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要有儀式感

清明在即,天氣逐漸變得不盡人意起來:兩週內的週末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雨量,這無疑增加了上墳的難度(我們老家稱清明祭祖爲“上墳”)。

我的心不由得慌亂起來。週末帶着女兒們祭拜先人們的計劃就會落空。如果她們不去祭拜爺爺,終究是場遺憾,而我也會覺得缺少孩子們的清明祭拜缺少了儀式感。

《曆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民間流傳着“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諺語,清明一到,隨之氣溫升高,萬物復甦。抓住了清明這個“節令”,就抓住了春耕的大好時節。

隨着風俗的演變,緬懷先烈、祭奠先祖、告慰先人就成了清明節最顯著的特徵。據史料記載,晉文公爲紀念曾割肉以飼,寧被燒死也不願伴君的介子推,將其祭日定爲“清明節”,以彰其品質高潔。對於很多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清明節何嘗不是一場追溯自己精神源頭的尋根之旅。正如一句諺語所說:“再美的風景也趕不上回家的路”。每逢清明,不論相隔多遠,總要一家團聚,長輩帶上晚輩,一家老小虔誠恭敬地踏上清明祭掃之路,爲的是寄託哀思、追憶先人,給人們一個懷念與感恩的機會,一個在緬懷過程中珍惜當下的情懷錶達。

小時候不解清明的真諦。每逢清明前夕,家族裏就有人招呼着去給老祖宗(祖父的祖父)添墳,我也會屁顛屁顛地跟在後面,好像這種祭祖活動是觀看一場電影。大人們不住地用鐵鍬挖土,往老祖宗墳上甩去,最後用鐵鍬頭的背部使勁拍打着剛蓋上去的新土,看起帶着潮氣的泥土覆蓋在墳墓上,墳墓煥然一新,大人們這才席地而坐抽上一顆煙。吸完最後一口煙,開始點燃麥秸(他們說這是金條),然後再往火堆裏撒上幾片草紙,接着一一在墳前跪拜叩頭,最後纔會輪到我。其實大人們沒有人會在意我這個小屁孩。當時我內心裏如何想的,由於記憶都被歲月的長河衝的無影無蹤,是真的虔誠還是興奮,無從得知。不過這樣祭祖的場面伴隨着我到如今,因爲這樣的儀式感長大後再也沒見過。如今老祖宗的墳塋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裏,沒有幾個後輩會向那個方向看上一眼。而我,深刻的理解到,我們的祭祖是多麼的貧瘠!

清明文化本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或許爲了祭拜先祖需要驅車勞頓,花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這也無疑是一種家文化的弘揚,一種精神力量的傳承。思念先人,拂去墓碑上的塵埃,摘除四周的雜草,回憶長輩的教誨,這本就是一次心靈的洗滌、靈魂的昇華,在緬懷故人之時回望初心、祛除雜念,這樣的儀式感看似微不足道,尤其在經濟視角中顯得不那麼“理性”,卻對生而爲人有着特殊的影響。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引以爲豪。地廣物博,文化習俗千差萬別。看得多了,才知道老家的生活方式都是那樣,不單單是祭祖,就連春節都缺乏儀式感。插個小曲:我們那邊過年,只是在農曆的最後一天中午,圍在一起喫頓飯,飯後男人們出去打牌,女人們在家包餃子。直至正月十五,年宣告結束,期間有的家庭會安排男人接出嫁的女兒回家過上幾天,其它時間均以“喝酒賭博”爲主。記得小時候,到了正月十五的那天晚上,我們小孩子會拿着刷把(洗碗的工具,一般用高粱穗子紮在一起而成)跑到村後的麥地裏,點燃刷把,然後使勁地朝着天上扔,直到刷把燃盡,才感受到“年”的終結。如今想來,那也是一種儀式感。只是如今,空蕩蕩的農村早已沒了年味。

自懂事的那一刻起,清明祭祖我就成了主角。父親不是甩手掌櫃,而是因爲他瑣事繁多,也或許他想鍛鍊我的成長。對於先人們的身世,都是在清明祭祖中得知的。有些逝者,我未曾謀面,包括自己的祖父。在給曾祖父、曾祖母添墳的時候,我就會納悶:他們唯一當軍官的小兒子爲何不來家祭祖?祖母去世後,我已讀初中,只是我們祖孫兩代缺乏情感溝通,站在墳前,我也不知該說些什麼,只想着奶奶對我的虧欠。儘管如此,我依然會跪在她老人家的墳前,把額頭磕的盡是泥土。那會清明祭祖都是發生在早晨。祭祖不單單是證明這墳墓裏的誰誰有後代,而是隻有在祭祖結束後出嫁的女兒纔可以前來祭拜。

清明掃墓亦是紀念的一種形式。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爲華人的重要節日。不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清明節最基本的儀式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爲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瞭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歷史。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清明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爲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過清明節,比如越南、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教授程奇立表示,在傳統中國,祭祀祖先的禮儀甚至是高於婚禮的。《禮記》裏關於祭祀的章節有十幾篇,關於結婚的只有兩三篇。程奇立說,古代人之所以重視對祖先的祭拜,主要是讓整個家族成員瞭解家族的過去,也就是”我從哪裏來”,並且通過對祖先的敬畏產生家族的凝聚力、榮譽感。現在倡導家庭倫理的一個重要場合就是對祖先的祭拜,所以人們不能因爲時間和環境的推移,忽視和淡化祭拜。他認爲:“現在倡導家庭倫理的一個重要場合就是對祖先的祭拜,所以人們不能因爲時間和環境的推移,忽視和淡化祭拜”。

幾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氣中,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爲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這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續展開新的有機構成。

古代中國社會是靜態社會,而當代社會則是動態社會。現代人遠離家鄉、工作忙,清明回鄉掃墓受到地域、時間限制,可借鑑現代化的形式來取代原有的傳統方式。例如,在古代中國,孔子公祭等重要祭祀活動要用整豬、牛、羊作爲祭品,同時焚燒大量香火紙錢。如今,受環保意識影響,越來越多中國人選擇用敬獻鮮花代替焚燒香紙,網絡祭拜等新興“低碳方式也逐漸爲大衆所接受”。

家族有一個微信羣,起初建立的時候就是有讓大家有個家族意識,在重大節日可以在羣裏便捷式傳遞信息。只是自建立以來冷冷清清,只有發個紅包,纔會被秒搶。平時大家都無視羣的存在,就如早晨我發了一句讓大家在清明祭祖時候不要忘了去祭拜老祖宗,竟無一人迴應。雖然失落萬分,但不感到詫異,這種缺乏共同祖先的概念不是因我而成,而是我們當地的大氣候導致。這樣的冷漠意識無疑減少了凝聚力,缺少了歸屬感。是不是他們私下裏會認爲我在出風頭,甚至是守舊,無從得知。只是,面對家族這代及後代人的超前思想,我除了爲他們感到傷悲外,還能有什麼可說的呢?!想讓他們重塑傳統的祭祖儀式,想來只是癡人說夢罷了。

我似乎看到了若干年後,我的墳頭也將是雜草叢生,我賴以棲身的地方也不過是一堆黃土下的那個小盒子。想到此,我真的徹底忘卻了人世間的一切明爭和暗鬥,忘卻了人生中的一切煩惱和憂愁,忘卻了生活中的一切權勢和金錢,我把自己就當做是已經躺在地下又活過來的世外之人,站在遠處的山坡上笑看人生。我亦預感到,若干年後,我的女兒們(也包含我其他晚輩們)會在特殊的節日來到墳前祭拜,而再往後,他們的後代就會把我遺忘。我成了孤魂野鬼,隔壁墳上飄來的燃燒紙錢的熱氣及他們墳上的那一束束鮮花散發出的香氣都會成爲我的奢望。

我只是有感而發,來了省城十來年後,聽聞的風俗習慣大都是我在老家前所未聞的,深切地感到老家的一些風俗習慣是一種另類。一句話:缺少儀式感!比如清明上墳,一些在外務工人員,提前一兩個月開始添墳。等到清明時分,這些提前添了土的墳塋都會冒出許多叫不出名的青草來。就是清明時節回家添墳,也很少有聚集式的人羣出現。所以,每逢重大節日,我就會拿着其它地方的習俗對照老家的習氣,頓感自己需要提升傳統文化的認知,堅守一些不可或缺的儀式感。

恍惚間,我看到,清明前夕,大堂哥帶領着我們,捧着鮮花,肅穆地走向老祖宗的墳前,添土,放花,焚燒紙錢,而後齊刷刷地跪在墳前,虔誠的叩頭。起身滿眼是一簇簇人羣,都在各自的祖先墳前祭拜。四面八方的紙錢燃燒散發出的煙霧升騰到空中,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懷念的顏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