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其实我很爱你

母亲节近在咫尺,而母亲却病倒了。大姐来电安慰我:别担心,人老了身体各个器官都会逐渐衰弱,天意不可违,慢慢调养吧。

听闻,心跳得厉害,唯恐母亲会有什么闪失。平静以后,才感到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母亲那笨拙的身体、唠叨的样子,一股脑的萦绕在我面前,令我难以控制感情的闸门,闭上眼睛任泪水不断滑落。

豁然发觉,自己是有愧于母亲的。而母亲,一直蒙在鼓里,总认为她在我心中的位置是无人能够撼动的。其实,多年来,在我心中,父爱始终超越母爱,就连大姐对我的爱也在无形中超越了母爱。多年来,我把大姐当成我的最爱,她代替了父母亲的身份,我对她的爱,远远超过对母亲的爱。父亲在世的时候,当我们几个儿女对父亲的爱稍微表现的明显点,母亲就会不乐意,不仅仅是吃醋那么简单,紧接着就是哭泣,那一刻,我们只有倒过来哄她,却不感到母亲是委屈的。

父亲对我们的爱体现在细心。不管多苦,都不会对我们说出来,怕影响了我们的学业。而与父亲一同吃苦的母亲,反而唠叨不停,是要儿女们理解她的不易。在生活极为困难的时代,母亲坚持不住,劝说父亲,让大姐、二姐都不要读书,遭到父亲坚决反对。母亲的做法,符合那个时代的现状。从小被宠爱的母亲,没有受过什么苦,嫁给父亲后,过着与娘家天壤之别的生活,对她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不易。母亲嫁过来没几个月,奶奶就让父母独立门户,从此各过各的日子,可以说是断了往来。回忆起来,母亲永远理解不透奶奶的言行,而父亲,则是满肚子的苦水,难以言表。

母亲带着与娘家难以割舍的情结,与父亲一起支撑起自己的小家。母亲对待舅舅家的孩子十分疼爱,特别是对待大表姐,远远超过对待我们兄妹几个。事实上后来没感觉有什么用处的,只是母亲怎么会承认呢。

上次回家看望母亲,陪她体检回到妹妹家时,她突然说了一句:“你大表姐好久没给我打电话了。”我不敢转脸看她,怕看到她失望的眼神,只是接了一句:“都忙,等闲下来,就会来看您的。”“是的,他们都在外地打工,不容易。”母亲终于释然。

而我,似乎觉得,母亲是否已经心里有了答案,却又不愿意把它公布于众?不得而知。可我内心,宁愿母亲永远不要揭晓,因为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说破了,反而影响母亲的心情。

母亲一生中苦乐参半。前半生为了家庭不辞劳苦,节衣缩食跟着父亲一同把孩子培养成人,来自旁人的不解乃至不屑,母亲当然是难以消化的。父亲的解释无形中会使得母亲更加厌烦,觉得父亲是个另类:太要强!父亲年轻时脾气很火爆,母亲难免吃了不少苦头,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母亲只有对着她娘家家的方向望而兴叹。村后的那条河岸边就成了母亲怄气后逗留的最佳场所。舅舅家村庄东头也有一条大河,和我家后面那条河几乎一样的大小,都是流向淡水湖的一条不可或缺的支流。想来母亲望着河水,一定会想起她家乡的那条河,更会想起疼她爱她的外婆和舅舅(外公在母亲刚出生不久就被日本鬼子杀害了)。父亲的不理解,奶奶的异样对待,孩子们一个接一个要吃要喝,母亲当时的绝望,现在想来,几乎到了绝望地步。

母亲年轻时很俊俏,只是我们很难从她现在的容颜推断出来。不过,二姐的美足以证明母亲年轻的容貌绝对惊艳,母亲说二姐还没有完全遗传她的基因。那个时代,都是秉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什么自由恋爱之说,如果说爱情,也只是婚后的相濡以沐,时间长了却演变成亲情。所以,母亲从未谈起她对父亲的感情,父亲走了八年的今天,母亲也从未表现出对父亲的思念,大姐说,父母年轻时吵架多了,感情也没了。

从小我就羡慕别人家的母亲。每每在外受了委屈,我诉苦的对象是父亲,而不是母亲。开始读书了,我的调皮捣蛋耽误了学业,母亲就会怂恿父亲打我,当父亲拿起绳子把我捆好吊打时,母亲又会肯求父亲放手,可惜父亲的怒火已被点燃,偶尔父亲也控制不住情绪对母亲发火。也就是说,火是母亲点的,自己却泼不灭,甚至会引火烧身,自顾不暇。时间久了,我就对母亲有点不满。因为我深知,父亲最宠爱的是我。

母亲很疼爱哥哥,在那个时代,哥哥的到来,终于让父母悬着的心落了地,不用担心无人传宗接代了。

有时候,我也在深深的自责,怪罪自己不理解父母的苦衷,不能原谅父母的不完美。就如我,现在有了两个女儿,我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最疼哪一个。

每年的母亲节,微信朋友圈,畅谈母爱的文章铺天盖地。而我,也想写几段母爱的篇幅来,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仍旧写不出只言片语。但,母亲一定很爱孩子的。其实,我忽略了一个大问题:若不是母亲在后方支援,又如何能体现出父亲的伟大!想来,母亲是无私的,她给予的母爱虽是无声,却胜似有声!

父亲离开后,大姐考虑到母亲的家族心脏病史,担心母亲也会惨遭不测,提前给母亲做了心脏造影并做了支架手术,使得母亲平稳渡过了家族心脏病发作年龄的危险期。母亲经常给我说:这个家,你大姐是最受累的。我笑而不语,只是点头表示认可,内心却波澜起伏:母亲大抵懂得心疼大姐了。

老年的母亲倒是明显疼爱孩子们,尤其担心我的生活起居,经常劝我少喝酒、多休息等。母亲时常和我说:人一辈子很短,不要在意那么多,只要身体好,孩子们好,就够了,当官有什么好,稍不留神,就毁了几代人。因为发生在母亲身边的事很多,她第一时间就是想到罪犯们的父母如何熬过晚年,他们的儿女们怎么活等。母亲的善良,绝非三言两语就能描述详尽的。

母亲倒是担心到我的传宗接代问题来。细思量,这不是小事,老话说的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果真如此,我的确不孝,只生了两个女儿,且小女儿是计划外生育,我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母亲不知从哪里得到偏方,抓药给妻子服用,只是劳而无获,结果白白忙活了一段时日,除了肚子多了几斤赘肉外,妻子毫无其他反应。母亲没有就此罢休,仍然不辞劳苦,托人找了看风水的“先生”,在老家宅子上加盖院子及房子,事先并没有给我说明原因。后来,根本就没有儿子出现,母亲彻底失望了,对着我说:你们几个,就你没有儿子了。

而我这些年总觉得亏欠母亲,无论从精神还是物质,都没有尽到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最大的孝顺是陪伴,可是偏偏在父亲生病前夕,我举家搬迁异地,从此与家乡渐行渐远。落下母亲一人在妹妹家,虽然母亲也是其乐融融,但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不时惦记着我,在她几个儿女中,当下只有我过得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如意。而我,也会在飘雨的日子里,隔着窗户眺望北方,想着母亲寂寞的眼神,更会想着孤坟里的父亲。寒风雪飘,我更会担心母亲会一不小心滑倒,又会担心在雪化了的时候,母亲由于道路泥泞,难以出门与老友们打牌------

想来,我还是不孝的,尽管我不时牵挂着母亲。

母亲七十七大寿那天,嘴里一直说着过寿是浪费,瞎折腾等,但想来内心深处一定是非常快乐的,满屋里都是她的子孙,不高兴才怪呢!上次回家,我给母亲说,:“妈,等您八十岁时,咱们回老家过寿,好吗?”

“我听说了,过寿就是折寿。”母亲听后放下筷子,“再说,回家过寿,别人要是去了,这贺礼收还是不收?”

母亲的考虑还是周全的。按照农村的风俗,老人过寿可不是简单的儿女来庆祝,亲朋好友都会前来拜寿,若如此,绝非我的本意。

母亲经常羡慕别人家的老太太幸福,我们兄妹几个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安慰。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母亲同龄的亲戚、朋友中,母亲无疑是最幸福的。母亲的幸福还来自孙辈。她的外孙、外孙女们都相当懂事,对待他们的外婆,方方面面都比我们做儿女的还到位。这次母亲病了,大外甥听闻后,果断退掉早已订下的高铁票,要从北京回来陪护外婆。最后在母亲的再三劝说下,并告诉他只是得了老年人的小病,不必大惊小怪,劳师动众的,同时从视频中看到外婆状态很好,这才带着一颗不安的心,踏上了旅途。想起父亲住院期间,大外甥、二外甥都从学校回来,轮流陪护了好几日。病榻上的父亲却很生气,生怕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业。

母亲老了,老的令我不敢再去跟她做任何问题的辩解,唯恐会惹她不开心。每每陪她唠嗑,听着听着不油然地会潸然泪下。我知道,母亲有一天会离开我们,那时候,我们几个做儿女共同拥有的家也随之土崩瓦解。

我还是心急火燎地回家。而母亲刚好出院,一切平安如昨。母亲怪我往返太勤,我如获至宝般听着她的“教训”,心里一阵暖流-----

望着厨房里佝偻的母亲,一边给我做饭,一边安慰着我。告诫我注意身体,健康快乐就好。我坐在妹妹家饭桌旁的椅子上,泪水又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我在想,其实我们几个做儿女的是不是都犯了同一个错误:把父爱和母爱进行比较,来划分亲疏?

果真如此,我们都难以饶恕各自的无知。其实,母亲老年,大姐给予母亲的爱最大,妹妹虽不及大姐耐心。但被我们忽略的,妹妹十八年的陪伴给母亲带来的快乐,恰恰是最好的孝顺。写到这里,我倒感觉到自己有点对不住妹妹了,父母多年来都是住在她家,虽说为她带孩子,照料家务,但父母终归没有感到孤单,相反,全家的喜悦气氛给予父母的幸福又岂是几个文字能描述的。

想对母亲说的很多,一时不知从哪里开始,又在哪里落笔。就这样,想到哪里,随手就在键盘上敲打几下,算是留着记忆吧。虽零散杂乱,对于将来的我,定是不可多得的回忆。

窗外的风依然呼呼地刮着,尽管没有上次南通十四级大风那样猛烈,但“飕飕”声,还是把我本已稀疏的头发吹的四处乱飞,大脑也被吹得格外清醒:母亲一直深爱着我们,只是年少的我们没有读懂母爱。马不停蹄返乡,母亲看我的到来,心里一定是格外的欢喜。从家乡刚回住地,还没有来及给母亲保平安,母亲又掐准时间给我电话,问我到家否。我深深感悟到了亘古不变的道理:儿行千里母担忧。

关了窗户,开了灯,望着玻璃上反射的光线,我知道,其实我的内心很爱爱母亲,就如爱父亲一样,浓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