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閱讀與寫作講義》:構建理解他人與表達自我的能力

文/沐恩佳音

小時候弟弟又高又壯,和他打架,我總是喫虧的那個,於是我學會了用寫信的方式和他溝通,竟然把他治得服服帖帖,於是我喜歡上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

202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欣喜地發現簡書,便一頭扎進來開啓了日更,今天是日更第458天,一天沒有斷更,迄今爲止共完成73.3萬字。

但日更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曾經無數次想過放棄,但最終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今天,日更早已經像喫飯、睡覺一樣,很自然地變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日更初期,我激動、興奮,覺得自己有滿肚子的話想趕緊寫出來。

日更中期,我把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幾乎全部寫完了,開始覺得:不知道寫什麼、爲什麼要寫。

日更後期,我從害怕寫到天天想寫,從隨便寫到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寫,從固定時間寫到隨時隨地都可以寫。

爲了有東西可以供自己每天輸出,我不得不大量輸入,於是我重拾閱讀的習慣,快速增加自己的閱讀量。

最近幾天,我在讀吳軍老師的《吳軍:閱讀與寫作講義》。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彷彿一下就找到了知音!

我平時寫文章多是摸着石頭過河式的自學過程,學習別人的優秀文章,學習別人的寫作方法,研究別人寫出爆款的原因。

讀完這本書,我豁然發現:閱讀和寫作不僅僅是輸出和輸入的關係,還有大量的方法和技巧。

閱讀與寫作像是一對孿生兄弟,有長久閱讀習慣的人,很自然地就會喜歡上寫作;喜歡寫作的人,當然也離不開閱讀。

閱讀可以讓我們很好地理解他人,寫作可以讓我們清楚地表達自己。

閱讀可以讓我們理解他人

我們可以從作品中反推出作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想表達什麼思想,有什麼樣的時代背景,可以瞭解不同的歷史和社會。

反過來,瞭解歷史、時代、一個國家的藝術和文化,也有助於我們提升自己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我們每個人只能生活在當下的時代,不可能生活好幾輩子,也不可能同時生活在不同的國家。

幸運的是,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作者通過作品向我們生動地回放了那些時代、那些國家的畫面。這些,我們都可以通過閱讀來完成。

閱讀是我們建立知識體系的主要手段。閱讀的品味決定了我們的水準。

爲了獲得足夠多的知識,我們必須要有一定的閱讀量,但多數人的時間有限,想要達到一定的閱讀量,首先要提高閱讀速度,要做到有意識地閱讀,提高對文章結構和有用信息的敏感度。

可是我平時讀書時,總是逐字逐句地讀,閱讀速度很慢,在短時間內自然就讀不到那麼多書籍。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讀書,讓我苦惱過一段時間。

吳軍老師在本書中提供了“如何突破閱讀的瓶頸”的方法:可以把書拿遠一點,也可以在閱讀是選擇語音輔助。

我們眼睛的目光是跳動的,要隨着在重點字詞處停頓,然後跳到下一個重點字詞處,其他的內容用眼睛餘光快速掃過即可,遇到不認識的字,不要停,跳過去。

當然,人的閱讀速度不可能無限快,爲了兼顧閱讀的廣度和深度,我們可以把閱讀分層。

用於擴大視野的書,我們可以快速翻閱瀏覽;有助於建立自己知識圖譜的書,需要精讀、細讀;工具書和經典著作,需要我們典藏,這些書需要不斷反覆閱讀。

寫作的核心是表達自己

有了一定的閱讀量之後,很多人自然就會開始動筆寫。

一個熟練的寫作者,需要經過害怕寫到天天想寫,再從天天想寫到不輕易落筆的兩個過程。

吳軍老師說,寫出的起始階段“寫就行了,寫得好壞並不重要”,從找到新鮮有趣的題材寫起來、突出主題,然後形成動感的故事、讓讀者產生共鳴,最後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是一個持續進階的過程。

有了一定的寫作基礎,就要嘗試着運用修辭、寫景、寫情、敘事等一些基本的寫作技巧,儘量把我們的故事講好。

寫作是兩個人的事情,不僅要表達好自己,還要理解讀者的心理,我們要根據不用的平臺、不同的讀者羣,調整我們的寫作手法。

如果想讓讀者對我們的作品產生興趣,然後打開我們的文章閱讀,進而有所收益,我們還需要掌握一些更高一級的寫作技巧:

一、設置懸念

凡是吸引人的作品,都有一些懸念設置。歷史小說、非虛構作品、回憶錄等,多會運用期望式懸念,爲了激發讀者的好奇心,作者需要在結果可預知的前提下人爲地製造緊張情節。

比期望式懸念更吸引人的是突發式懸念,它主要依靠對讀者保密,通過使人大喫一驚的情節,讓人發出“原來如此”的感嘆,以此達到效果。

這些情節的發展雖然在意料之外,卻必須在情理之中,不能爲了設置懸念,隨意翻轉結局,搞得前後矛盾、漏斗百出。

二、有張有弛

懸念讓作品具有張力,但高明的寫作也要懂得把握節奏,有張有弛。

製造懸念或者戲劇化的效果,容易讓讀者始終處於緊張狀態,讓人感到疲憊。

懸念的設置和平和的敘事交替出現,不僅可以把讀者的胃口吊起來,還可以適當地舒緩情緒。

三、 管中窺豹

通過一個細節把全景講清楚。通過一個點、一個側面,甚至一件小事來展示全景,或者通過一個小人物,描繪一個大時代。

四、 點睛之筆

一部好的作品,常常需要點睛之筆。

善於總結作品的內容,最好能用一句帶有“標語性質”的話把自己要說的內容總結出來。

要考慮讀者的心理和知識背景,考慮什麼話能讓他們有所觸動,最好是替他們找到一句話,把他們思考了很久但是想不透徹的疑問一下點清楚。

有了點睛之筆,一部作品的已經常常就被提升了。

五、 反諷手法

任何時候,寫東西都不能抱有怨氣,不能抱有吵架的心態。但是,人不可能永遠不生氣,如果真想表達自己的不滿,甚至是憤恨的心情,用反諷手法就是一個解決方法。

想通過寫作表達自己,讓讀者喜歡上自己的觀點和思想,需要我們大量閱讀的同時,還要嘗試着運用上面的這些技巧,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寫在最後:

《吳軍:閱讀與寫作講義》,不僅讓我學會了“如何快速閱讀”、“如何兼顧閱讀的廣度和深度”,還讓我學會了通過閱讀,完美自己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完善自己的作品的適應性和廣泛性。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和獨特的經歷,這些就是文學永恆的主題。圍繞這些主題進行創作,我們不僅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還能激發我們對某些問題的思考。

這本書共475頁,包含了很多閱讀和寫作經典範例,還有很多讀寫、聽說的實用技巧,對於閱讀和寫作愛好者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科書式書籍。

我在寫文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都能在這本書裏找到答案。

我讀書有一個習慣,喜歡把重點的章節畫出來,但這本書的紙質、印刷、排版和封面都很好,我沒捨得在上面塗畫,因爲我想把它收藏下來,反覆閱讀。

如果你在閱讀與寫作過程中也遇到了瓶頸,不妨也去讀讀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