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丨邊界:如何在親密關係中說“不”?

在前面的課程中,我們學習了因爲不會處理雙方的差異,讓人們想要改變對方的情況,這會讓兩人關係的空間變小。在生活中,還有一種問題如果處理不好,也會讓親密關係的空間變小,那就是雙方的邊界問題。這一講,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處理伴侶之間的邊界。

人與人之間是有邊界的。這個邊界通過很多微妙的標識,區分了你我,爲彼此保留了自我的空間。

在身體上,你不會和陌生人接近,也不允許陌生人接近。皮膚就是你和他人的邊界;在經濟上,別人不能隨意花你的錢,也不能隨意用你的東西。所有權就是你和他人的邊界;在心理上,有些你內心很隱私的事情,並不願意跟人分享。隱私就是你和他人的邊界;別人的事就是別人的事,有時候你就算再想幫忙,也愛莫能助;別人的情緒就是別人的情緒,你就算再感同身受,也不能替別人感受。情緒情感的獨立,也是你和他人的邊界。

這些邊界是怎麼形成的呢?除了法律和社會習俗,很多時候,邊界是通過微妙的人際互動來維持的。

比如,有一個剛認識的朋友很熱心地舉起酒杯邀請我喝一杯;或者一個熱情的同學問:“我能叫你海賢哥哥嗎?”這就是一次商討邊界的邀請。這種邀請本身並不侵犯邊界,因爲我可以有選擇。如果我說“可以”,我就劃定了更親近的邊界。如果我說:“不好意思,我不喝酒”,或者“哎呀,請你還是叫我老師,我聽着自然一點”,我就劃定了較遠的邊界。

可是,如果在我拒絕了以後,他非要說:“你不喝就是不夠意思”,或者“我就是要叫你哥哥,這樣親切一點,別這麼古板嘛”,那他就侵犯了我的邊界。所以,所謂的邊界並不是不靠近,而是在嘗試靠近的同時,尊重了別人說“不”的權利。

不過你可能會想,親密關係中的伴侶不是應該親密無間嗎?爲什麼還有邊界?事實上,親密關係中仍然有很多微妙的地方,需要探討彼此的邊界。

比如,你和愛人是各自保管支配自己的收入,還是把收入統一上繳、統一管理?如果對方有什麼心事,你允許他跟其他朋友說,還是一定要跟你來說?你允許他保有自己的祕密嗎?允許他有自己的異性朋友嗎?這些問題都跟親密關係中的邊界有關。它的核心仍然是:尊重對方說“不”的權利,也能夠維護自己說“不”的權利。

那麼,在親密關係中說“不”,會影響兩個人的關係嗎?如果兩個人有邊界,是不是意味着兩個人對這段關係不夠投入,甚至懷有二心呢?不是這樣的。在親密關係中,邊界並不是不能分享,而是有權利分享,也有權利不分享。就像給自己的房間安了一個門,可以邀請對方進來,也可以不邀請。因爲有了這扇門,對方想進來就得敲門。也因爲有了這扇門,對方收到邀請進來,纔會更覺得親近。

親密關係中重要的三種邊界

在親密關係中,該遵守哪些邊界呢?沒有固定的答案,這是伴侶共同探討的結果。每對伴侶所達成的協議都不一致。但是,有三種邊界問題如果糾纏不清,經常會給伴侶帶來困惑,需要小心處理。

第一個邊界是,對方的心理活動。

我就見過一對情侶,兩人在商場逛街,女生忽然很不高興,跟男生說:“剛剛你是不是看了那個女孩?”男生說:“我沒有啊。”女生就更生氣了:“你就是看了,我都看見了。眼睛都直了,恨不得跟人家走了。”男生說:“我真沒有啊,你到底說的是哪個?”女生就說:“看了就看了,你還抵賴!”

如果你已經戀愛或者結婚多年了,也許你會覺得這樣的場景很有趣。可是對於剛剛戀愛的情侶,這就會變成一個問題。在這個場景裏,女生想要男生保證他在心理上也忠於自己,沒有任何瑕疵。而男生呢,多少覺得女生侵犯了自己的邊界。

當然,女生的擔心也能理解。在戀愛中,人總是會對伴侶是否忠誠的信號異常敏感。可是,無論你多想跟伴侶親近,伴侶的心理活動就是他們的邊界。你既不能責怪,也沒法控制。

我見過另一對夫妻,丈夫覺得妻子不夠理解自己,就幫妻子找了心理諮詢師。這本來也是一件好事。可是每次妻子見完了心理諮詢師,丈夫就會讓妻子交待:你今天跟心理諮詢師聊了什麼?如果妻子不說,丈夫就會生氣。

丈夫覺得自己有權瞭解妻子的所思所想,妻子卻不同意,她覺得,這樣丈夫就侵犯了自己的邊界。這個侵犯的背後是什麼呢?是希望愛情完全純淨,沒有任何雜質。希望伴侶的想法也完全經得起檢驗。可是,再恩愛的夫妻,他們之間的關係也會有一些灰度。

就像美國家庭治療大師米紐慶說的:“結婚四十年,起碼想過離婚兩百次,捏死對方五十次。一段婚姻能維持,全靠渡過了這些難關。”你看,如果米紐慶的妻子要求他把離婚的念頭都原原本本告訴自己,那估計米紐慶想離婚的次數還得加兩百次。

所以,覺得自己有權利隨時知道對方是怎麼想的,並覺得自己有權利判斷對方該怎麼想,哪怕是出於追求“純潔愛情”的目的,也仍然是對邊界的一種侵犯。

第二個邊界是,伴侶的情感歷史。

當你遇到一箇中意的人時,你會自然想知道對方的情感歷史。你會對這件事好奇,最重要的原因是想判斷你在對方心裏是不是最特殊的一個,想知道對方是不是真的愛你。也許,你還想通過了解他的情感歷史,來判斷對方在情感上是否可靠。可是,如果對方說了“不”,那這就是他的邊界。這不是對方不信任你,而是他在爲自己保留空間。

我就見過一些情侶,一方總是會去詢問對方過往的情史,甚至性經歷。有時候,甚至會詢問很多細節,而被問到的一方就會很猶豫。一方面,他希望自己能夠向對方保持坦誠,讓對方知道他對這段關係是誠實的,是認真的。可是另一方面,真要講這一些,又是他不情願的。他也擔心說自己以往的經歷,會傷害現在這段感情。

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說“不”。我猜,有時候你也願意跟對方分享自己的情感經歷,是因爲你渴望自己能夠完全被對方理解和接納。可是在很多時候,這麼做仍然是一件有風險的事。也許在問的時候,對方會說:“沒事沒事,你就告訴我吧,我都接納。”但你仍然要明白,你有權利說“不”。

也許你會想:這樣會不會對他不誠實?其實,我並不覺得在關係裏,誠實是最重要的事。知道怎麼去保護彼此的關係,比誠實更可貴。你守護的邊界,不僅保護了你自己,也保護了你們的關係。所以,如果你的另一半詢問你的感情史,而你不願意分享的時候,你可以跟對方說:“我愛你,但是你不需要去了解我的所有。你只要知道,我對你全心全意就好了。”

親密關係中的第三個邊界是,對方的原生家庭。

我見過很多對夫妻,是因爲這件事產生了矛盾。這個矛盾還不是現實的婆媳關係這樣的矛盾,而是他們會通過貶低對方的原生家庭,來貶低對方。

我見過很多夫妻,來找我諮詢的時候,就會說:“他媽媽是一個很控制的人,所以他就不太說話。”“她的原生家庭裏父母關係不好,所以她對感情就沒有安全感。”“從小他爸爸就很寵他,對他來說,什麼都很容易,所以他對感情也不珍惜。”每當夫妻這麼說的時候,我就會替他們捏一把汗。我會偷偷看他的伴侶,而他的伴侶通常也都很生氣。

因爲忠誠於原生家庭是每個人的本能,即使是在親密關係中,伴侶是比各自的原生家庭更重要的人,但說到原生家庭的問題仍然要小心。如果伴侶不希望被這麼說,那這就是他的邊界。如果突破了這個邊界,那就是站在了伴侶原生家庭的對立面。

 劃重點

親密關係中重要的三種邊界: 第一個邊界是,對方的心理活動。 第二個邊界是,伴侶的情感歷史。 第三個邊界是,對方的原生家庭。

思考題

你知道在親密關係中,哪些是你的邊界?哪些是你伴侶的邊界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交流。

在我的親密關係中,我知道前一段婚姻的子女、原生家庭這些是我們的邊界。

(1)因爲是再婚,更在意伴侶對前段婚姻子女的態度。我從不要求對方對前面的子女視如己如,出錢出力,但要求伴侶對前面的子女要尊重,要有紳士風度或長輩風範;而我自己呢,要自己處理好前子女的事情,把事情都控制在自己能控制的範圍內,盡最大可能不讓伴侶處理前子女的事務與問題,這樣才能儘可能減少摩擦,纔不至餘影響到夫妻關係。

(2)原生家庭的人與事,沒有在我的邀請下,伴侶不能進言、指手劃腳。就算原生家庭的人有什麼事情做得不妥,伴侶也不能指責和進言,這種情況下只能我說我抱怨,伴侶說就是不行。因爲每個人都是護短的,這是紅線。

伴侶的邊界有:(1)只要是不傷大雅的事情,就要尊重他和我的不同,不要強行想要改變他;(2)對再婚前子女的態度和我一樣;(3)對我自己生的兩個女兒要一視同仁——要對我和他共同的女兒如我再婚前的女兒一樣好,要公平以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