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心理學對行爲主義的批評

1、人本主義主要批評行爲派過分強調實驗室的量化研究法,人本主義提倡對人的主觀內部經驗以及對人的本性的研究;

2、人本主義批評行爲派的環境決定論和行爲外塑論,認爲人具有自我意識、自我實現的能力;

3、人本主義批評行爲派過於“側重團體的平均作業成績”,而忽視了單獨的個案研究。

人本主義心理學與行爲主義的分歧在於:行爲主義強調的是心理學“科學”化的一面,而人本主義心理學則強調的是心理學“哲學”化的一面。或者也可以說,行爲主義強調的是心理學客觀性的一面,而人本主義心理學則強調的是心理學主觀性的一面。

有人甚至認爲,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一種新的更廣闊的科學哲學。

事實上,心理學從誕生之日起,就盡力想與哲學劃清界限,而向物理學、生物學等學科看齊,因此便走向了比較極端的一面,即重實驗、實證,而忽略了對人的主觀意識和內在價值的研究。然而,心理學實際上是非常需要哲學的,離開了哲學,心理學便失去了自己獨特的魅力。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出現便是順應心理學的這一發展趨勢的最好例證。人本主義心理學對行爲主義的批評與否定,實際上涉及心理學應如何發展,或如有學者所說的心理學應樹立怎樣的學科觀的問題。進一步說,是樹立以實驗、客觀性質爲特徵的心理學的學科觀,還是樹立以人文、主觀性質爲特徵的心理學的學科觀。

前者的代表便是行爲主義的以自然主義爲特徵的學科觀,此種學科觀對待以人的主觀意識經驗爲研究對象的心理學也如同對待自然科學一樣,採取分析、實證的研究方法。而後者的代表即爲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學科觀,此種學科觀受其哲學基礎——存在主義和現象學的影響,以關注人的真實存在爲思想基礎,以人的主觀意識經驗爲研究對象,以實現人的價值爲終極目標。

可以說,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目的是爲了使人能夠逃脫其主體性被消解的命運,進而重新建構起人在心理學乃至整個科學中的主體性地位。人本主義心理學對行爲主義的批評與否定雖然是主要的,但也並非絕對。這從布根塔爾提出的六個基本要點中即可看出。他認爲,“對人類本性的正確理解不能只是根據研究動物的結果”,“所選擇的研究課題必須是對人類有意義的,而不是僅僅根據它們是否適合實驗室的研究和數理化而作選擇”,“主要的注意力應集中於人的主觀內部經驗,而不應放在外顯行爲的要素上。

這不是說外顯行爲不能作爲一種研究課題,而是說不應把它看成唯一的研究課題”,“心理學應重視單獨的個案研究,而不是側重團體的平均作業成績。”從這些帶有包容意味的詞可以看出,人本主義心理學並不是徹底地否定行爲主義,而只是試圖建立起一種“強大有力和包容廣闊”的科學,它“有權收回許多認知問題,這些問題曾由於科學過去隱伏的致命弱點而不得不被放棄——即:它沒有能力對人的問題、價值的問題,對個體特性、意識、美、超越、倫理學等等進行探討。

科學至少在原則上應該能夠產生規範的心理學,包括心理治療、人的發展、優美心靈的或理想的社會心理學,以及宗教、工作、娛樂、休閒、審美、經濟、政治等各方面的規。因此,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的集大成者馬斯洛認爲,傳統科學需要被擴充,而不是被毀壞。這種傳統科學在心理學中即表現爲行爲主義。

行爲主義並非不正確,而是太有侷限性。基於此,馬斯洛才認爲,“這第三種心理學包括第一和第二種心理學,並曾創造‘在行爲主義之上’和‘在弗洛伊德學說之上’等詞來描述它”。事實上,行爲主義的科學方法在人本主義心理學中確有一定體現,如:作爲現代科學標誌之一的量化方法已被成功地應用於整體經驗分析。羅傑斯亦以相關分析證明了在接受心理治療之後,個人自我意向發生了確實的改變。馬斯洛和他的學生也完成了對自我實現者的程度測量。

有些後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甚至還設計了一些實驗,用以檢驗該學派的某些基本的理論觀點等等。但總的來說,人本主義心理學與行爲主義的區別仍然是最根本的。

選自——人本主義心理學創造觀研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