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掌握三大合作祕方,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作爲母親,當孩子無緣無故哭鬧時,你會不會忍不住心煩而打罵?父親在面臨工作繁忙的壓力下如何做到對孩子更好的陪伴?父母如何合作,才能爲孩子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都說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如果作爲父母,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存在上述困惑,不妨和我一起翻開《你好,小孩》這本書,書中通過作者多年來的從業經驗和育兒實踐,結合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知識,告訴我們:只有父母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學會分工與合作,才能共同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作者李小萌是親子教育專家,前央視著名主持人,2018年以來,她將全部精力投入對中國家庭教育問題的研究和探索,並製作、主持東南衛視大型訪談節目《你好爸爸》《你好媽媽》。

01 母親要給孩子無私的愛和一往無前的勇氣

作爲一個女人,當我們決定要生養一個孩子時,就意味着我們願意爲自己的選擇負責,無論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生任何突發和意外狀況,我們都不會抱怨和不耐煩。

作者李小萌初見自己的女兒時說的一番話特別打動人:對不起,寶貝,在沒有徵得你同意的情況下,我就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你媽媽我,是個還不錯的人,但也有很多弱點和缺點,我會盡力學習做一個母親,盡力對你好,盡力讓你走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少一些負累,少一些困境。

她是這麼說的,也的確是這麼做的。當有一個週末,她領着女兒本本去朋友家聚會時,一直喜歡玩攀爬的本本卻對朋友家後院的繩梯不感興趣,也不和別人互動,沒等到喫飯時間就吵着要回家。

如果換做是作爲父母的我們,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會因爲孩子的不配合而感到心情煩躁,甚至可能會訓斥孩子不懂事、不合羣。

作者的做法是告訴本本不想和別人一起玩,可以躲起來自己玩,也可以找個地方看書,並問本本想回家的原因,才知道本本是因爲自己穿了裙子,爬繩梯不方便,想回家換了褲子再來,作者通過快遞把本本的褲子送過來,讓女兒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

作爲母親,當孩子哭鬧、有情緒的時候,不要忍不住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也不要急於去評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換個視角去看待孩子的行爲,去體諒孩子的內心,做到觀察、體諒、分析、再接納,從而建立起平等和尊重的親子關係。

02 父親要學會做孩子真實的榜樣

現代社會,雖然男女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但是男性尤其是父親這個角色依然承擔着很大的責任,尤其是那些工作繁忙的父親,通常會在工作壓力和照顧孩子之間糾結和矛盾,生怕自己無法勝任父親這個角色。

作者通過和東南衛視合作了十二期的訪談節目《你好爸爸》,通過走訪上百位名人和普通人爸爸,得出了一個關於父親角色定位的重要結論:父親的存在,不一定非要朝朝暮暮陪伴孩子,而是要在孩子人生的重大時刻做到不缺席,或者能夠給孩子最大的支持和理解,或者引領他們走出寬闊的人生。

如果說母親的角色意味着擁抱、接納,擁有穩定的情緒,那麼父親的角色則意味着秩序、規矩,通過給孩子做個好榜樣,讓孩子擁有無畏面對世界的自信和力量。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說雖然自己的父親一輩子從沒表揚過他,也沒有陪伴和照顧過他,但是他認爲父親當年堅定地支持自己報考就業比較困難的歷史專業,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和愛,相當於在他遇到困難時,給了他可依靠的寬闊的肩膀,讓他擁有了選擇做自己的力量。

《你好,小孩》書中說:父親在孩子生活中的參與程度與“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並沒有絕對的聯繫。參與程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影響,而不是物理層面的。

因此,如果身爲父親,你實在因爲工作繁忙抽不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那你就用自己努力工作的行爲給孩子做個學習的榜樣,同時充分利用好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陪孩子一起做孩子喜歡做的事情,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就可以了。

03 父母合作爲孩子創造健康成長環境

研究發現: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因爲父母一方缺席或者父母關係不夠融洽。因此,父母共同合作爲孩子創造健康溫馨的成長環境十分必要。

首先,爸爸愛媽媽,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孩子就會因爲擔心父母關係破裂而產生不安全感,孩子上課時注意力就會容易分散。即便是父母關注房門吵架,孩子也會感到緊張和不安。

如果父母雙方到了不吵架不能解決問題的地步,可以和孩子做好解釋工作,說明父母只是對於事情的看法和想法不一致,爭吵是父母之間的問題,和孩子沒有任何關係,讓孩子放心父母會盡快解決。

其次,父母之間不要相互指責。書中說:父母中的一方越是否定另一方什麼問題,那個問題就往往越會出現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如果父母一方經常指責另一方,孩子心理上容易分裂或者自我否定,更容易接受到父母傳遞出來的負面信息,並複製到自己身上。

因此,父母之間要學會相互肯定和讚美,經常給予對方積極的心理暗示,這樣做既能改善夫妻關係,也能讓孩子建立與父母的正向連接,孩子也會學到父母身上最積極的行爲表現。

最後,父母要學會做彼此的替補隊員。父母的共同職責就是一起合作把孩子養育好,不應該去計較誰對孩子付出多些誰付出少,同時任何一方都不要過於操心、挑剔或者太有控制慾。比如,正當父親想幫忙做點家務時,母親卻百般挑剔,那父親可能很難再積極主動承擔。

《你好,小孩》書中作者通過大量生動具體的教子案例,將心理學和教育學等許多艱深的理論轉化爲通俗易懂的語言,教會父母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共同合作對孩子實施“善意養育”,從而指引孩子成長爲獨立、精彩的他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