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科举简史

文/太史栩

古代高考,换言之,科举。

在科举尚未诞生以前,朝廷筛选、提拔人才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察举制。

古往今来,许多能人将相都是举孝廉入仕,比如曹操,再比如大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

陶侃家境贫寒。童年时,父亲就亡故了。单亲妈妈湛氏独自抚养陶侃,她含辛茹苦,通过针线活儿赚钱养家。

陶侃长大成人以后,在浔阳县担任小吏。某回,有位举孝廉而为官的范逵,路过浔阳。当时,大雪乍落,天寒地冻,范逵一行人不得不寻当地人家避避风霜。他们扣响了陶家的柴扉,陶侃家徒四壁,拿什么来款待?

热情好客的湛氏淡然地对儿子陶侃说:“儿啊,你尽管邀客人暂且住下,妈妈自有法子。”湛氏回到屋内,剪下及腰长发,换得鸡黍和酒……她又把屋内无关紧要的柱子砍掉一两根,作为薪柴。末了,她把睡觉的席子割为两截,一截用作饲马的草料。

范逵一行人酒足饭饱以后,察觉原委,不禁动容。范逵感慨万千:“没有此等贤母,何来陶侃这样的儿子?”回到洛阳,范逵立刻向朝廷举荐了陶侃,陶侃遂名播九州,逐步走上仕途。

第二阶段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因为中正官(手握对某一区域选贤任能的权力)多数由贵族担任,而这些贵族大多只青睐同样出身豪门望族的人才,所以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晋代文豪左思,即缔造成语“洛阳纸贵”的那位,写过一首诗《咏史》: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苍虬的劲松,虽高达百尺,但它生在涧底,竟被山顶的小树给遮蔽了。由此类推,“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惊才绝艳者因为苦出身不被重用,而某些庸碌之辈仅凭家世好就占据高位。

或许是意识到九品中正制的不公,抑或是一颗求贤若渴之心的驱策,隋炀帝创立了科举。

暴君隋炀帝起了爱才之心?历史就是这么无厘头!

除了科举,好大喜功的隋炀帝还下旨开凿大运河。晚唐诗人皮日休曾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炀帝搞的这项大工程,造福了后世无数人。倘若隋炀帝没有在运河开凿完毕后,伫立于豪华龙舟之上,雄视睥睨两岸拉纤的劳苦民工,那他的功绩堪比治水的大禹了。

仁主与暴君,有时也就一线之隔、一念之差。历史不简单呐!

当然,这是题外话。自隋朝创建科举以来,朝廷选拔人才变得高效多了。因此,科举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无论哪朝哪代,人才都是高价值的。一朝的繁盛,要有明主的统御,而贤君也离不开能人将相的辅佐。有了科举,皇帝们再也不担心缺人才了。唐太宗就不由得感概:“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但科举也不是尽善尽美的,由于当时反作弊手段缺失,致使出现了不少舞弊现象。

为了禁止夹带资料进场,朝廷会在考生进入试场前进行搜身。

为了震慑考官,朝廷会对收受贿赂的考官处以极刑。

到了宋代,科举越来越完善,有多道工序以确保公允。

第一道工序是糊名、弥封。糊名、弥封,相当于今天的试卷装订线,能防止考官目睹考生姓名。

你或许会问,倘若考官熟悉考生的字迹,怎么破?这就催生了第二道工序:誊录。由誊录院把糊名、弥封过后的答卷,再抄一遍。因为誊录院常常使用饱蘸红墨汁的毛笔,所以,誊录好了的答卷也被称作“朱卷”。

最后一道工序是核红。“朱卷”会送达校对科,尽可能消除誊错的情况。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大大提升了科举的公平性。

然而,科举有些弊端却是无法更改的。

无数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穷经皓首。考场上屡见不鲜的滑稽一幕便是:已两鬓苍苍的老者和恰同学少年的书生同堂竞争。有位诗人就调侃:“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当时,中华大地上智商最高的那批人,不是钻研科学技术,亦非探讨经世致用,而是成天沉浸在四书五经中,如鲁迅先生所写,学堂里尽是些摇头晃脑、大声诵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以及熟悉“回字四样写法”的迂腐儒生。这些儒生科举及第以后,一部分是既有学问又懂治国的人才,另一部分却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相比科举而言,高考则合理许多。

有人或许会反驳,高考前所学的知识,大部分还不是没啥实用价值?踏上社会时又用不到。

其实,从一年级到高三,不仅是在获取知识,更是在培养兴趣。

你问一个小学生“梦想”,ta大概率会回答“科学家”。但长大以后,ta大概率会把科学家的梦抛之脑后,然后去当教师、工程师、程序员、作家、艺人……为什么小学生的梦想会产生偏差?因为小学生想当科学家,无非是因为科学家的形象太伟岸,但等ta渐渐接触科学以后,会发觉探索科学之路艰深不易,从而转变梦想。

那些日后真的成为科学家的,往往是在初高中接触物理、化学等学科,然后产生浓厚兴趣的那拨人。

就反调君热爱的历史来说,也是初中时读历史课本,从而对历史萌发了浓厚兴趣。反调君大学时读的并非历史专业,但不妨碍俺课余阅读历史类书籍。反调君对历史的兴趣可能持续终生,而兴趣的种子恰是在初中时埋下的。

总之,初高中的教育,往往提供多个兴趣选项,让你去试错和筛选。

如果你对某门学科兴趣缺缺,那就先努力通过高考这关。读大学时对它浅尝辄止甚至再不触碰。但如果你对某门学科兴趣浓烈,读大学时就可以深入研究了,反正大学里最不缺的就是时间。等你毕业时,运气好的话,凭兴趣恰饭也未可知。而人生中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拿兴趣当工作。


主要参考资料:纪录片《科举》 (导演、编剧:韩晶)

图片来源:电视剧《苏东坡》(导演:王文杰)。本文所使用的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我们删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