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不花《溝通的方法:別怕!溝通是一場無限遊戲》:金名整理及感想

序言


1、人是通過選擇來塑造自己的。但是,窮盡我們自己的稟賦,選擇空間仍然有限。就像有個段子說的:“我媽問我爲什麼不結婚,爲什麼不上北大,難道是因爲我不願意嗎?”(ps:另外一個段子說,我不生三胎,難道是因爲我不想生嗎?是因爲我生不起……)

2、不斷邀請他人進入自己的生活,打破資源匱乏的困局,藉助各種外部力量,放大自己的選擇組合,我們才能成爲那個想要的自己。這纔是溝通的終極目的。

3、不說“但是”而說“同時”;不說“你聽懂了嗎”而說“我說清楚了嗎?”,不說“我來晚了”而說“謝謝你們等我”;不說“你我”而說“咱們”;不說“非常抱歉”而說“還盼理解”;不說“你過分了”而說“我很生氣”,等等。

4、面對從雜的難題,精準地設立目標,然後想辦法完成它。

5、作家凱文.凱利在他68歲寫過這麼一名話:傾聽你所喜歡的人時,要不斷追問”還有嗎?”,直到他沒有更東西可講(PS:要控制自己的表達欲,只輸出沒有輸入的話會枯竭)。

6、有限遊戲有邊界,有天花板,有輸有贏,以一方取勝爲目的;無限遊戲無邊界,不封頂,不對立,以可持續爲目的(PS:雙贏,可持續)

7、溝通是一場無限遊戲。具體的溝通事宜可能會結束,但溝通高手能夠讓雙方的關係持續發展下去。

8、我可以在被拒絕後跟上一句話:好的,你不需要,我就不再打擾您了。但是不好意思,我想佔用你一分鐘寶貴時間,向您誠懇請教一個問題,我們的產品或服務您爲什麼滿意呢?您給我提提要求,我今後改善自己。”(ps:變成了請教者和幫助者)

9、溝通不是用漂亮的話術,而是建立信任關係,而是把關係延續下去。徐徐圖之,來日方長。

10、好的溝通方法,是要降低他人和我們合作的心理成本。(ps:真誠的說和做)


第一部分 從傾聽開始,全力以赴地溝通


01 先聽再說:畫好三個框,溝通不用慌

11、把嘴閉上,把耳朵支起來,纔是讓他人願意和你溝通的頭號祕訣(PS:要控制自己的表達欲,只輸出沒有輸入的話會枯竭)。

12、傾聽是溝通的起點。無法聽懂對方表達的意思,甚至聽不全對方提供的信息,絕對不可能展開真正有效的溝通。

13、結構化傾聽:接收對方傳遞的信息後,要習慣性在頭腦裏畫三個框,分別放三樣東西:溝通對象的情緒、事實和期待。

(1)第一框:情緒。情緒是我們內心的外在表現。高興,悲傷,恐懼,焦慮等都是情緒。但對方通常不會直接表達出來,而是把情緒隱藏在話語裏面。

(2)第二個框:事實。溝通中通常都要受主觀判斷影響,所以要甄別出事實。可用幾個要素提取,時間(when),人物(who),地點(where),事件(what)。

(3)第三個框:期待。就是找出,對方內心真正想要在你這裏得到的東西。

13、反向敘述。當對方傳遞的信息有限時,利用反向敘述挖掘出更多的信息的,最終使溝通雙方的信息匹配,達成共識的一種有辦法。反向敘述有三個步驟:

(1)第一步,響應情緒。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點破和接納對方的情緒(PS:通俗講就是順着他的情緒走,然後給予理解和支持;每個人都需要被看到和被接納)

(2)第二步,確認事實信息挖掘主要是在這一步完成:其實就是把籠統的信息量化,讓對方確認;或者不清楚的信息讓對方補充完,雙方保證發出的信息和收到的信息是一致的。(PS:可以先把聽到的事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給對方,最後加一句“我的理解對嗎?”)

(3)第三步,明確行動。就是根據前面的所有信息,把對方的期待翻譯成接下來的行動(PS:只有口頭承諾而沒有實施方案,就是耍流氓)。

14、一個傾聽高手,自己聽懂很重要,把自己聽懂的信號傳遞給對方 ,給對方掌控感,讓雙方的溝通達成共識,也很重要。

15、傾聽時裝備2個工具:

(1)首先,準備一個筆記本。儘量用紙質的,如果要用Ipad也行,推薦手寫軟件Notability(PS:掏出筆和本要徵求對方同意:你說得話很重要,我能記一下嗎?);

(2)其次,錄音。推薦錄音軟件“訊飛聽見”。(PS:事先要徵求對方的同意,話術和上面一樣的)

16、本節劃重點:

(1)在溝通中,有一半的信息會被自動忽略,而且我們不知道是那一半。相信這一點,能讓我們提成精神,對溝通充滿敬畏。

(2)學會在頭腦裏畫三個框框,把對方的信息按情緒、事實和期待來分類處理。

(3)當對方給出的信息比較少時,要用反向敘述的方式,按照響應情緒——確認事實——明確行動的順序,追問出更多信息。我們追求的,不僅聽懂對方的信息,還要讓對方明白我們確實聽懂了。



02 聽話聽音:你能聽懂別人沒說出來的意思嗎

17、雖然沒有兩個人擁有同樣的面孔,各種地方文化民存在種種差異,但這些都只是一種表象,就本質而言,人類擁有同樣的心理結構。    ——史蒂芬.平克

18、人的溝通模式會分爲四種模式:控制型、表現型、謹慎型和溫和型。爲了方便記憶,用四個動物來形象——考慮、孔雀、貓頭鷹和考拉來標註他們。

(1)老虎:強勢、有力量,能“打仗”、掌控欲強;老虎型人目標感極強,總能當機立斷,因此很容易被識別出來。

A、老虎溝通時,特別是喜歡用祈使句喜歡下指令(不管是不是領導),表達也非常直接(直切主題),總想快速進入“說正事”的環節。

B、老虎在集體活動中,總是那個先拿定主意的人。一羣人出去喫飯時,“啪”地抓起菜單就開點的人,多半是老虎型人,老虎型人掌控感特別強,無法忍受亂作一團的情況出現,所以他們會率先打破這種局面。

C、老虎是主動型人,他們主動的動機是爲了掌握局面(討厭失控感),會不由自主成爲控場者。

D、老虎控制慾強,會不自覺地打壓孔雀型人的自我表現;但掌控欲強的老虎,未必喜歡聽話的——老虎特別受不了考拉型人的磨嘰和隨便。

E、和老虎溝通時要注意3點

第1,老虎喜歡直切主題,溝通時就別做過多鋪墊,或在那兒“循序漸進”了。

第2,別讓老虎覺得你是一個“黑箱”,讓他知道你的進度非常重要,要給他足夠的掌控感。

第3,老虎的目標感強,所以你一旦發現他沒有下指令或沒設立目標時,通常他們在假客氣,你就要讓他們說出他們的目標和指令。

(2)孔雀:努力開屏,展現自己,高度在意感受。孔雀待人是友好的,他們表現的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友好。

A、孔雀的第一個特點:自來熟,把“關係維護”放在第一位,不自覺取悅對方,希望對方喜歡自己。孔雀型人有時候會“爲了關係,忘了事情”,但不見得是缺點,而是他們的特點,孔雀型人特別勝任公關工作。

B、孔雀的第二個鮮明特點:他們非常願意跟別人發生肢體接觸。還沒真正跟你熟絡起來,就可以摟着你肩膀去食堂喫飯,他們沒有社交距離的障礙。

C、孔雀是主動型人,孔雀的主動沒有主持意識,只想表現自己和取悅對方。

D、孔雀在溝通中好“對付”,也不好“對付”。好“對付”是因爲只要表達對孔雀的喜愛,就能讓他們特別滿意;不好“對付”則是因爲,要堅持不懈地表達喜愛。所以與他們共事和生活,並不容易。

E、人人都需要被看見,孔雀則特別需要被看見。和孔雀最有效的溝通,不是問有什麼想法和建議,而是問感受。孔雀型人對任務和目標都不敏感,唯獨對感受敏感,他們最受不了的就是感受被忽略了。

(3)貓頭鷹型人非常謹慎,講求事實依據,給人一種“聊天興致不高”的感覺。

A、在集體活動中,貓頭鷹型人表態特別慢表現出“興致不高”的抽離感,讓你覺得他們並沒有真正參與對話。但事實上他們沒有走神,只是在調用感官細心觀察周遭的人或事。

B、貓頭鷹型人是被動型人,他們的被動是爲了收集足夠多的證據,決定接下來怎麼做。雖然被動,但不見得是溫和的,等收集證據以後,可能搖身變成最堅定的反對派。

C、貓頭鷹永遠是那個提醒大家控制風險的人,還會特別謹慎地計算,看決策是不是最合適的人。

D、貓頭鷹“天生”對孔雀持有偏見,覺得孔雀咋咋呼呼,不靠譜——貓頭鷹還在小心觀察周圍環境時,孔雀就撲上來跟他熱情擁抱,他肯定受不了。

E、貓頭鷹只是看起來特別難溝通——不輕易夸人,還總提反對意見(其實是有一套自己的規則和規矩),這般“唱反調”貓頭鷹並不認爲自己在反對你,他只是覺得你還沒有提供足夠的信息,讓他相信眼前的方案可行性,只要給足給證據,貓頭鷹就會馬上改變態度相信你。

(4)考拉人的特點是緩慢、溫和、友好。

A、考拉型人經常掛在嘴上的是“隨便、我都行、聽你們的” ,不爭不搶,不願意得罪人。考拉型人表現得非常被動,考拉的被動初衷就是不得罪人;

B、考拉型人不會主動和人拉近關係,總展露出毫無攻擊性的善意。人羣中毫無存存感的,通常是考拉,等到大家想起他時,才弱弱地跟上一句:“  我都行,看你們。”

C、考拉好說話,並不意味着他們沒有自己的性格;考拉害怕變化,他們之所以努力適應和配合所有人,就是因爲懼怕“適應不了,配合不了”帶來的矛盾與變數。

D、考拉型人在組織裏的存在感不強,很難在高層領導者裏發現這類人。這首先是因爲他們沒有目標感,其次是因爲他們怕得罪人,而這兩個特質恰恰是領導者要規避的。溫和與適應能力強的考拉,可以是很好的助手人選。

E、考拉是特別需要去維護和關照的一類人——嘴上掛着"我都行"的好好先生考拉,肯定不是怎樣都行!他可能每分鐘都在內心吶喊:“我好害怕!我壓力好大!”

F、如果你是考拉型人,你要知道自己的那句“都行”,是會讓別人——特別是讓老虎型人抓狂的。別人適應你的同時,你自己也要有意識地做出調整。

18、一個人複合的溝通風格,大多是後天環境使然。比如貓頭鷹難以忍受混亂,把自己逼成了老虎;比如老虎爲了獲得更多的掌控感,漸漸培養出了煽動周圍人的“孔雀特徵”【PS:我正好就是老虎型風格(最初),後來在商場爭戰中又培養出了孔雀型溝通風格】。

19、遇到老虎和孔雀的複合型人(如果老虎身上有了孔雀的溝通特質,在跟人溝通時就會柔和些),要讓對方在自我表現的同時獲得掌控感(PS:好吧,我就是這類人)。

20、老虎和貓頭鷹的複合型人可能是最難"對付”的,因爲他們既要目標,又追求過程。如果遇到這樣的人,就要嚴格按照對方的目標和路線行事,不在細節上出紕漏(PS:這種人就是俗稱的龜毛之人吧,聽雨有這個趨勢呢)。

21、遇到孔雀和考拉的複合型人,讚美他,不要讓他處在變動中就可以了(PS:顏先生和惠容同學就有這種趨勢,明白了)。

22、面對一個職位很高、年齡偏大、經驗又豐富的領導時,其實很難讀出他的風格。這不是你的問題,是對方隨着“戰鬥值”的提升,把自己修煉成了非常均衡的風格,隨機應變、順勢而爲——這是我們每個人,努力的目標。

23、本節重點:

圍繞溝通場景中最要的變量——人,介紹了四種不同的溝通風格,最後用一張表格來做簡單的總結。無論面前是剛認識的還是很熟悉的人,不管要展開深度還是淺度溝通,這個基本分類會讓人更加有的放矢。


03 積極迴應:你能讓不友好的人好好說話嗎


24、直言有諱:翻譯一下就是,有話直說,但方式要恰當(PS:直接和真誠,是人際交往的基石,但必須要注意方式方法,我特別要牢記這個)。

25、一個溝通高手應該有這樣的自覺,可能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沒有溝通不了的問題。

26、在對方不那麼友好的溝通氛圍中,積極迴應要遵循“四個換”:換口徑、換時間、換場合和換角色。

(1)換口徑:對方問你的是A問題,但你偷換個概念,用B口徑來回應他——特殊場景:對方不太友好,但我們還要維持基本的友好關係時。也有一定風險,因爲這種技巧的分寸很難拿捏。

(2)換時間:即另找時間,來解決對方的問題(避免正面衝突和時間不對板)。這個技巧的主要目的,是化被動爲主動。要特別注意的是,換時間不等於迴避問題,區別在於:換時間是明確下一次溝通的時間。

(3)換場合:空間意義上的換,就是換場合。換場合有升級換和降級換2種:如果希望將升級一件事情的重要性,那麼就把場合做擴大化處理,反之就做縮小化處理。

(4)換角色:也就是說,在我們不方便和不願意回答,以及沒有能力回答時,可以通過“換角色”來回應。特別注意的是,是不以甩鍋爲原則的換角色(PS:是不是甩鍋,自己心裏是有杆稱的)。

27、在溝通場景中,我們必須要有角色的信念感——“中場發動機”:所有的球都傳到我這兒來,我得把球再發出去。

28、讓積極迴應成爲本能。

29、在日常溝通中一個絕招,就是把第一句話定位爲,給對方一個肯定——這叫做,修煉“肯定反射”。傳遞肯定,不是爲了取悅對方。事實上越是積極地肯定對方,就越彰顯“我很自信、我很有把握、我對接下來的局面很有掌控感……”;肯定對方,其實是爲雙方留下一個態度意義上的餘地。

30、本小節總結:

(1)面對那些不想回答、很尷尬、處理不了,甚至對方有惡意的溝通場景,我們依然要積極迴應。迴應的時候,還是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實和期待,最終指向解決問題。

(2)面對艱難的迴應:我們有4個方法:換口徑、換時間、換場合和換角色。這“4個換”都能讓你拿回溝通的主動權。

(3)修煉自己的“肯定反射”,讓積極迴應成爲自己的本能,也成爲別人對我們的印象標籤。


第二部分 掌握溝通三大原則,不犯低及錯誤


04 開放性:學會說“我們”,你就能團結任何人


31、溝通,就是兩個人在交換信息。只有保持溝通的開放性,別人的智慧、建議和感受才能進入我自己的系統中,成爲系統的一部份,最終通過自己的運算,輸出一個更好的結果——這纔算是完成了一次真正的溝通。

32、開放性不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開放性=擴大共識+消除盲區。

33、描述人類互動最有意思的模型之一是——“喬哈里窗”模型。喬哈里窗把人們的掌握的信息(或者是意識)劃分爲四種類型:

(1)我知道,你也知道的信息,這是溝通中的共識區,雙方享有的信息完全對稱;

(2)我不知道,但你知道的信息,叫作我的盲區;

(3)我知道、但你不知道的信息,叫作你的盲區;

(4)我們都不知道的信息,這是特別“可怕”的一類,因爲它是溝通雙方共同的盲區。

34、通過喬“哈里窗”劃區出溝通雙方掌握的信息時,會意識到開放性需要建立在擴大共識和消除盲區的基礎上——如果雙方盲區特別多,說明溝通沒有達成共識,特別容易起衝突:

(1)我知道而你不知道的信息,會讓我變得傲慢;

(2)你知道而我不知道的信息,容易讓我喪失安全感,進而產生牴觸情緒。

35、問題也許不在於用戶,而在於產品本身的設計。要消除自己對於產品認知盲區的基礎上,再去擴大與用戶的認知【PS (舉一反三):如果是人與人之間,那麼可以轉換成 “問題也許不在於對方,而於自身。要消除自己對於自己認知的盲區基礎上,再去擴大與對方的認知。】

36、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正確使用“喬哈里窗”,分爲4個步驟:

(1)第一步,窮盡自己的已知。在和別人溝通前,先在筆記本列一列,通過此舉窮盡自己知道的事項(PS:溝通前的準備工作——自我溝通。)。

(2)第二步,盤點自己的未知。有哪些事是應該或希望知道的,這是跟對方溝通前需要“做功課"瞭解的(PS:溝通前的準備工作——自我溝通。)。

(3)第三步,儘可能探尋對方的已知。用一些開放性提問,引導對方多說出信息(PS:真正的雙向溝通開始了,少說你,多說“我們”。有這樣的心態:問題和事情是需要共同面對的,但主要責任在我)。

(4)第四步,探尋雙方共同的認知一起尋找答案,進一步擴大共識(PS:真正的雙向溝通開始了,少說你,多說“我們”)。

37、溝通中的萬能接話:

(1)“是個思路”。意味着我沒有關閉談話,也沒有評價你說得對還是不對,僅僅是保持了溝通中的開放性。

(2)“有啓發”。不管我受到的是什麼啓發,比如一個經驗、一個教訓、都可以說它們有啓發。給出這樣的反饋,同樣是保持溝通的開放性。

38、本小節劃重點

(1)溝通的意義在於不斷地交流信息,努力消除彼此盲區,擴展雙方的共識區。這首先需要我們事先整理好自己的信息,主動把它們展現給對方。

(2)我們要探尋對方的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多說“我們”,把對方的問題轉化成雙方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並把責任背到自己身上。

(3)學會開啓對方的開放性。每說一段,都問一下對方的意見。不能問對方“明白了嗎”,而要問“我剛纔說清楚了嗎”。提問時可以策略性的點名,或者“露個破綻”,拋出一個具體的問題,幫助對方打開開放性。

(4)溝通中的萬能接話:“是個思路”、“有啓發”。


05 目標感:你更有目標感,你就掌握主動權


39、很多人把目標感理解爲“強勢”,對它有偏見和理解上的片面。“我要我要,我就要”,那不是目標感那是“霸道”。真正的目標感,它其實是一種想方設法實現目標的能力。請注意,目標感的關鍵詞是“實現”。

40、目標感的本質,其實是方案力。所謂目標感強,是我有一個目標,通過溝通讓你知道,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並且我已經爲此準備了一個完整藍圖,咱們一起幹吧。而不是“我有一個夢想,然後強加給對方”。

41、溝通中保持目標感,其實是要把“我的目標”轉化爲“我們的方案”。用一個標準句式來說:“我們有一個目標要達成,對此,我有一個方案。”

42、找人溝通,要先把溝通目標拋出來,同時還要把規劃好方案拋出來——把障礙都掃清,自然就容易水到渠成。

43、要想持續獲得對方的幫助,做好以下幾件事(案件分析,可借鑑——有難度的溝通):

(1)提前給導師發郵件約時間,註明要討論的問題,以及爲什麼要請教(PS:給導師掌控感,也給導師留出了時間調整和安排自己的時間);

(2)列舉自己已經做了哪些嘗試,根據所做的嘗試,提出對這個問題目前的想法有哪些(PS:求助之前自己先動腦動手,而不是當伸手黨);

(3)標註大概需要老師輔導的時長,以及希望老師從哪些方面提出建議(PS:讓導師清晰方向,獲得掌控感)。

(4)每次導師輔導完,還會當場跟導師溝通,他接下來的博士研究計劃。

(5)再下次約老師的郵件中,會把此計劃的最新進展和需要老師輔導的問題,再總結出來。(ps:環環相扣,真是溝通無限延續啊,高手高手)。

44、請相信:你來我往過招的時候,誰的方案更周全,誰的目標更堅決,誰就贏(PS 脫不花本人案例分享:第一步,約到到公司樓下,利用午餐時間敲定方案——提前點好菜,帶上準備充分的方案甚至合同,目的是排除障礙讓面談成本低;第二步,臨喫飯時,忽然接任務要搭飛機去外地——情緒上理解和接納,同時提出陪客戶坐車去機場,在車上完成面談事宜,如車上時間不夠可以買張同班機票,利用伺機和機上時間談足夠。服了!)

45、從日常的繁瑣任務中找到最終要做的事,纔是我們真正的目標——大部分時候,不是沒有目標,而是目標太多。既想要這個又想要那個,以至於不知道哪個纔是靶心,模糊了目標,甚至沒有目標的感覺。

46、“6個月之後法”就是溝通雙方,在眼下沒法拿出解決方案的前提下,想象2個人來到6個月後(願景),並從這個時間節點倒推你們爲了實現這個目標,在今天分別應該做出哪些調整

47、設置“6個月之後法”的原理:

(1)首先,它屬於未來,可以脫離當下的很多現實障礙,幫助雙方把思路打開(PS:心理學所說,不困在當下,繞開當下的防禦);

(2)這並沒有特別遙遠,是每個人都能想象和掌控的未來。

48、本小節劃重點:

(1)目標感的本質是方案力。具有目標感的溝通,不是抱着自己最初的立場不放,而是要把目標實現。

(2)在溝通中展現目標感,可以使用一個句式“我們有一個目標要達成,對此我有一個方案。”

(3)法國思想家蒙田說過一句話:“沒有一定的目標,智慧就會喪失;哪兒都是目標,哪兒就沒有目標。”當你覺得自己的目標沒那麼清楚時,可能通過一個句式問自己:“我馬上要做的事,和我最終要做的事,是同一件事嗎?”


06 建設性:從“我要”到“我來”是你的一次質變


49、沒有人一開始就能想清楚,只有做起來,目標纔會越來越清楚。——馬克.扎克伯格

50、欠缺建設性的溝通,不是不溝通,而是不行動。坐而論道、拒絕行動,是最沒有建設性的表現。

51、建設性是一項把溝通導向行動的能力。一個溝通導向行動的公式:建議性=可執行的最小化行動+可持續的行動階梯+每個節點的即時反饋。

(1)第一步,可執行的最小化行動。萬事開頭難。沒有啓動第一步行動,就會讓溝通停止在空想層面。有了第一步,其他行動纔會像齒輪一樣被帶着轉起來(PS:把紙上談兵變成行動,把注意力轉移到具體行動來,這樣就繞過了心理防禦,雙方又投入了沉沒成本,就容易事成)。

(2)第二步,可持續的行動階梯。沒有下決心簽約,也不會叫停手上的動作。會在接下來的溝通中拆解可持續的行動階梯,下一步,再下一步……不斷增加沉沒成本。只要和客戶的溝通不關閉,就可以不斷“拾級而上”。(PS:這麼做,是爲了讓對方在你設計好的路徑上不斷前進,每個行動階梯,都是再次發起溝通的好機會)

(3)每個節點的即時反饋。及時反饋、及時調整,讓溝通對象對接的每一步都產生掌控感。

52、建議性溝通中的兩個小技巧:(1)技巧一,“來,我們抓抓落實”(PS:把虛的轉化成實的);(2)技巧二,“請您再給我提點需求”——客戶一般不會浪費這樣的機會,當他提完需求後,就說“好的,你的需求我收到了,我們馬上落實/研究/請示,然後和您約個時間,再向您彙報一次。”

53客戶提要求,纔是成交的前奏。面對不合理要求時,還要用“可拆解的最小化行動+可持續的行動階梯+每個節點的即時反饋”。建設性不是給別人提供什麼方便,而是爲了你自己把事兒做成。

54、日本著名作家松浦太郎說過一句話:“經常會有錢不夠,時間不夠的情況,但不把這樣的話說出口,在忍不住要說的時候,強行咽回去。”——時間不夠,資源永遠有限,這是世界的客觀規律

55、本小節劃重點:

(1)找到立即可以執行的最小化行動,是把溝通導向行動的起點。

(2)有了起點之後,要把方案拆解成接下來可持續行動的階梯,在各個節點不斷反饋,及時調整。

(3)溝通過程中,如果不能馬上想出行動方案,還有2招可用:“來,我們抓抓落實”當個行動派;或者邀請對方,“請您再給我提點需求”。


第三部分 這樣溝通,你能讓人“如沐春風


07 破冰:怎樣讓人對你印象深刻

56、我們對別人產生興趣的時候,恰好是別人對我們產生興趣的時候——賀拉斯

57、破冰不是一次性動作,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本質是雙向奔赴,讓兩個人在溝通過程中相互一點點靠近。拼命表現自我,只能引起對方的注意,卻沒法讓對方卸下防禦,沒準還會讓對方反感地後退一步。

58、破冰=雙線卡位+展現關切+營造掌控:

(1)雙線卡位:用“經線”簡潔、清晰地交代“我是誰”,用“緯線”把他嵌入對方的關係網絡中——用4同法:同鄉、同校、同好(愛好)、同伴(夥伴)。

(2)展現關切:提前做好功課,展現對溝通對象的關切,就可以拉進2個人的距離——案例分享:“咱倆能不能合張影?”然後將照片添加到微信的備註欄裏,再說“這樣,我可就再也忘不了你了。”之後發出邀請:“歡迎你隨時來我的美術館看展覽,提前告訴我,我讓祕書去接你。”

(3)營造掌控:微信加上後留電話、交換小祕密(自己用別人也感興趣的書、衣服、彩妝等)。

59、爲了馴服遺忘曲線,破冰的第二天很重要。第二天和對方再進行一次輕量級的互動,比如,可以給對方發個微信,對前一天的交流做出反饋;比如可以給對方的朋友圈點贊寫評論;比如可以在買了對方推薦的東西后拍照給他,寫上“已買,讀(用)起來。

60、本小節劃重點:

(1)和溝通對象破冰,本質上不是展現自己,而是通過給對方營造掌控感,讓自己更快地贏得信任,消除彼此的距離感。

(2)首先,可以用“雙線卡位法”,在他的世界裏定個位。

(3)其次,要展現對他的關切,這主要取決於是不是足夠有心,提前把“功課”做好。

(4)最後,可以選擇把自己的一部分交給他,營造他的掌控感。比如你的聯繫方式,或者一個可以馬上落實的行動。


08 讚美:怎樣提升你的人際友好度

61、心理學家的一個洞察:“每個人畢生都在追求的是被看見”。

62、把讚美拆解成公式的話,它由以下這些動作組成:讚美=打追光+輕輕地+深深地+常常地。

(1)動作一,打追光燈的技巧有2個:

技巧一,發現差異。讚美要觀察差異,發現對方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技巧二,照亮行爲,而不是照亮稟賦——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爲能力是不斷成長的,可以通過努力來獲得能力的成長;而僵固型思維的人認爲能力取決於天賦,天賦是固定的,有就有,沒有就是沒有。

(2)動作二,輕輕地(讚美):讚美的表達一定要簡潔,不給別人造成負擔;異性之間的讚美要足夠輕,要降低到“無性別”的程度。

(3)動作三,深深地(讚美):不是說讚美的言辭要多深邃,而是要表達對方對於我的影響之深——我上衷讚美你,因爲你的優秀深深地影響了我。

(4)動作四,常常地(讚美):就是要經常表達讚美——讚美這項溝通功能,訓練的從來不是讚美本身,而是你的人際容納度。

63、不必用“虛僞”的自謙來否定別人的讚美,大方迴應:“謝謝你真好”。更高明接受讚美的方式,其實是保留一個開放性的結尾,讓對話可以無限繼續。

64、本小節劃重點:

(1)在溝通場景中可以有意識地使用“讚美公式”。讚美=打追光+輕輕地+深深地+常常地。

(2)牢記“打追光”這個意象,成爲周圍人的燈光師、小太陽、照亮別人,提高自己的人際容納度。


09 激勵:怎樣成爲鼓舞人心的高手


65、鼓勵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鼓勵別人。——馬克.吐溫

66、激勵是比讚美更強大的溝通工具,激勵可以促使對方發生改變,沿着你引領的方向前進。

67、激勵=及時讚美+行爲建模+反饋閉環。分別是:你做得真好;請問你是怎麼做到的(我們來總結總結);你總結得真好,我跟你說說對我的啓發——關心他人的方法論,而不是一個任意和武斷的讚美(對平級或下級,是總結總結;對上級和長者,是我想請教一下)。

68、行爲建模:是指從偶發的、零散的行爲中,找出最值得保持的部分,用簡單的邏輯整理一下,把這些行爲變成方法論,讓這些值得保持的行爲能不斷被複制和被優化——反思和“定型”方法論:無論是做對還是做錯。

69、反饋閉環:就是“總結對方的總結”。把對方正確的行爲放大,是特別好的激勵方式,告訴對方你是怎麼看待這個模型的,它對你的影響——用你的實際行動把對方的建模夯實。

70、本小節劃重點:

(1)和讚美相比,激勵適用的範圍更廣,產生的影響更深遠。

(2)激勵是領導力的表現,如果你希望對方保持什麼行爲,就可以引導他去給自己的行爲建模,通過反思和總結,形成一套好的方法論。

(3)激勵的句式可以分爲三個半句來說,“歌詞大意”分別是:第一句,你做得真好;第二句,請問你是怎麼做到的呢;第三句,你總結得真好,我跟你說說對我的啓發。


10、說服:怎樣讓別人願意支持我

71、排除一個心理干擾——說服很容易被理解成巧言令色。真正的說服,是讓對方覺得我倆是一夥的,我的目標也是他的目標,這個目標於我們而言是創造共贏。

72、說服的目標——成功的說服是“不說服”:是用我們的目標,讓對方願意和我站在一起,結成共同體。

73、說服的動作要領是:說服=說話有分量+鑿穿心理防線。

(1)說話有分量:強準備(我有掌控感)——用足夠充分的準備,所帶來的心理優勢和信息優勢去“碾壓”對方(PS:一切盡在我的掌控之中的自信和力量);

(2)鑿穿心理防線的2個動作:吹風和慢熬(給對方掌控感)——若想說服別人,就要先讓對方熟悉這些信息(讓對方有掌控感和被尊重感)

74、吹風:就是在正式說服前,通過各種非正式的方向對方發射信號;是在事前積累力量,鑿穿對方的心理防線。

75、慢熬:說是今天不成,我明天繼續說服他;當場沒有說服對方,我繼續優化,把方案做得更好,直到我的方案被接受。

76、不同的人關心和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所以我們說服的角度也不同:

1)如果說服的是老闆,要有把自己的小目標裝進公司大目標和大計劃的能力(老闆關心目標和戰略);

2)如果是基層管理者,就要有針對具體的辦事流程能力(基層管理者關心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77、找到和目標相關的最佳實踐的三種渠道:

(1)別人針對這個目標是怎麼做的,以及怎麼做成的;

(2)發現一線的“炮火”——就是用戶產生的行爲和趨勢,還沒在公司內部引起足夠重視;

(3)做一個“最簡化可實行產品”——可傳達核心設計理念的產品。

78、說服還可以通過可視化——讓對方身臨其境(PS:看到了黃浦江邊的臨江大辦公室)。

79、每一個抵抗的情緒背後,都有尚未滿足需要。——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

80、本小節劃重點:

(1)通過強準備,讓自己在說服的溝通場景中不再人微言輕(讓自己有掌控感)。

(2)通過吹風和慢熬,逐漸鑿穿對方的心理防線(讓對方有掌控感)。

(3)如果對方心裏有成見,怎麼了說服不了,就要想想,一定是什麼他捍衛的價值投,射到了原來的方案裏。那麼,我們就要把那套價值融入新方案,通過這種方式說服他。


11、輔導:怎樣教會別人更好地做事


81、溝通是管理的濃縮。——山姆.沃爾頓

82、職場輔導的準則:不要教價值觀,要教行動方法——並不是價值觀不重要,而是因爲太重要了,所以纔不能停在理念層面,而要落實成行動方法(行動方案)。

83、輔導的操作要領:輔導=植入目標+發現盲區+實戰演習。

(1)動作一,植入目標(動機):是給對方一個正向的拉力,這是啓動輔導的前提——植入一個目標,告訴對方這個方向走更好。

(2)動作二,發現盲區:定位失誤的原因,可以通過“我做你看”,或“你做我看”來定位——通過觀察、探尋的方式,在對方的行動中發現盲區。

(3)動作三,實戰演習:要破除“一聽就會,一做就廢”,就是多練。

84、輔導是以成長爲目標的,必須讓被輔導的人獲得能力上的成長。

85、輔導高手還要AAR(行動後回顧):關注當時的思考過程,而不侷限分析哪裏好或不好;關注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讓其回憶當時是怎麼想的。

86、選對人與淘汰人:選對人,比輔導人更重要;淘汰人,也比輔導人更重要。人與人之間的價值觀有很大差異,價值觀不是輔導出來的,而是篩選出來的。

很多領導不好意思、不忍心淘汰人。但我要提醒你,這對那些勝任者是不公平的,因爲大概率每天都在“被拖後腿”、四處救火、還要負責善後。所以,如果你不會淘汰人,這不是善良,而是一個管理者能力的缺陷。

87、本節劃重點:

(1)輔導是教對方具體的行動方法,而不是價值觀。

(2)輔導分爲植入目標、發現盲區和實戰演習三個步驟。完成這些動作以後,你就可以順利完成輔導工作,營造一個好的溝通關係。

(3)如果你還想進一步成爲更好的輔導者,可以用“行動後回顧”的方式,幫對方覆盤思考過程。


12、安慰:怎樣得體地表達你的善意


88、一個人必須時刻知道該說什麼,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說,必須知道對誰說,必須知道怎麼說。——彼得.德魯克

89、家人是絕對的共同體,需要“你我一體”的陪伴和共同面對,而不僅僅是安慰。

90、同理心不等於同情心——溝通不是表達能力的問題,而是心理建設的問題,安慰的前提是感受他人之感受。

91、行動過程中,把安慰分爲2個關鍵動作:安慰=輕度介入+提供支持。

(1)輕度介入:安慰是一種相對被動的溝通,需要節制並且溫和地傳遞力量。

(2)提供支持:爲了進一步推進關係做的一個關鍵動作。支持有2種——情緒支持、經驗支持(PS:你想聊聊嗎?剛聽說……你遇到這個情況,我也不知道該幫你做點什麼,我有這樣這樣幾個便利,只要你需要,隨時找我,別跟我客氣,我隨時都在……) 

92、安慰本身是在表達“我關心你”的態度,至於對方有沒有聽進去,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93、接收對方的安慰(善意)時,有以下三個原則:

(1)自己能扛時,自己扛,實際上誰都願意跟強者合作;(2)對於別人的安慰表示感謝;(3)對於那些不得體的安慰,趕緊用一個封閉式的句式,“謝謝,謝謝關心”,畫上句號。

94、本小節劃重點:

(1)關於安慰溝通,要洞察情緒,但不要情緒化。安慰者要能超脫情緒,來表達自己的開放性和建設性。

(2)輕度介入:當判斷對方需要安慰時,你才提供安慰。提供支持不是干預進去,不是告訴對方“應該”怎麼做,而是提供情緒或者經驗上的支持供對方選擇。

(3)當自己成爲被安慰對象時,也要帶着同理心去面對別人到位或不到位的表達,及時關閉問題,不要讓自己成職場上的“祥林嫂”。


第四部份 這樣溝通,你能讓人按照你的期待去做

95、學習溝通的方法,不是爲了取悅別人,而是爲了贏得尊重、影響他人,最終解決問題。

96、放棄“安全”的期待——溝通並不總是和和氣氣的,經常會有劍拔弩張時。這並不見得是壞事。組織行爲學家研究,在一個團隊中,衝突水平和團隊業績呈現出倒U型關係。

也就是說,只要控制在合理範圍內,衝突反而促進溝通,提高團隊表現水平;相反,完全沒有衝突的組織要麼是一潭死水,要麼就是言不由衷的“虛假和諧。關係好的家庭,夫妻間並不是不吵架,而是該吵架時吵架,吵完能把話說開,快速修復。

真正的溝通高手,並不是通過某些技巧來維持一團和氣,而是主動出擊,發起建設性的衝突,讓人們可以在更開放、更坦率的環境中推進對彼此的瞭解,最終建立高質量的共識。


13、批評:怎樣讓你的難聽話也能得到正反饋

97、批評,真正要實現的目標是刷新作用——刷新信息,刷新認知,把錯誤的行爲覆蓋掉,讓新的局面得以呈現。

98、批評的5個動作要領:批評=控制環境+定義問題+刷新動作+設定反饋點+完成重啓。

(1)控制環境:揚善於公庭,而規過於私室PS:特別是心思縝密的貓頭鷹型人,負面評價會對他造成巨大影響,要花很長時間才能修復,接下去的工作就難以開展)。

(2)定義問題:批評前要調查事實經過,擁有比對方本人更多的信息優勢。爲避免誤會,準備一份覈查問題清單,話術:

第一句,“今天把你叫過來,是有件事情想和你溝通,我對你某個行爲不滿意,想和你談談……”第二句,“……(描述某個令自己不滿的行爲或事件),當時是發生了什麼?”第三句,“……你怎麼看這件事情?”第四句,“在發生這件事的過程中,你都試了哪些方法?”

(3)刷新動作:是指了解到對方的問題後,把批評轉譯爲一個具體行動,告訴對方怎樣才能做對(你的期待)

(4)設定反饋點。

(5)完成重啓:意味着你需要管理對方離開那一瞬間的情緒。有一個小竅門,批評的最後一句話一定要要讓對方說(話術:這是現在的情況,你說說你的想法吧?)

99、接受批評時,你可以做以下幾件事,把批評轉爲一次主動溝通,爲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

(1)第一件事,不要在公開場合暴露自己的情緒;

(2)第二件事,不要在批評過程中急於解釋;

(3)第三件事,千萬不要想怎麼安撫批評者的情緒,別說“您別生氣”,而是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明白了,我有這麼幾個辦法來補救這個問題,你看行不行?”

(4)第四件事,別等批評者給你設定反饋點,而是主動和他約定反饋點。

100、本小節劃重點:

(1)批評不是要讓對方認識到錯誤,而是要讓他做出正確的行爲。

(2)批評可以分解爲5個動作:控制環境、定義問題、刷新動作、設定反饋點、完成重啓。

(3)記住“下拉、刷新”這個意象,批評就是要把錯誤的行爲覆蓋掉,讓新的局面呈現出來——可以在職場或家庭裏推行一個小創新:把“刷新”作爲溝通的一個暗號。當你要批評人時,可以說:“來,咱們來刷新一下。”反過來,如果你覺得自己犯了錯,也可以主動跑到對方那裏說:“不好意思,我又犯錯誤了,請您幫我刷新一下。”


14、提意見:怎樣改變自己說了不算的事

101、先發展關係,再解決問題。提意見=事前徵求同意+定義雙方關係+提供具體建議。

(1)事前徵求同意(預案管理)。“我對這件事有個建議,你想聽一下嗎?”——把意見改成建議,讓雙方不處於敵對關係。同時,此處的建議=意見+解決方案。

(2)定義雙方關係。要證明自己是作爲共同體的一份子來發言的,也充分考慮了共同體的利益,並不是隨便指指點點,只有我跟這事兒有關,所以我提的意見才值得被認真傾聽;反之,無法證明雙方是共同體關係時,就不該提意見。原因很簡單,對方和我們沒有關係,憑什麼要聽我們的呢?

3)提供具體建議。建議要具體,要能抓落實的。

102、把提意見常態化,在共同體內推行一種格式化的表達方法,在一個封閉的場景裏,大家只聊三件事:(1)你希望我開始做什麼事?(2)你希望我不要再做什麼事情?(3)你建議我在什麼地方,哪些事情上投入更多?

103、接收別人的意見時,做好這幾點:

(1)首先,要表現出對他情緒的接納,去理解,去感謝。

(2)其次,一定要給對方反饋,調用“肯定反射”指出自己準備做哪部分。

(3)最後,在接收信息時要主動“留痕”——通過郵件或者會議紀要,把對方的意見記錄下來,事後發送給對方。這個過程不僅體現了對他的尊重,也是在跟對方確認。

PS:有可能會遇到一種情況,就是對方提的意見不靠譜,你並不想落實,怎麼辦?一般人提的,就展現好態度就夠了;利益相關者提的,就要告訴對方息爲什麼沒有那樣做……

104、本小節劃重點:

(1)提意見關鍵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把提意見轉化成建議;先發展關係,再解決問題。

(2)提意見的動作要領:事前徵求意見,把雙方的共同體關係定義好,再給出具體建議。

(3)可以通過定期組織制度化、格式化的提意見活動,把提意見變成營造團隊信任感、提高團隊績效的助推器。


15、績效面談:怎樣事半功倍地發揮你的領導力


105、企業沒有創造出一個有意義的工作場所,代表着“管理的恥辱”。——約翰.麥基

106、如果一個人深陷日常瑣事,變成“工具人”,就很難感受到工作的意義,因爲他的所有注意力都已被細節和過程佔據。而績效面談能把人暫時性地“拔出來”,讓他站在全局立場上重新定位、調整、再出發。

107、績效面談真正要實現的目標,不是蓋棺定論,而是開啓未來。它是組織成員之間一次“透明化”的互動。它由兩個動作要領組成:績效面談=營造正式感+換框架。

(1)營造正常感 。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做:A、時間意義上的正式感——提前預約,親自預約,你表現的越正式,對方就越重視 。B、空間意義上的正式感——在一個獨立的、不受干擾的封閉空間進行面談,注意不要選在自己的辦公室,規避對方的“客場做戰”壓力; C、話語意義上的正式感 ——話語本身要做一個設計,要非常準確,不能有模棱兩可的地方(日後可能會作爲呈堂證供)。

(2)換框架,簡單說來就是給對方看看大局(可能是明年的某個新戰略,或部門在公司中的定位),目的讓對方從日常的瑣碎中跳脫出來,在更大的框架之下看待自己的工作。

你知道明年公司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嗎?

你知道公司的目標對咱們部門意味着什麼嗎?

你知道這對你意味着什麼嗎?

108、隨着管理隊伍擴大,你不可能永遠靠個人示範和魅力去領導團隊,最後一定是靠規則去這麼做。只有規則意識足夠強,那就會逐漸碼出自己的規則,未來就能領導大的團隊。

109、本節劃重點:

(1)績效面談不是蓋棺定論,而是開啓未來。你要代表組織,儘可能增強與下屬之間的透明度,擴大對未來發展的共識。

(2)作績效面談,要從時間、空間、談話內容上去營正式感。在設計談話時,實際的績效分數只是個“腳手架”,重要的是,要給到下屬精確的反饋和要求。

(3)績效面談是帶團隊的關鍵時候。因爲這和大家的切身相關,所以你要在這種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刻,給他們換上更完備的認知框架。


16、主持會議:怎樣降低你的存在感,提高你的控場力


110、單獨設立一個主持人,目的是將其與會議決策者分開,也是爲了在一個更可控的情況下推進會議。

111、會議主持人應該要求自己像牧羊人一樣,把握會議方向,控制會議進程。主持會議的動作要領:主持會議=行爲設計+全程控場。

(1)動作一,行爲設計。採用一種非語言的方式,向與會者施加影響,完成會議的組強。常用的方法有四種:

方法一,設計場地(站在工位上開會、會議室開會、度假村開會等)

方法二,設計時間,比如上班前、下班後或者中途;比如節前或節後等;

方法三,設計環境,就是設計於開會場所的環境(佈局以及細節等)。比如圍坐形式、小組派位、位子上有紙筆、計時器或其它小道具等);

方法四,設計規則,也就是立規矩(規則在會前制定下來)。

(2)動作二,  全程控場。可通過4種方法來把握:

方法一,會前積極跑動。會議主持人要做的溝通,80%都發生在會前(比如場地、時間、環境和規則的設計),而不是開會的時候;     

方法二,開場白賦能。

方法三,會中干預,這也是會議主持人非常重要的職責。遇到領導拖堂,干預的辦法有2方面:第一,會前幫領導做足準備,避免失焦;第二,加強規則管理。比如在發言時準備計時器,到點鈴聲大作。

方法四,結束出口成章。好的會議總結本質就是口述一份會議紀要,沒有感受和態度層面的東西,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112、 本小節劃重點:

(1)記住“會議的主持人就是牧羊人”的意象,鞭策所有的與會者在有限時間內達成會議的目標。

(2)可以用一些非語言的方式向與會者傳遞信號。方法包括:設計場地、設計時間、設計環境、設計規則。如果你善於舉一反三,你會發現,這些行爲設計適用於職場的方方面面。

(3)要對會議全程控場,方法包括:會前積極跑動,開場自我賦能,會中敢於干預,結束出口成章(口頭會議紀要)。


第五部分 這樣溝通,你能變被動爲主動

113、在一個生氣的人面前,永遠不要用“不過”、“可是”、“但是”之類的詞語。——馬歇爾.盧森堡

114、道歉的終極奧祕不是承認“我錯了”,而是承認“你是對的”,重要的不是爲過去的行爲道歉,而是要向對方承諾一個面向未來的增量。道歉=關閉過去+承諾未來。

動作一,關閉過去。道歉主要遵循四個原則:第1,道歉越早,代價越小;第2,把道歉和彌補損失分開;第3,誠懇的態度比做任何事情都重要;第4,接納對方的情緒,引導對方釋放情緒。

動作二,承諾未來。道歉是讓雙方關係在沒有破裂的前提下,還能往前走一步。有三種方法:方法1,帶着方案來;方法2,上個請教。上個請教的意思是,在你實在不知道怎麼辦時,可能直接用請教的方式詢問對方;方法3,上個小禮物。

115、無論道歉多麼有誠意,可能還是會不被原諒。對此,要意識到一點是,道歉不僅是爲了對方,也是爲了讓自己安心。對方接受與否是對方的權利,自己把道歉對應的動作做完,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

116、對方拒絕接受道歉時的應對方法:方法一,小事打個時間隔斷,就是把時間段稍微拉開一點(以一週爲宜),再做一次溝通;方法二,大事第一時間請求支援:跟上級請求支援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向上級道歉,並事先準備好行動方案,除此之外還可以準備小禮物等。

117、接受道歉的三條建議:(1)坦然接受對方的道歉。在對方道歉時認真傾聽,表示肯定,告訴對方相關情況你已經瞭解。(2)要阻止對方把問題升級——有時候,對方的道歉裏可能藏着小陰謀。(3)道歉如果涉及外部關係,該秉公處理的就秉公處理。道歉是道歉,賠償是賠償,不能混淆。

118、本小節劃重點:

(1)道歉的終極奧義不是承認"我錯了",而是承認“你是對的”。重要的不是爲過去的行爲道歉,而是要向對方承諾一個面向未來的增量。

(2)道歉要分步驟進行:A、先完全接受對方的情緒,肯定他感受的合理性,把這件事情關掉;B、然後告訴對方你打算怎麼辦,將目光轉移到未來;C、最後上個請教,上個小禮物,把雙方的關係往前推進一步。

(3)道歉過程中,如果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大事,要學會向上級請示支援。如果是小事,則可以等上一週,待對方平復心請後,再走一遍上述的道歉流程。


18、調解:怎樣持續優化你的社會網絡


119、一個以你爲中心的社會網絡 ,“補網”的思路不是衝上去兩邊勸和,而是分別加固你與各自的關係。只要你與他們的關係足夠好,婆媳關係就不會壞到哪裏去,因爲雙方都要顧及作爲中心節點的你的感受,至於她們能不能和好如初,那是她們的課題,你不要摻和進去。

120、調整矛盾=處理情緒+重建目標+最小改善:

(1)動作一,處理情緒。接納對方的情緒,獲取對方的信任(感受到我們是一夥的),而不是講道理。安迪.葛洛夫說過:“我們溝通得有多好,並非取決於我們對事情說得有多好,而是取決於我們被瞭解得有多好。”

A、避免情緒升級,溝通過程中儘可能不要評價另外當事人;B、處理情緒有個非常重要的動作,就是製造“認知失調”。簡言之,就是把對方的情緒徹底掀翻在地,告訴他這個情緒沒有價值。趁着對方在“認知失調”後的短暫“空白期”,在他的頭腦植入一個新的東西。

(2)動作二,重建目標。人在衝突中時,通常會把情緒作爲第一目標,這時就要幫對方找真正的目標,把對方從情緒中拉出來。“將軍趕路,不追小兔”——把精力聚焦在重建目標上,幫助對方儘快從衝突中脫身。

(3)動作三,最小改善。設計一個最小化的改善動作,方便他立即投入行動,這樣就能把對方送回原來的軌道。

121、調整矛盾最好的辦法,是“規則前置”——事先討論,避免衝突升級的約定。

122、本小節劃重點:

(1)調解不是矛盾不是解釦,而是補網;以自己爲中心節點去修補你的社會網絡。而且,在調解矛盾之前,要真正做到課題分離。

(2)調解矛盾的過程,也是幫助對方迴歸正常生活軌道的過程。要先處理對方的情緒,給他製造一個認知失調。對方會在這個空隙中,從鬧矛盾的情緒和狀態裏走出來。

(3)緊接着,幫助對方重建目標,爲他設定一些最小化的、可以立即啓動的改善動作。這些都有對方進入平和、積極的新階段。


19、求助:怎樣用示弱來增強你的關係網

123、工程思維就是永遠以資源有限,條件不足爲前提,去實現現實世界的目標。——老喻

124、一個願意發起求助的人,目標感肯定要大過所謂的“自尊心”。我們每發起一次求助,就是把更多人拉進自己的協作網絡,當然也有機會團結更多我。

125、求助,是別人對你的責任伸出援手,而不是別人替你活兒扛了。求助=別人幫得了+自己值得幫。

(1)別人幫得了。判斷對方是不是幫得了,有3個方法:

方法一,在時間和精力上是否可啓動;方法二,在職責邊界內是否可啓動;方法三,在關係程度內是否可啓動(交淺言深是大忌)。在這個環節要注意3點:第1點,不要同時找幾個中間人;第2點,要給中間人足夠的信息量——要求助什麼事,原因是什麼,已經準備好了什麼等等;第3點,也是非常關鍵的,別讓中間人承擔太多責任。

(2)自己值得幫。用2個方法判斷自己值得幫:方法一,先乾爲敬——不當伸伸手黨;方法二,真誠領情,致謝要及時——爲人涼薄的不幫。

126、你的求助對象比你厲害得多時,建議你用每隔半年跟對方彙報你的進步的方式,來表達感謝,來維系這段重要的關係。

127、求助是個特別有效的溝通方法:破冰時,可以通過求助與初識者進行深層次的連接;道歉時,可以通過求助讓對方重新建立起對你的掌控感;日常閑談,也可以通過發起一個求助開啟聊天話題……求助還有一個未被討論的重要作用:幫助我們識別,那些最有價值的人際關係。

128、為自己配備“救生員”是非常重要的。導師、學長都可能成為“救生員”,還有一種人特別適合——你的前領導。

適合做“救生員”的人通常滿足以下2個條件:(1)你和對方的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交集,這樣“救生員”才能理解你的處境,當你碰到難處時,他可以幫你分析出現問題的實質性原因;(2)在雙方有交集的前提下,不能有直接的利害關係。

129、本小節劃重點:

(1)求助本質上是發起一次協作,我們要卸下“求助=我不行”的心理包袱,把它當作一次拓展自己協作網絡的機會。

(2)向別人請求幫助前,首先要判斷對方是不是幫得了。“幫得了”不僅要看對方能力上能不能做到,還要看這個忙在他的協作界面(時間和精力、職責邊界內、在關係內),是不是容易啟動。要主動給對方製造最小化的啟動點,讓他覺得自己可以輕易做到。


20、拒絕:怎樣讓你在說“不”時依然受歡迎


130、建議所有人,都應該儘量避免給自己貼上“討好型人格”的標籤。每當我們這麼做時,就等於拱手讓出了自己人生的主導權,這在心理學家弗咯姆看來,是一種性格缺陷。之所以會不自覺地討好,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所需,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層面的,都只能從外界獲得,而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創造。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其實是因為要依賴別人,才會對別人表現出善意和友好。但他們討好的對象可能並不領情,反而覺得和這類人交往很累。

131、拒絕該拒絕的事,團結該團結的人。拒絕=開門見山+移花接木。開門見山,就是直接表明立場;移花接木就是重新發牌,提出替代方案。

(1)開門見山的拒絕,要滿足“第一時間”和“第一人稱”2大標準。第一人稱是指,不要為自己的拒絕胡亂找藉口,更不要把責任推給其他人。心理學上的“因果偏好”——我們潛意識裏相信“有因必有果,因果必循環”,會本能地為一切現象的出現尋找對應的原因。所以,哪怕這個解釋沒有絲毫道理,也好過沒有任何說明。

(2)移花接木的技巧:Yes,if。它的意思是“如果能……話,我可以同意”;“如果你怎麼樣,我才怎麼樣”。這不是藉口,而是向對方提條件(注意:這個條件是完成這項工作的必須條件,或者根據實際情況來調劑的條件)。翻譯過來就是:“我可以答應你,但是我有一個條件,請先滿足我的條件。”

132、當你發現,自己老是反覆遇到同一種情況需要拒絕時,就應該意識到,這不是拒絕某個人的問題,而是你和系統本身有問題。接下來應該採取的行動是:提前設定好規劃,把反覆出現的問題集中消滅掉。這樣後,溝通效率就提高了。

133、如果被拒絕,就不要死纏爛打。一來姿勢不好看,二來確實沒必要。當你給別人提要求時,手裏就應該準備好次優方案。事實上,很多經驗豐富的人,在溝通時提出的那個次優方案,纔是他們真正想要的。

134、本小節劃重點:

(1)拒絕其實是一個洗牌的過程,你要把發牌權拿到自己手裏,在任何溝通場景中都把握主動權。

(2)開門見山地表達拒絕,用“第一時間+第一人稱”表明立場,不要拐彎抹角。表明立場之後,馬上給出理由,讓對方能下臺階。這是溝通高手的作風。但要注意,絕不撒謊。

(3)重新發牌時,特別考驗一個人的方案力。如果你一時想不到合䢪的方案,可以用“Yes,if”的技巧去交換條件,或者推遲交付時間。


第六部分 這樣溝通,你能讓自己發光

21、即興發言:怎樣讓你徹底告別張口結舌


135、談話,和作文一樣,有主題,有腹稿,有層次,有頭尾,不可語無倫次。——梁實秋

136、對即興發言最大的誤解——即興等於毫無準備。所謂發即興發言,只是沒有落到書面上的發言而已。

137、即興發言+萬能開頭+談感受/談行動:

(1)動作一,準備一個萬能開頭。為不同場景準備自我介紹時(通常會用到自我介紹、贊美開頭),但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第一,不貼負面標籤;第二,不增加冗餘信息。

(2)動作二,談感受/談行動。首先要控制發言時長,切勿大篇大論——發言時長以3分鐘左右為宜。“講虛”談感受,”講實”抓落實。

138、即興發言要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交付一個感受,烘托一下氣氛,表達一下對在場其他人的認同,這個任務就已經完成了;即興發言就是一個像這禮花一樣瞬時的任務。

139、本小節劃重點:

(1)即興發言不是毫無準備的講話,它不能準備稿子,但一定要“準備意識”。

(2)即興發言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短,3分鐘,500字之內完成。重要的不是展示你的水平,而是傳遞你的態度。

(3)你可以用做筆記 ,準備萬能開頭等技術化的方式,來提高自己即興發言的能力。

(4)即興發言展開的方式有兩種:其一是講虛,談談感受;其二是講實,談談行動。但不管怎麼展開,你講話的素材都必須來自現場,要烘托氛圍,給別人捧場。


22、閒談:怎樣讓誰都覺得和你聊得來


140、閒談的最高任務只有一個:優化雙方關係,因為社交關係從來都是相互的。閒談=傳遞尊重+傳遞價值:

(1)動作一,傳遞尊重。如何傳遞尊重:方法一,上個請教;方法二,多給一點;方法三,深度破冰;方法四,管理人設。要盡可能避免在閒談中聊到彼此的三觀問題,這是一條“強邊界”,觀點類的問題特別容易引起急論。

(2)動作二,傳遞價值,讓對方覺得我們說的對他有用——閒談時感受好,有收穫感,就可以了。

141、本小節劃重點:

1)閒聊天不是聊閑天,這個“閑”指的是場景而不是內容。閒談也有目標,它的目標主要是在於關係的建立、維護和深化。

(2)最安全的閒談方式,就是上個請教。保持開放性的交互,也給對方傳遞尊重。在傳遞過程中,你要注意管理人設,給自己設定好清晰的邊界。不相關或者不懂的話題,儘量不談;三觀類的話題,堅決不談。

(3)除了尊重,你在閒談中還要傳遞自己有價值的一面,比較好的方式是讓自己成為專家型社交高手。


23、匯報:怎樣才能讓你的方案被人重視


142、在所有傷感的語言或文字中,最傷感的是:“原本可能做到的!”——約翰.惠蒂爾

143、做提案時要提醒自己:作為一場演習的總指揮,我要主動承擔責任。這種總指揮的意識,可以通過公式中的二個動作要領,綜合建立:提案=融目標+搶進度+提訴求。

144、本小節劃重點:

(1) 匯報/提案本質上是一次演習,而不是請示。

(2)匯報/提案最關鍵的能力,是向對方呈現結果的能力。你作為總指揮,要把責任承擔起來。

(3)給領導或客戶呈現結果,你要做的就三件事(提案=融目標+搶進度+提訴求):首先把你的目標融合到領導的目標裏,其次是把你的進度搶在領導之前,最後提一個最小化的訴求,用對方的推力讓飛輪先行運轉起來。


24、競聘:怎樣才能讓你在競爭中笑到最後


145、“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只有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瞭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這纔是自我。——山本耀司

146、本小節劃重點:

(1)競聘的本質,不是和對手競爭,而是向組織請戰。競聘不是為了贏,而是為了改善你未來的生存環境。要帶著無限遊戲的眼光,去看這場競聘。

(2)一篇競聘講稿或者競聘材料,要包括三個基本內容:肯定現有戰場+我的獨特打法+我的充足準備。

(3)給你五個提醒:第一,不要說前任的壞處,要肯定現有戰場;第二,不要擺過去功勞,要講未來的打算;第三,不要說對未來的暢想,要說對未來的抓手(把組織的目標,翻譯成自己要做的事);第四,不要光講準備,要突出個人特質;第五,不要因為落選鬧情緒,要備好敗選方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