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康德對懷疑論的迴應:經驗加工後的因果關聯存在於人心

上一回我們說了休謨的懷疑論思想,尤其是休謨針對因果關係的懷疑論思想。休謨並不試圖走向徹底的皮浪主義,他認爲我們可以根據對於外部的規律的觀察而獲得一些穩定的心理習慣,由此來替換掉那種嚴格意義上的因果觀念。而這些穩定的心理習慣也足以能夠指導我們的生活了。由此休謨哲學未必就會導致一種沒有任何的對於未來預期的浮萍式的生活態度。

缺乏對未來想象力的休謨主義者

休謨對於因果關係的這種看法還是會導致一個麻煩,也就是說一個休謨主義者無法根據很少的經驗判斷來預測未來到底會發生些什麼。換言之,一個休謨主義者會缺乏對於未來的想象力,這是爲什麼?因爲很多關於過去的經驗,未必能夠幫助我們準確的預報到未來到底會發生一些什麼。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在十幾年前開了一家租賃DVD的商店,這類似的商店在北美是很多的,通過這樣的租賃業賺了不少錢,你就由此就會預測到未來你能靠這件事情繼續賺錢嗎?恐怕這樣的預測會讓你倒黴。正如我們大家所看到的,現在很少有人看DVD了,DVD作爲一種載體已經過時了。

爲什麼DVD的租賃業最後走向沒落了呢?這恐怕是很難通過對於經驗的概括來加以回答的,只能夠通過你對於未來的想象力來得到解答。而想象力翅膀的展開又必須要依託於一定的因果解釋,否則連胡思亂想也可以被允許了。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因果解釋的本質並不是像休謨所說的那樣,是對於大量經驗的概括,而是某種基於少量案例而得到的理論頓悟。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可能有點科學性,但是大家不妨聽聽。苯在被發現以後,它具體的分子結構是不爲廣大科學家所知的。科學家僅僅非常模糊地知道,苯分子內部的碳的成分似乎相當的高。現在就有一個要解釋的現象,苯分子當中的碳的成分很高,但爲什麼很高?這就需要一種結構性的因果解釋。

與此相關的那些科學史方面的知識,我們只需要淺嘗輒止了,因爲我們不是在講化學史。我們只是需要知道在1834年的時候,德國科學家米歇爾裏希通過蒸餾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一種液體,這種液體就是苯。以後法國化學家日拉爾又確定了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78,而且大致估測出了它的分子式C6H6,換言之,在苯的分子量當中,碳所作出的貢獻是遠遠超過了氫。

爲什麼苯分子中的碳的含量是如此之高呢?化學家們一時感到手足無措,要找到的原因實際上就是苯分子的真實的這樣的一個結構,這個結構顯然能夠解釋爲何苯的碳含量是如此之高。

那麼科學家最後是怎麼找到解釋這種現象的原因的?是像休謨所說的那樣,是靠大量的經驗歸納嗎?不是。它是靠做夢。1958年德國化學家凱庫勒提出了碳原子在有機分子中成長鏈的碳鏈學說,開創了有機結構理論。但是苯分子中6個碳原子之間的彼此結構還是一個謎。

爲了解開這個謎,凱庫勒可謂竭盡全力。一天傍晚當他坐下來寫一本教科書的時候,腦子裏還在思考這個問題,然後他在爐火面前漸漸進入了夢鄉,夢中發生了難以置信的奇蹟。根據凱庫勒彙報,他看見長長的碳鏈像一條長蛇一般翩翩起舞,突然有一條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構成了一個圓環形。他由此得到啓發,悟出了苯分子中的碳鏈是一個閉合的環。由此凱庫勒終於發現了苯環的結構。

這個故事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那裏面的哲學教訓是什麼呢?這也就是說科學家要發現外部世界中的那些神祕的原因,就要對那些未知的領域進行全面的探索。既然那些有待我們發現的領域是我們尚且沒有涉足的,我們又怎麼可能通過對於過往經驗的梳理,發現在這些未知領域中所蘊藏的知識寶藏呢。所以從過去的情況推出未來的情況很可能會讓我們倒黴。

有人或許會說凱庫勒過去畢竟是見過環形結構的,所以他是通過聯想,將他以前見過的環形結構投射到了苯可能的分子結構上去了。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休謨的理論還是對的,但是這樣的解釋還是有這樣的問題,爲何很多人都見過環,而偏偏是凱庫勒能夠給出這樣的聯想,別人不行呢。或者我們也可以問另外一個問題,凱庫勒除了見過環以外,還見過很多別的幾何形狀,爲什麼他就偏偏聯想到了環形?

康德的解釋:用人心拋出去的因果關聯統攝現象

唯一的解釋便是人類的理智的確有這樣的能力,他能夠用人心中自動發出的因果範疇去統攝現象。既然因果關聯是的確存在的,而因果關聯又不是從經驗中可以被直接找到的。那麼因果關聯的來源肯定是來自於我們的人心,是我們的人心自己拋出去的,這就是康德的結論。康德的認識論帶有一半休謨的色彩,但是另外一半又與休謨不同。他認爲要形成知識,我們人類的確要從外部獲取大量的經驗。然而人類並不是非常被動地接受經驗的擺佈的。反之,人是能夠主動的去塑造經驗的。這種主動性在康德看來就在於人類可以通過自身的心智所拋擲出去的因果範疇,對經驗進行主動的加工與定型。

說到這裏大家會說了,我們今天講的這個話題好像很像是用的上的哲學,而不是哲學家的十種生活提案。這裏面說的話題和人生哲學有關嗎?我要指出的是康德對於人的主體性在知識構成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的強調,是有着非常鮮明的人生哲學面向的,而不僅僅具有知識論或者認識論的含義。從某種意義上說,追尋原因的本質並不僅僅是爲了滿足科學的好奇心,而是爲了尋找人生的根據。有了對於根據的瞭解,我們才能夠找到確定感,否則一個缺乏根據的人生便是煉獄。

我就舉個例子我們腦補一下,假設我們穿越到了二戰變成了一個集中營裏面的猶太人。你正在幹活,你突然看到身邊一個幹活很慢的猶太人,一個難友被殘忍的黨衛軍給射殺了。你就得問了,他爲何就死了?旁邊另外一個還活着的獄友就告訴你,這小子幹活慢了,所以黨衛軍嫌他幹活慢,就一槍射殺他了。咱們得加緊幹活,否則也得死。於是你就知道了自己活下去的依據是什麼,你如果想多活幾天,你也得加緊幹活。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也就是說某黨衛軍只是隨機射殺幹活的猶太人,而不論這個人到底是幹活慢還是幹活快。如果你發現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話,你又會怎麼想呢?很顯然這樣的一個世界便是一個沒有根據的世界,是一個純粹現象的世界。你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也不準備服從任何法則,因爲這個世界本身就沒有提供任何法則。換言之在這種狀況下,你可能會陷入純粹的瘋子狀態。

休謨對於人生的解釋,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這樣,我們面對的世界是一種有統計學的細節堆積起來的世界,你無法用理性追問背後的根據是什麼,大數據告訴你什麼東西是流行的,你就得跟着流行的風翩翩起舞。大數據若告訴你某某小鮮肉是流量明星,某某電影是爆款,那麼你就得去看這部電影,你就得符合大數據的預報,做習俗所要求你做的事情。

但康德告訴你的是另外一個故事,康德告訴你,你得問,爲什麼我要按照大數據的要求去做大家所做的那些事情,爲何我不能自己做自己,我就喜歡看這部電影,難道我就不能夠基於自己的理由去看一部小衆的文藝電影嗎?

從康德主義的角度看來,能夠追問萬物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是人類理性的尊嚴的標記,這也使得我們人類能夠與深度學習的程序有着本質性的區別。而且也只有對於真正的因果關係來加以把握,我們人類才能夠擺脫經驗材料的束縛,對可能世界進行設想。

舉個例子,比如說你喜歡看李安先生導演的文藝電影,你也知道里面的原因,你欣賞這電影背後的人文情懷。那麼這種欣賞與它的電影的市場表現數據是沒有什麼關係。即使最近在電影市場上所出現的這些電影都不是你碟子裏的菜,都不符合你的口味,至少你也可以通過想象力來設想在未來某種可能的場景中你能夠看到你所喜歡的那類電影。

同樣的道理,假設你自己就是電影行業的創作者,你就知道自己爲什麼喜歡拍這部電影,並且知道這些電影所要傳達的價值觀是什麼。即使你是一個電影創作行業的新手,是第一次拍電影,你也可以在上述想法的指導下,設想你未來的處女作能夠向大家展現出怎樣的風貌。

甚至我做《哲學家的十種生活提案》這檔子節目也是這樣,我們這檔子節目在市場上的先例並不是很多,也就是說我們這檔子節目的特點就是將學院哲學的內容與日常生活的關切相互結合,然後融鑄爲一體,這樣的節目不是很多。但是我至少能夠在做節目的時候,設想未來我的節目能夠做成什麼樣子,並且在這樣的設想的指導下,慢慢的把一期一期的節目做出來。這就是想象力的作用,這並不是依賴大數據的。

心靈中的因果關係並非因果法則

不過上面的討論也會引出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有人會說了聽了半天我聽明白了,按照康德的觀點,原因與結果的關係被稱之爲因果範疇,而且康德認爲因果範疇是我們的人心的機能的一部分,是我們的心智活動拋射出來的。那麼這種觀點難道不正是唯心主義的表達嗎?那麼我們怎麼能夠保證心靈當中拋出的因果範疇能夠符合實際呢?

那麼爲了回答這個問題,我還要對康德的觀點加以一番澄清。康德的觀點具體而言是這樣,在他看來心靈裏面拋射出來的是某種抽象的因果關係,而不是具體的因果法則。大家就要問了啥叫抽象的因果關係?就是這樣的一種很抽象的說法。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原因在先,而任何事件的發生也都有結果在後,這是個很抽象的講法。也就是說假設一個人死了,他也不會無緣無故的死,對不對?或者一個人死了,他也多多少少會對周遭的社會環境造成一些影響。那麼什麼叫具體的因果法則?

這就拿前面的例子來說了。爲什麼苯分子裏面的碳的比例那麼高呢?這是因爲在苯的分子結構裏面,碳原子彼此咬合構成了環。或者換一個科學問題不是很濃的例子,爲何我喜歡看李安先生導的電影?因爲李安電影裏面的那種融匯東西方價值觀的人文關懷深深打動了我。很顯然你如果僅僅有抽象的因果範疇,你是推理不出實際的具體的因果法則的。而要得到一個具體的因果的法則,你就需要一定經驗的啓發。

比如說電影觀衆對於某類電影的感受,便是這樣的啓發,或者說凱庫勒看到的某個在夢中呈現的環也構成了這樣的啓發。不過這些作爲啓發而被輸入的經驗,在數量上未必需要很多,有時候一點點就夠了。

這就好比戀愛因果範疇,就其抽象意義而言,就像一個少年或者少女對於愛情的某種抽象的憧憬,少男少女會按照這樣的憧憬去尋找他的另一半。不否認這樣的憧憬的迸發本身是得到某些經驗的機緣的刺激的。

比如說在少年少女時代,我們看的愛情電影就會使得我們思考這樣的問題,愛情是什麼?但是此類的經驗的刺激的數量不是很大,有時候一部愛情電影就足夠點醒你了。而且一旦心中的因果範疇被點醒,在尋找具體的因果配對的時候,我們人類的智慧就可以幫助我們一眼看出哪裏是出現了真原因,而哪個所謂的原因很可能一看就知道是個假的原因。類似於在戀愛的語境中,一對戀人即使彼此相識的時間非常短,也可以迅速判斷出對方的確是處在自己的理想戀人的心裏憧憬範圍之內。

而且注意的是,從康德主義者看來,即使我們在具體的因果配對的過程中發生了匹配錯誤,我們也可以在事後的檢驗中發現錯誤進行修正。這也就是說雖然抽象的因果範疇是從心裏面發出來的,但是具體的因果法則的建立,仍然需要我們與外部的世界發生密切的關聯。那種認爲康德是一個非常不顧現實的抽象的唯心主義的觀點,基本上是站不住腳的。

不過如果有人特別槓精的話,有可能還會來反問康德,說康德你還是有兩個問題沒有回答清楚。第一,人類爲什麼就有這種尋找因果的能力?這種能力是怎麼來的?爲什麼一條毛毛蟲就沒有這樣的能力?第二,爲什麼有些優秀的科學家或者是政治家或者是人文學者,他們尋找因果的能力就要比一般人強一點。

那麼站在康德主義者看來,第一個問題很可能是一個科學問題,哲學可以不回答,我們大可把這個問題留給演化論專家去回答。那麼對於第二個,對於第二個問題的回答是這樣的,不同的人類個體尋找因果的能力雖然有高低不同。但是隻要你智商沒問題,至少你都能夠理解對方的因果判斷的結果,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那些並非是科學天才的人,至少也可以通過刻苦的學習,理解科學天才所給出的科學成果的意義。

在這裏我們要看到康德哲學的一個思維特點,康德哲學的思維特點就是它並不是特別關心某些特別的天才成才的原因,他比較關心的是普羅大衆,都具有的某些一般能力所具有的一個哲學基礎。

我們也不妨把今天所講的內容與前面所講的先驗論證的內容相互關聯,爲什麼呢?康德推出有因果範疇的論證本身就是個先驗論證。我們再把論證理一理,比如論證的第一步是我們可以從很少的經驗出發,不經歷大數據分析,而得出對於原因的定位。那麼這就會反推出,原因並不在經驗當中,既然原因不在經驗之中,那麼原因只能在人類的理性這一端。換言之因果範疇是在我們人類的心裏面。這樣的思路就是先驗論證,從一個基本的現象出發,反推出使得這個現象得以成立的前提,而論證本身基本上也可以在書桌上完成,並不需要我們去做切實的經驗調查。

這裏我還是要稍微補充一下,康德對於人類心智的結構的來源的態度,與別的同時期的歐洲哲學家有些不一樣。比如像萊布尼茨這樣的歐陸哲學家認爲,我們人類的心智之所以有先天的把握知識的能力,乃是天賦觀念的結果。換言之是上帝把這種能力放到了我們心裏。同時至少在基督教影響的範圍之內,上帝這個觀念也構成了西方道德哲學的根源,對於西方的人生哲學也產生了重大意義。

既然知識與道德都需要上帝,作爲啓蒙運動是總結者的康德,又該如何看待上帝呢?這就是我們下一回的內容。我們下回見。我是徐英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