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真相终于曝光,人类社会还能倒退逆转吗?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六部》(感知对话录、151)

生存者:

我们费尽心机建立起“我”,我们唯恐人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我们千寻万找追究到“终极之我”的存在,现在,又证明“我”是一个全然的没有逻辑的主观概念,存在的伦理逻辑中根本没有“我”的存在,于是,我们又要“去我化”,无私无我才是根本,人不执“我”才有如水的人性,才能从“沙漠社会”转换到“海洋社会”……这一番折腾让人如何从容面对?如果峰回路转还没晕菜,那你一定是悟到了存在的真谛。这难免让人发问:存在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我们自己与我们的生活是应该简单还是应该复杂?

感知者:

简单的存在是被我们弄得无比复杂的,是我们精神意识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将我们自己弄得无比复杂,我们就迷失在这些复杂的精神迷宫中,数千年走不出来。我们其实早就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人类的智者、先驱一直主张我们往回走,几乎没有一个大哲、圣人主张人类如此继续前行。但往回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放弃文明?意味着放弃我们的智慧能力争取来的一切?意味着人类文明社会的逆转?这应该吗?这可能吗?这如同刚生出的孩子掉进了一盆脏水里,我们要把孩子连同脏水一起泼掉吗?

这场人类该往前还是该往后的争论看似尖锐和不可调和,其实并无争到点子上,我们前行或后退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求存,那毫无疑问,我们后退得越远,生存度越高。退回到“小国寡民”时代算什么?退回到茹毛饮血时代算什么?真正的生存度最高的时期恐怕是最原始的微生物时代或单细胞时代,我们要逆进化而退吗?最尖锐的问题是,我们退回去作为微生物生存着做什么?仅仅存在着意义何在?只不过增加生物物种的一个种类而已,这值得我们放弃文明而后退吗?所以,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用文明智慧在求取什么?我们真正需要什么?我们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这才是不容回避的真问题。

几乎没有人能回答,我们人类不顾一切地在求取什么?生物进化的趋势为什么不可遏制?但是我们所有的人不用思考、不用回答、也毫不怀疑地知道我们在为了什么活着,不过我们都不把活着的需要看成最终的目的,这最简单的逻辑模式就是:吃饭是为了活着,不能反推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既然活着不是为了吃饭,那活着为了什么?在我们为活着是为了吃饭还是吃饭是为了活着的问题伤脑筋的时候,并未影响人们兴致勃勃地享用美味的晚餐,晚餐的美味是没有目的也无需证明其意义的,而且,美味的真伪还需要多此一举去证明吗?即便证明了晚餐的美味是虚假的被人的味觉扭曲了的假象,又能怎么呢?我们能把已经享有的美味抹杀掉吗?如果证明了晚餐对于人生无目的无意义又如何呢?我们照常一如既往地在享用晚餐的美味,这还需要我们作出符合某种理论的解释吗?

晚餐的美味逻辑简单到极致,谁不理解?这就是对人类复杂的精神迷宫的反动,感知论就倡导这种“美味逻辑”,它直达人的存在需要,这才是不由分说的终极目的。我们的精神意识制造了很多过程的迷象,它们在阻止着我们为自己准备丰盛的晚餐,它们败坏了我们晚餐的美味享受,它们用种种原因让我们品尝不到晚餐的美味,它们甚至用各种方法与过程来取缔我们美味的晚餐,这逻辑就是:我们要求存,还是要美味?这选择困难吗?有冲突吗?殊不知,这两者不但有冲突,还异常尖锐,几乎所有的大哲们都选择前者,这让我们这顿文明晚餐的美味显得既暧昧又可疑,于是,我们纷纷在晚餐的美味以外寻找其他的目的与意义,这些目的意义看起来都比美味更重要,都需要我们努力地去实现。其实,在这颇有争议又目的不明的情况下,我们大家正在品尝晚餐的过程之中,想想看,我们又能从晚餐里得到什么呢?(接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