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關注,謹慎出手 1. 2. 3. 4.

這兩天連續聽讀了復旦大學教授沈奕菲老師的《做對“懶”爸媽,養出省心娃》這本書,越聽越覺得這是我聽了這麼多有關育兒類書籍當中最經典的一部,書中全是乾貨,所舉的例子對每一個爸媽來說都可以奉爲育兒經典案例,所以所以我對書中的內容幾乎是不加變動的照搬照抄了。就當做自己的一本教育聖經來膜拜吧。

對於孩子,要密切關注,而不是什麼都不管;但是謹慎出手,你不要一看到問題就立馬去幹涉;然後當你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你可能就可以把問題變成技能,去幫助孩子更好地找到自己發展的道路,讓他踩着正確的步子,一步步往前走。

1.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經常犯一個邏輯錯誤,叫滑坡謬誤。就是認爲孩子犯了一個錯誤以後,假設不去制止他,他就一定會犯另外一個更大的錯誤。也可以形象地稱之爲多米諾骨牌邏輯。使得我們會天天嘮叨孩子,從早到晚不斷地低估我們自己家的孩子。

這就叫不斷地被挑錯。

糾錯的結果,並不是改變錯誤,它最後真正的結果是親子關係破裂。

經常嘮叨,它不僅不能幫助孩子成長,反而會破壞親子關係,尤其是破壞孩子的歸屬感,讓孩子有習得性的無助(指個體經歷某種學習後,在面臨不可控情境時形成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改變事情結果的不可控認知,繼而導致放棄努力的一種心理狀態)

父母有的時候知道錯誤,但並不一定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所以父母得好好學習,孩子纔有可能天天進步。

歸屬感就是知道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我對世界有什麼貢獻。

當我們時時刻刻糾錯,每時每刻說孩子什麼做得不對,實際上就是在告訴他:你什麼都不是,你什麼都做得不好,你對這世界沒什麼貢獻,你就是個廢物。久而久之,就破壞了孩子的自我歸屬感。

爲何教育特別難?因爲教育其實是決策和計劃。可是人類大部分的決策,都是對於自己當下的決策,唯獨教育是對他人未來的決策。

社會學家羅伯特·默頓說過“自我實現的預言”:如果自己覺得能夠走到很遠的地方,覺得自己能力很強,你會發現實現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我們告訴他,你只能走到這裏,往後的路對你太難了,他往往走到這裏就停下來了。所以一個優勢一旦產生,它可以不斷累積,會加強人對自己的信心,這樣他就會不斷往前走了。通過這樣優勢的累積去發展,要比不斷糾錯更好。

2.

優勢累積法實際上背後的原理,就是讓孩子不斷積累成功的體驗,覺得自己還不錯,很厲害,體驗 “原來做好一件事情是這麼快樂” 的成就感。找到自我激勵的機制,這纔是一種好的優勢累積法。

培養孩子,其實是培養孩子實體化的過程。(蒙臺梭利)

父母要學會去激發孩子的天賦,給孩子的成長搭個臺階(正面標籤法)。

當孩子停留下來仔細觀察的時候,他的學習纔開始了,他纔是真正深度地學習。可是許多父母往往在孩子停下來觀察某個東西的時候卻一味的催促,“趕緊,快點,前邊還有什……”,孩子的專注和深度學習,都被這樣因爲無知而打斷。

3.

在孩子最早的成長過程中,有個叫自我救助的階段,這個階段是自我不斷在跟本我博弈。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在自我救助階段父母沒有給孩子發展自我的機會。比如說,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孩子的冷熱,是需要通過自己去感受的:滿頭大汗很難受,才知道下次熱了要脫衣服;冷了會感冒,之後纔會知道冷了要穿衣服。但我們的媽媽,常常在你還沒有熱的時候,就把衣服全脫掉了,在你還沒冷的時候,已經叫你加衣服了,所以自我一直沒有機會發揮作用,本我就很看不起自我,覺得自我從來沒有發揮作用,大部分時候也是不對的,所以他的自我就成長不起來。

孩子每犯一個錯誤,也是他的自我變得更強大的過程,孩子成長就是個試錯的過程。

更形象的一個比喻就是,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雖然我們在跟隨他,但其實我們更多的是守門員的角色,得跟他一起上場,幫他把危險都攔住;

等到他四歲到六歲的時候,到後面包括小學早期,你更多的是像教練,可能就是要去引導他,告訴他怎麼做可能是好的;然後很快就進入到了拉拉隊的狀態,就是你給他鼓勵,給他正面標籤,讓他踩着正確的步子往前走。

到了青春期,你就不得不退到觀衆席了。爲什麼?因爲你會發現,孩子有自己的世界了,他更在乎同伴。有很多的父母,到了孩子青春期,連觀衆席都沒有資格坐,因爲你會發現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屏蔽了父母。朋友圈也屏蔽你了,發生任何的事情都不會告訴你,你是最後一個知道的,這其實很可怕。所以青春期的時候,我們還能保持自己觀衆的身份,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那麼走過這些階段以後,孩子上大學變成成年人,我們就真正能成爲終生的朋友

所以每一個階段,父母要找對角色才能更輕鬆。所以我們在講做對“懶”爸媽的時候,不是說你真的什麼都不管,也不是說你要很用心地去管,而是你知道大概的概率,你一個階段就只要做一些事情就可以了,你不要做那麼多的事情,因爲你做了那麼多的事情,又沒有好處,對孩子也沒好處,你自己又累得要“死”,何必呢?

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看到,孩子是隻有特點,沒有優缺點的。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來說:

父母喜歡的孩子,其實是精神分裂的孩子。我們希望孩子有大局觀,看事情看大局,但是做作業又特別細緻;我們希望孩子運動場上特別活躍、社交場上特別活躍,但是一到上課又很安靜,靜如處子,動如脫兔。這些都是兩個不同的人格,如果這個孩子,兩個人格都在他身上,那不就是精神分裂嗎?

我們看到這個特點,就知道每一個優點,發揮在不同場合裏,可能會變成缺點;每一個缺點,發揮在另外一個場合裏,很可能就是優點。

所以我們真正地要欣賞孩子,就是要改變對孩子優缺點的看法,欣賞才能創造奇蹟。

你不需要糾錯,但你需要一雙發現孩子做對的眼睛。用正面標籤法,對孩子可複製的正確行爲進行肯定。

舉個例子來講,孩子如果這次考得很好,你就可以說:“我覺得你這次之所以考得很好,是因爲你提前做了預習和複習,我發現這個事情做了以後,你成績很好。”“你能做到提前預習,你能做到及時複習,媽媽覺得很好。”即使你有的時候複習了,可能成績沒那麼好,但媽媽覺得,你能做到複習已經很不錯了。

如果孩子做了錯事,那我們就希望他去真誠地賠禮道歉。

介紹一種三R道歉法

首先,承認錯誤。我們要讓他自己認識到錯誤(Recognize),要向別人說我錯了;
其次,學會和好。他一定要學會認錯以後怎麼和好(Reconcile),怎麼讓對方覺得還是能接受的,怎麼去獲得他人的諒解;
再次,解決問題。他一定要做一些具體的方案(Resolve),去解決這些問題。

我發現這個三R道歉法,很多成年人都不會。所以如果孩子能夠有這樣的一個處理錯誤的方式,他很快就會成長起來,他的社交能力,處理問題能力等都會得到很好的鍛鍊。

有時候孩子的某一個問題一直不能解決,常常不是他主觀意識上不想解決,而是因爲他不具有某種技能,一旦掌握了這種技能,問題就消失了。

父母需要先建一個技能,才能去幫助解決一個問題,而不是用問題解決問題。所以父母對孩子真正的幫助,就是給他搭臺階、尋找資源,讓他體會問題解決的成就感,這樣子他纔會越來越走得好。

4.

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學校教育其實是知識能力的培養,這是一個集體化的、規則的培訓,它其實很難考慮到每個人的個性化。而且它是一個選拔機制,一定是更優秀才能得到老師更多的肯定。

家庭教育最核心是情感支持和人格培養。它是一個愛育機制,不管你做得好不好,我都愛你,因爲你是我唯一的一個孩子,或者我就只有兩個孩子,不管你怎麼做,媽媽都愛你。家庭教育是一種個性化的培養,所以在家庭裏面,情感的支持是更重要的

所以我們在家庭裏面,陪伴孩子學習也好,做什麼事情也好,你一定是從遊戲化的角度去考慮,怎麼讓他更快樂地做

快樂是特別有能量的,快樂會打開孩子的學習力,快樂能讓孩子成長得更好。家庭的情感支持提供得越紮實,孩子在外面成功的道路,其實是走得越順暢的,他的幸福指數也是會越高的。

愛是需要學習的,幸福是需要練習的

當你覺得壓力很大,當你覺得很累的時候,也往往是你的孩子覺得壓力很大很累的時候,所以我們要放過孩子,也放過我們自己。

家庭很重要,做所有的事情,首先都是你我找到一個舒服的狀態,讓孩子感受到幸福,我們不斷地去練習幸福,我們的生活才能往前走。

參考書目:《做對“懶”爸媽,養出省心娃》(復旦大學教授沈奕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