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维度的系统思维

所谓的维度,在狭义角度来看,我们将其定义为时空座标系座标的数量,比如说有x和y座标,那就是二维;如果有z座标,就是三维。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维度指的是允许某种东西自由变化的范围,每多一个维度,这个事物就可以在全新的范围上进行变化。

不断升维的能力,其实是一种艺术。面对任何生产环节,都去尝试思考进入更高维度,不仅仅可以带来自我突破,更能产生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

当理解维度之后,我们基本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如何刻意练习系统思维了。

1、首先,基础方法就是将一切都用系统思维来理解。

既然一切可以当作整体都是系统,那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问问自己:“这个对象是否可以当作系统来思考呢?如果可以要如何思考呢?能够将哪些原理应用上去呢?”

这两天有人说我,为什么我谈什么都是张嘴闭嘴说系统,我是不是很狭隘、很无趣,只会谈些别人听不懂的东西?其实,我也是在刻意练习,尝试着看看是否可以用这种思维方式构建一个稳定的解释系统,来帮我解释遇到的各种事情,并且还可以比一般人拥有更高维度的视野来看待。

2、其次,高级的方法就是刻意训练维度感并增加思考维度。

所谓的维度感,就是尝试着使用白箱视角去打开系统。

常用的方法有两个:

  • 第一个办法是:任务切分。

使用多层次系统解决大型问题,通过把大型问题不断细化成小问题,来进行训练,这个方法在《跃迁》第四章的控制点部分有具体案例。

  • 第二个办法是时间切分。

制定中长期目标并确保实现,所谓中长期,指的至少是年度目标,通过年月周日的方式进行多维度分解,来帮助自己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获得对不同维度的认识。

这两种方法都是属于短期不见效,但是长期训练极具竞争力的方式,切记慢就是快!

对于“增加思考维度”的训练,方法就非常多了,但是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要评价!思维能力训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表达情感、评价是非曲直,而是逻辑。所谓逻辑,简单来说就是前后两条推理之间必须要有因果关系,而不是通过感受得到的结论。评价他人是最简单的,没有比张嘴提出善恶、美丑、曲直、长短更简单的事情了,可是,那不是思考。

所以,增加思考维度的训练,其实是允许不同的观点、立场同时存在于自己头脑中,自己只是客观描述,而不做价值判断的一种训练方式。因此,可以选择多跟高于自己的人交流、听到不同的观点、不断降低获得信息的重叠度等方式,来帮助自己处于冲突的观点中,而不是因为自己知道某一个观点就要显摆,遇到不同观点冲突导致认知紧张就要随便给出自己的立场。

刻意练习,就是一种有目的的训练,上面的方法可以多尝试、多验证,有一天(之后)突然通过一个拐点,获得一种打通感,就会有一个全新世界为你打开。

3、系统思维

Point 1:世界是个复杂系统,千万不要用单因果、线性思维去思考世界,比如说问题出现的原因“不就是”某某某某,这种句式会把你深深锁死在幼稚和无能之中。

问题因果关系不明确、不清晰、不直接,这就是绝大多数问题的现实,更多使用自组织系统的4个启发来理解世界,会让自己看得更清楚。

Point 2:做多是个坑。

系统内生动力会让自己呈现递弱代偿的状态,我们会努力想要“做多”来解决问题(比如某一个文件夹很常用,但是层次很深,每次打开很麻烦,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绝大多数人是希望在桌面上增加一个快捷方式,这就是做多)。做多是一个深坑,繁花似锦的深坑,越做多越可怕。

Point 3:做事情要先思考、再抓重点。

很多人做事情首先考虑是自己有没有资源,然后就开始做,但是,在自组织系统的角度来看,首先必须找到系统的结构,然后根据结构找到可以以一带多的重点/抓手,把所有力量聚焦在抓手上,可以做少得多。

Point 4:标准>数量、质量>范围。

这个推论稍微有点复杂:如果用白箱视角来看待系统的话,你可以一层层地把系统打开;如果你要做到“边界之外、平面之上”,要每次做事都要在能力边界之外多做一点。

根据这两条假设,你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做事情要将范围缩小到自己能力范围,尽可能把标准提升,把白箱层次做深,因为越是具有深层次的白箱视角,越能理解系统的结构,而对结构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是可以迁移的,可以迁移到其他系统的建设上。这条的结论是:做事情要做少、但是要提高标准,少就是多,你设定的标准决定着你的人生。

Point 5:尽可能干掉自己的傲慢。

杀死我们的永远不是弱小和无知,而是傲慢,你在一条无限长的直线上,在任何一点你看向两边,都是正无穷和负无穷,也就是说,无论你多厉害或者多悲催,总有比你牛逼到要死的人和蠢得要死的人(这个隐喻来自Scalers)。这说明一定要去掉鄙视,从鄙视链中解脱出来。站在系统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被压缩在三维空间里,但是你并不知道别人的思维是几维的,很有可能对方是高维的,但是投射到三维空间就会显得非常蠢,你千万不要笑话或者看不起对方,越是懂系统,越能明白不要鄙视的重要性。送你一个成语:大智若愚,你如果笑话了那些看上去愚的人,却有一天被碾压了怎么办?还不如扎实做好自己的事情。

Point 6:耐心等待一记好球。

既然我们的世界是复杂系统,那就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一个输入之后,输出要很久之后才会产生,也就是所谓的延时反馈。那么,你要充分寻找自组织系统的自适应规则,也就是复杂背后极简的规律,做几个关键的长周期的行动,耐心等待系统的改变。

<<<《易仁永澄·公众号》学习笔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