定也看出來了:這正是「睡前儘量減少藍光照射」的依據。

而視網膜多巴胺的分泌,本質上,是眼睛生長過程中的一種晝夜節律。它會告訴眼睛:該按照什麼樣的節奏生長髮育。

但如今,長時間待在屋內昏暗的環境,直接後果就是:眼睛的晝夜節律被打破,眼球的發育開始變得「混亂」起來。

畢竟:人類學會造出一個小房子,把自己關在裏面,是最近幾百年纔出現的事情。而在此之前,人類在自然界中生存,已經經歷了上百萬年。

這纔是導致近視出現的罪魁禍首。

那麼,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很遺憾的是,眼睛的生長髮育,直到 20 歲左右就基本定型了。所以,對於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如果你已經近視,那是基本沒有方法可以「逆轉」的 —— 每天到屋外曬太陽也沒用。只能平時儘量保護視力,減少用眼帶來的疲勞。

唯一的方法是手術。現在有激光切割和晶體植入,但這一技術仍在發展中,時間尚短,可能存在一些風險,需要謹慎。

但如果你有孩子,或者打算生孩子的話,一個強烈的建議是:一定要讓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

澳大利亞的研究團隊建議:兒童每天在 1 萬勒克斯的光照下,待 3 個小時,對預防近視是最有效的。1 萬勒克斯是多少呢?差不多是在陽光明媚的大晴天,站在樹蔭下,戴着太陽鏡,眼睛所接收到的水平。

而相比之下:待在教室裏或辦公室,完全依靠燈光照明,那差不多隻有 500 勒克斯。差距天差地別。

但並非一定要待足 3 小時。中山大學一項爲期三年的研究表明:每天讓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40 分鐘,可以把近視的風險降低 23%。

那麼,一個問題就自然浮現出來:如果實在沒辦法保持足夠的戶外時間,用玻璃行不行?

答案是可行的,但本質上,還是要看能否接收到足夠的自然光 —— 面積太大、玻璃太少、對光線阻擋太高、時間太短,這些,都會影響眼球的發育節律。

有研究人員正在國內推行「玻璃教室」,也許會更適合中國的國情。

總而言之,重申一句:如果你有孩子的話,7 - 14 歲是眼球發育的重要時期,務必請讓孩子每天保持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接收更多的自然光,保持良好的晝夜節律。最好是每天 1 小時以上。

希望以後的每個孩子,都能夠不戴着沉重的眼鏡生活。

<<< L先生說 學習筆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