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真的是由「用眼过度」造成的吗?

你戴眼镜吗?

我自己是戴的,不过仅限于用电脑的场合,减轻疲劳,以及出席一些比较重要的活动。平时基本不戴,也不会影响生活。

但哪怕如此,我也真切感受到:戴眼镜真的挺麻烦的。累,戴久了会头痛,还不方便。

可怕的是,这十几年来,近视率(尤其是青少年的近视)正在全球各地猛增。

据新华社的报道,2018 年,全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3.6%,人口超过 1 亿人。其中,中、小学生近视率分别高达 71.6% 和 36%。

而根据 Nature 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国目前有 90% 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有程度不等的近视 —— 这个数据就很可怕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近视,和近视率逐年来的猛增呢?

传统观念是「用眼过度」。你一定还会记得,小时候,学校和家庭三令五申,要求我们保持和书本的距离,看书的时间不要过长,不要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书……诸如此类。

但是,你一定也遇到过这样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似乎不把这些禁令放在心上,该怎么看书就怎么看,甚至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比如我,捂脸) —— 但他们的视力,好像比起大多数人还要更好一些?

这是因为,近视,跟「用眼过度」,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

实际上,上个世纪的国际学术界,对近视成因最关注的是什么呢?遗传。

1960 年代,一系列实验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基因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比基因不同的异卵双胞胎,同时出现近视的可能性显著更高。这就说明,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近视。

通过对 25 万名成年人的基因收集,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 161 个点位,可能跟近视有关。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带有这些基因点位的人,近视的风险是其他人的 10 倍以上。

但基因决定的是先天的「倾向性」,一定存在着某些后天环境因素,使这些人的「倾向性」变成近视。那么,这些因素是什么呢?

实际上,针对传统的「用眼过度」观点,科学家们做了非常多的实验。但结果表明: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用眼过度跟近视存在相关性。

反而,21 世纪初,一个新的因素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光照。

2007 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跟踪了 500 名视力正常的儿童,并记录他们每一天的生活。5 年后,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患上了近视。

剔除所有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唯一跟近视高度相关的因素,是这些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也得出了一样的成果。通过对 4000 名儿童的跟踪和研究,他们发现:户外活动时间越少的孩子,患上近视的可能性越高。

甚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哪怕孩子在户外什么也不干,只是躺在树荫下看书,不参与任何体育活动,他们的视力也会比同龄人更好。

那么,这里面就只剩下一个因素了:户外的光照强度。

为什么光照能够提高视力呢?

一个最前沿的假设是:光照会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释放,它会阻碍眼轴的伸长 —— 而眼轴伸长正是近视的核心原因。

这一假设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撑。通过改变光照强度,科学家们发现:
1)光照强度更强的环境里,动物出现视力衰退的现象显著更低;
2)当环境中含蓝光更多时,动物的视力更不容易下降。

为什么是蓝光呢?原因也很简单:太阳光中含有较高的蓝光。因此,对机体来说,蓝光实质上是「白天」的象征,它会刺激机体保持清醒。

你一定也看出来了:这正是「睡前尽量减少蓝光照射」的依据。

而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本质上,是眼睛生长过程中的一种昼夜节律。它会告诉眼睛:该按照什么样的节奏生长发育。

但如今,长时间待在屋内昏暗的环境,直接后果就是:眼睛的昼夜节律被打破,眼球的发育开始变得「混乱」起来。

毕竟:人类学会造出一个小房子,把自己关在里面,是最近几百年才出现的事情。而在此之前,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已经经历了上百万年。

这才是导致近视出现的罪魁祸首。

那么,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很遗憾的是,眼睛的生长发育,直到 20 岁左右就基本定型了。所以,对于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如果你已经近视,那是基本没有方法可以「逆转」的 —— 每天到屋外晒太阳也没用。只能平时尽量保护视力,减少用眼带来的疲劳。

唯一的方法是手术。现在有激光切割和晶体植入,但这一技术仍在发展中,时间尚短,可能存在一些风险,需要谨慎。

但如果你有孩子,或者打算生孩子的话,一个强烈的建议是:一定要让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

澳大利亚的研究团队建议:儿童每天在 1 万勒克斯的光照下,待 3 个小时,对预防近视是最有效的。1 万勒克斯是多少呢?差不多是在阳光明媚的大晴天,站在树荫下,戴着太阳镜,眼睛所接收到的水平。

而相比之下:待在教室里或办公室,完全依靠灯光照明,那差不多只有 500 勒克斯。差距天差地别。

但并非一定要待足 3 小时。中山大学一项为期三年的研究表明:每天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40 分钟,可以把近视的风险降低 23%。

那么,一个问题就自然浮现出来:如果实在没办法保持足够的户外时间,用玻璃行不行?

答案是可行的,但本质上,还是要看能否接收到足够的自然光 —— 面积太大、玻璃太少、对光线阻挡太高、时间太短,这些,都会影响眼球的发育节律。

有研究人员正在国内推行「玻璃教室」,也许会更适合中国的国情。

总而言之,重申一句:如果你有孩子的话,7 - 14 岁是眼球发育的重要时期,务必请让孩子每天保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接收更多的自然光,保持良好的昼夜节律。最好是每天 1 小时以上。

希望以后的每个孩子,都能够不戴着沉重的眼镜生活。

<<< L先生说 学习笔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