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

《老子》中的:“道”字,在我們儒學概念裏,叫:

儒學的:“性”=《老子》的:

道理是↑這樣的。我們儒學的:《老子》中

↑這,我詳細的說過。在《☲離卦真釋》----李宗奇(《☲離卦真釋》----李宗奇),與《過程就是意義,寫文章是我的道》(《過程就是意義,寫文章是我的道》),←↑這兩篇文章當中,都有提起過......

→這裏,不再重複。我們提因果,人們都想起。佛教,佛門中,總提:因果。實際上,“真理”(我認為)應該是具有:泛用性,的。

所以,我雖然提:因果,但我不屬於佛門中人

我提“因果”,但我是儒家的人

↑道理,是↑這樣的。我是儒家的人,但我在文章一開頭,引用了《老子》(既:道家)的話。

可實際要談的,確是可能被“誤解”為,是:“佛門專利”(所謂“專利”)的“因果”←概念。

↑很有趣,不是嗎?,←就是這麼穿插,滲透。“無孔不入”。

道理是↑這樣的。我談“因果”,←↑但我舉了個《老子》中的話。因為我覺,←↑→這麼講,會比較好。

↑道理是↑→這樣的。道(既:性)生一(←出自《老子》),“一”是:“陽”。

性(既:《老子》中的‘道’)生陽一(既:陽)生二(既:陰)

“二”是:“”。一陰一陽+“性”(既:《老子》中的)=萬物......

萬物,都是↑這麼來的。“萬物”,是:“果”。

(萬物)是:現象,(萬物)是你手邊的:書,筆,筆,杯,子、椅子,鍵盤......←↑這一切......(←既:“萬物”)的:因,是因為:一(既:陽)生二(既:陰)

若(一,既:陽)不生“(既:),若(既:陽)不生(既:),則無“”(既:萬......),無(既:萬......)就沒有這一切。

既:斷因。斷因,就是:(既:陽)不生“”(既:)。

(不生“二”)就是:獨一無二。

↑這,是:最重要的。真正的,正向的,華夏的的修行者,大抵,都是追求的:獨一無二。←這是:最重要的。

無二,←就是譲自己不再受到頭腦的約束,不再受到頭腦的約束,不是譲你“無所不為”、“爲所欲為”。不再受到頭腦的約束是譲你謹言慎行規規矩矩。不能因為頭腦的想法,而譲自己丟了理性,失了分寸......

↑這,就叫:無二,了。←道理是這樣的。

“無二”的修行,也是漸進的。想入非非,但不做不實施出來,僅僅是頭腦想一想,僅僅停留在‘想法’,的階段,不實施。←這是,無二修行的:最初階段

不實施之後,久而久之,連想都不想,喫飯喫飯,睡覺睡覺,←這是,無二修行的,後一階段不生二(既:,就是:沒有了“”(既:斷因)。

沒有“因”),自然,就:無(既:、既:萬物......)。

所以,談:因果,談“”(既:現象,既:萬物......),(我以為)是沒用的

因果,要談:不生二(既:,既:,←,纔是談因果的(我以為的):正路。

↑道理是↑→這樣的。無“”(既:,既:),就是:純陽,無“”(既:,既:),就是:守‘一’(:陽)。

‘守一’,是:最好的修行。

道理是這樣的。我不招啦,不造“因”啦,“果”了。

這所謂“世界”,跟我有什麼關係呢?

不造“因”了,我“生二(既:)”了;頭腦愛想什麼想什麼......我不實施出來,不做

怎麼着?一切,都叫做:是頭腦的產物。守一。

純陽。

----作者:李宗奇 辛丑年 四月十三 於自家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