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青少年成长》笔记

家长认为应该培养儿童哪些道德规范:

1.避免伤害他人。

2.亲社会关怀——具备利他主义的价值观。

3.遵守规则——遵守社会规则并在此基础上监控自我行为。

攻击行为(aggression):任何有意伤害生物体的行为,且令被伤害者会尽力逃避的行为。(包括没有击中目标的踢打,未被对方意识到的责骂)

敌意性攻击(hostile aggression):攻击者的主要目标在于伤害他人。

工具性攻击(instrumental aggression):攻击者的主要目标在于赢得物品、空间或权力的一种攻击行为。

身体攻击:打或踢等,言语攻击:说坏话、诽谤、起外号等。

报复性攻击(retaliatory aggression):由实际或想象的挑衅引起的攻击行为。

关系攻击(relational aggression):旨在破坏对手的自尊、友谊或社会地位的行为,如责骂、排斥、拒绝或散布谣言等。(比较微妙并更具伤害性)

1岁就开始有攻击行为(不通过友好的方式来解决争端),2岁这种行为增加;身体攻击在3-5岁会逐渐下降。

从童年中期到青春期,打架和其他外显的、易被发现的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持续下降。在青少年晚期和成人早期,攻击他人的青少年犯罪和其他严重暴力形式迅速增加。

男孩开始通过偷窃、逃学、吸毒以及性行为等方式,间接表达其愤怒和沮丧情绪。

攻击性行为:打斗、欺负,排斥、关系控制

男孩——追求竞争性、工具性目标;女孩——更关注情感目标或关系性目标。

卷入攻击行为的个体:高攻击性的挑衅者,和经常受这些挑衅者欺负的同学。

主动型攻击者(proactive aggressors):攻击性高的一类儿童,他们觉得攻击行为很容易实施,并主要以攻击作为解决社会问题或实现其他个人目标的手段。——会更仔细地构思一个工具性目标,冷静认真地确定一个最能有效实现目标的攻击反应。更可能在攻击过程中表现出高兴等积极情绪,认为强制性的方式能够产生积极的结果,而自己很有能力控制对手。

习惯性欺负者经常在家中观察到成人之间的冲突和攻击,自己却很少成为家人攻击的目标。他们从家庭经验中感觉到,攻击行为可以使自己获利,让受害者让出资源或屈从。

反应型攻击者(reactive aggressors):表现出高水平的敌意、报复性攻击的儿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高估了他人的敌意,并且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给自己多点时间找到非攻击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容易发展为挑衅 型受欺负者。

敌意归因偏见(hostile attributional bias):倾向于将模糊情境中的伤害行为看做是由肇事者的故意造成的;比如被别人撞了一下桌子。

被动型受欺负者——通常是不被接纳的群体。

道奇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儿童对伤害或其他社会问题做出反应的步骤

 

受欢迎度:一种由儿童搭建的社会结构,受欢迎的儿童知名度较高,并且被其他儿童,特别是其他受欢迎儿童接纳,他们具有高地位的特质,例如吸引力,爱运动以及拥有许多让人羡慕的东西。这个定义并没有提到喜欢,受欢迎儿童不一定被喜欢,但他们的确在同伴群体中保持了很高的地位。

受欢迎儿童建立和保持自己地位的一个方式是公开的关系性攻击,这种攻击性行为在他们获得受欢迎地位之前和之后都会出现。

攻击性行为和强制性家庭环境有关,强制性家庭环境(coercive home environment):家庭成员之间经常相互激惹,并且把攻击或其他反社会策略,作为应对不良体验方式的家庭环境类型——家庭成员之间不愿意相互交流,即便发生交流也往往是采用嘲笑,威胁或其他激进的方式,而不是亲切交谈。忽略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把很多无伤大雅的行为看做反社会行为,只靠控制策略处理自己认为不良的社会行为。

如何消除攻击中的回馈?

1.让攻击者知道攻击不起作用,达不到他的目标。

2.如果攻击者试图用攻击引起关注,那在攻击行为不严重时,忽略他的攻击行为,对合作和分享行为进行正强化。攻击行为严重时,采取隔离技术(time-out technique)——将行为不良的儿童从受强化的情境中转移,直到他准备做出恰当的行为为止。

对年龄较大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以进行如下技能训练:

1.寻找与伤害相关的非敌意线索;

2.学会控制愤怒情绪;

3.找到应对冲突的非攻击性解决方式。

利他主义

婴幼儿可以对同伴表现出同情心和同情行为。

那些缺乏同情心的婴幼儿的母亲,通常以惩罚、强制的方式处置孩子的破坏行为,而富有同情心的儿童的母亲,只有更多的采用非惩罚式的情感解释的方式,即说服儿童对自己的破坏行为承担责任,并督促儿童对受害者做出一些直接的安慰或帮助反应,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母亲自己也表现出同情心。

情感解释(affective explanationa):一种教育方式,引导儿童关注他们的行为所导致的伤害或不幸。

同情式的共情唤起(sympathetic empathic arousal):个体在体验到他人的焦虑情绪时,可能会产生的同情或者怜悯情感,这被认为是促进利他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比如我悲伤是因为他悲伤,如果他真的喜欢他的狗,那么他会非常难过。)

自我定向的悲伤(self-oriented distress):个体在体验到他人的悲伤情绪时,可能会产生的一种自我不适或悲伤,就通常会抑制个体利他行为的发展。(比如我难过是我的狗也可能会丢失。)

道德发展:情感、认知和行为成分。

道德(morality):指帮助个体明辨是非,并由此表现相应行为的一系列原则和观念,个体会因表现出合乎道德的行为感到自豪,而对违反标准的行为感到内疚或有其他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随着个体的发展,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有责任心,并认为自己是个道德良好的人,也希望别人这样认为。 

内化是道德感成熟的关键。

内化( Internalization):将他人的品质和标准转化为自己的标准的过程。

道德情感(moral affect):道德的情感成分,包括由与道德有关的行为产生的内疚,羞愧和自豪等感受。

道德推理(认知moral reasoning):道德的认知成分,在明确各种行为对错的过程中,个体进行的思考和推理。

道德行为( moral behavior):道德的行为成分,指个体在经受违反道德标准诱惑的情况下表现出的与自己的道德标准一致的行为。

亲密和相互反应的关系 VS 畏惧——恼火的关系。

约束性顺从(committed compliance):儿童的服从是在其愿意遵从父母的基础上,这类儿童的父母往往是敏感且民主的。

情境性顺从( Situational compliance):儿童的服从主要是基于父母对儿童行为的强制和控制。

 

高度教育促进道德的发展:1)促进认知的发展;2)使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道德观点,从而引起他们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省。

文化:生活在一个复杂、多样以及民主的社会中也能促进道德的发展。法律反映的是公民的共识而不是独裁者的独断专行。

如何培养道德行为:

1)解释,说服引导,说清楚为什么——这样会造成对别人的伤害,或对自己的伤害——会引起儿童的内部归因,我对伤害别人会感到内疚,我是成熟而负责任的。不是强调消极后果——这样做你会挨揍,这样做你会被惩罚——会引起儿童的外部归因,只要不被发现就可以做。

2)让儿童确信,他们可以抵制诱惑,遵守道德规范,因为他们是善良、诚实、可靠的人。我能抵制诱惑是因为我想这么做,而不是担心被发现和受惩罚。

父母如何惩罚儿童:

1)撤销关爱(love withdrawal):在儿童做出不良行为后,停止对他们的注意、关爱和支持,让他们产生关爱缺失的焦虑。

2)权力压制(power assertion):运用长辈的权利控制儿童的行为,包括强制要求,人身约束,殴打以及取消特权等,这些做法可能会让儿童害怕,生气或怨恨。

3)说服引导(induction): (非惩罚)通过强调某个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向儿童解释某行为不恰当并且应该改变的理由,通常也向儿童提供如何弥补过失的建议。

说服引导为什么有用:1)它为儿童提供了评价自我行为的认知标准;2)它能够使儿童对他人产生同情心,并使父母能够与孩子讨论自豪、内疚以及羞愧等道德情感,当儿童由于父母撤销关爱而产生不安全感,或者由于父母的权利压制而愤怒的时候,这种讨论通常是难以进行的。3)使用说服引导的父母可能向儿童解释,a)当受到违反规则的诱惑是他们应该怎么做,b)应该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失?

儿童最能接受的方式岁说服引导,体罚的接受程度第二。没有儿童喜欢关爱撤销(让孩子离自己远一点)和宽容策略(忽略事件,认为儿童能够自己吸取教训);4-9岁的儿童认为宽容、不干预的态度是最糟糕的。

很多儿童把说服引导看做是处理不良行为的正确方式,并且有很强的动机接受一个世界观与自己匹配的惩罚者的影响。而经常受到其它方式管教的儿童,会把说服引导看做是不明智不公平的,甚至是不值得尊敬的行为。

那些气质类型冲动、莽撞的儿童并不能够通过说服引导的教育方式获得充分的道德经验。但权力压制总是不好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