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不能只對孩子說不怕

我們期望孩子能夠自信勇敢,可是他卻總是膽怯害羞,總有各種各樣的害怕,害怕打雷、害怕打閃、屋子裏黑了害怕、動靜大了也害怕,看見警察蜀黍也害怕,甚至看見牛、大鵝、大公雞等動物也害怕。
當孩子對家長表達出自己害怕時,我們千萬不要以“經得多,見得廣”的態度,對孩子的害怕“輕描淡寫”的說出“別怕”來敷衍孩子。
到底有什麼好害怕的?這可能是父母們共同的心聲了,但是別忘了,我們也是從怕這怕那的小朋友長起來的。我們不能一味的嘲笑他們膽小或者是告訴他們要勇敢,這樣並不能消除他們的恐懼,反之孩子日後可能會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

孩子爲什麼會害怕呢
當孩子在表達害怕時,我們應該理解,害怕是一種本能。趨利避害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對於未知、不確定的危險。或是發現自己能力不足時,我們都會本能的退縮,思考一下如何解決,而不是無腦魯莽的向前衝。
對於孩子來說害怕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有的孩子可能天生膽子就小,當他見到陌生人的時候,可能會因爲害怕而躲在家長後面;孩子在大部分情況下對事物產生恐懼,是因爲之前有過不太好的體驗,讓孩子有了心理陰影。當然孩子隨着年齡和經歷,對害怕的東西也是會有變化的:
1~2歲的孩子會容易出現分離焦慮,害怕孤單、害怕噪音、害怕陌生人和新環境;
2~4歲的孩子會對動物、想象中的怪物感到害怕,這是如果父母比較嚴厲,他們還會害怕犯錯;
4~6歲的孩子會出現社交焦慮。
我們要知道,我們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增加恐懼。

“不好好喫飯,一會讓大灰狼來抓你”
“警察蜀黍專門抓不聽話的小孩”
這種恐嚇式教育,無疑會讓孩子對大灰狼、警察蜀黍充滿恐懼,相對而言,就是你嚇唬他的東西,他害怕的東西也會越多。另外,如果父母期望過高,經常控制孩子,給孩子的正向反饋比較少,會讓孩子更加害怕失敗。而如果對孩子過分溺愛也會讓孩子在面對恐懼時更容易退縮。
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1.接納孩子的真實情緒
我們有時都會感到害怕,更何況孩子了,我們允許孩子害怕,但是不要嘲笑,否定他的恐懼,也不要試圖壓制,強行消滅他的恐懼情緒。
當孩子在害怕時,我們可以給予孩子一個擁抱,輕拍他的背,如果孩子被嚇哭了,也沒有任何關係,我們先孩子哭一會,在他耳邊說“爸爸/媽媽在這裏”。
這是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他雖然害怕,但是他會發現我還有爸爸媽媽在,還有依靠,讓他堅信爸爸媽媽會保護我的。

2.和孩子溝通,瞭解爲什麼恐懼
我們可以溫柔地詢問孩子是什麼讓他恐懼,如果寶寶說不清楚,我們可以通過猜測來進行詢問,等尋找到孩子恐懼的來源,才能從根本上減輕孩子的恐懼。
3.陪孩子一起,緩解或戰勝恐懼
當孩子怕晚上風吹窗簾爲例,我們可以那一塊毛巾假裝窗簾,然後對着電風扇吹,讓孩子看看,毛巾也是可以像窗簾一樣被吹動;再舉一個例子,當孩子害怕影子時,我們可以陪着孩子玩猜影子的遊戲,有小鳥,有兔子等等。
慢慢的孩子就消除了自身的恐懼,再也不會害怕風吹窗簾,夜晚小黑影了。
孩子在克服恐懼時需要耐心,循序漸進,當孩子反抗激烈時不要勉強;另外,也不要過早的給孩子貼上“膽小鬼”的標籤,平時也要注意避開用恐嚇式教育等不恰當的方式。
“害怕”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面對困難的勇氣與決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