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发问:财富是鲜花还是鸩酒?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七部》(4)

财富的伦理逻辑

按生存逻辑论,能被直接使用于生存过程、达到生存目的的事物就是财富,按感知论的逻辑,一切能被感知的存在事物都是财富。但按我们现行给财富的定义,财富是劳动价值的体现,更实用、更通用的概念是,财富是有归属权的生存资料,财富分公有和私有,财富的私有性质是最普遍的概念。其实,无论公有还是私有,财富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归属的限制,也就是财富的所有权是一条严格的界限,这条界限是财富存在的前提。如此说来,财富是人类发明的“专利”,其他生物没有财富概念也没有财富所属的问题,大自然的一切存在都是它们随取随用的财富资源,对它们来说,能用的都是财富,自然财富没有任何前提和界限。我们则不然,自然资源甚至所有事物一旦被确定为财富,它就立即成为“有限”之物。“有限”是什么意义?就是规定了所有者即特定的使用者,事物被限定了范围、限定了存在条件与存在性质,财富是世界上被赋予的最严格限制的事物,某物一旦被确定为财富,它就将是最不自由之物,事物一旦被私有,它的用途立即缩减到最低值,只服务于某个人的财富其利用率最低,有时无限接近于零。

财富是什么?财富是经过我们的劳动创造或加工的自然资源,即被我们赋予了劳动价值的可用资源,财富资源的目的是使用,其意义就是最大限度的使用价值,比如我们生产的粮食是用于食用的,我们不用以制作美味佳肴、供人享用,而是用于囤集,因为属于个人所有的关系,这种集聚财富的方式是最普遍的方式,这囤集起来的粮食有价值吗?财富本来的使用价值在私有化以后丧失大半,被私有割据的财富还是纯粹的劳动价值的表达?其目的还是使用吗?我们费力创造、生产,被赋予宝贵的劳动价值的财富资源不用以使用,只用于占有、囤集、和作为某种个人价值的证明,财富的大部分意义在使用之外,这让辛辛苦苦创造财富的我们作何想象?财富变作了人间游戏的筹码,让拥有者玩得不亦乐乎,我们的劳动被财富游戏肆意作践,这让财富的生产者们情何以堪?

财富的经济运转,与我们创造财富的初衷与目的背道而驰,我们创造财富是出于使用的需要,但是财富的现实运用就是人为设限不让人用,特别是不让最需要它的人用。我们统计过没有,我们创造的财富被有效使用于生活的概率的百分比是多少?被刻意囤积、闲置、浪费,也就是完全无用的财富占财富总量的百分比又是多少?我们设计出了一套财富的拥有和使用规则,无论这套规则合理与否,其运行结果显而易见,就是财富并不能被有效使用。我们只在财富的创造与生产、以及财富的合理分配上下功夫,我们并未认真考虑财富的私有方式即财富的应用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我们创造出财富,我们会使用财富吗?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创造了伟大的财富,但我们没有适配使用伟大财富的人,我们一直在糟蹋财富资源,只要看看那些黑灯瞎火、空置多年的房地产就知道了,只要看看个人资产的闲置数据就知道了,只要研究一下贫富悬殊的状况就知道了,显然,财富并没有得到有效地使用,因为我们至今制定不出让财富得到百分之百使用的经济规则,我们也找不到让创造财富和使用财富直接对接或无缝对接的理由。

财富的使用是牵涉经济问题还是伦理关系?我们能够让财富理性有效地使用吗?显然不能,我们创造、生产出财富,就是供人瓜分和占有的,就是让一部分人使用而不让另一部分人使用的,我们创造、生产出财富就是供人拿来做相互竞争所用的,很大一个用途就是用来击败人、毁灭人所用的。财富的生产是个简单问题,财富分配是个复杂问题,财富的使用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财富的存在不但意味着自然资源属性的变异,意味着劳动价值和劳动目的的扭曲,还意味着人的存在伦理被粗暴肆意地改变,创造财富的人被财富反过来赋予其价值,即人的价值由财富来衡量,这是多么大的荒唐,人间的财富游戏游戏了谁?财富的流转颠对了谁?财富的存在损害了谁?我们都对财富求之若渴,我们忽略了财富拥有的毒性,我们没有意识到财富的现实意义对我们至深的伤害。财富就是一杯剧毒的鸩酒,我们当作解渴的甘露,其结果是将我们送上一条不归路。财富本身是纯洁的天使,是我们的分配方式和使用方式让它变成了恶毒的魔鬼,不是吗?(接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