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傳奇·渥丹篇》:愛不知所往時,因一念而情深

人生在世,有夢有醒,我們能區分它們的界限,但長久以來,我們無從得知它們的聯繫是由哪根線串起來的,所以,解夢成了一個很玄幻的職業,因爲它無法遵循某條固定的規則,讓人人都能習得。

但自從精神分析和腦科學得到發展之後,我們明白了夢既不是性慾驅使也不是白晝殘留,而是由一條叫做情緒的紅線將他們連接。

情緒是人類特有的,他是人類的一個內置程序,決定着一個人的日常行爲和處事方式。既然情緒能連接虛與實,夢與醒,那麼它是不是能穿透生命的解構,一次一次穿梭生死的輪迴,仍留下一些淡淡的痕跡於來世今生,連接亙古的生命之渴望呢?

在我們的傳說中,據說人都是可以帶着前世的記憶來到來生的,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黃泉路上的那座奈何橋上,多了一個施湯的好婆婆,可以讓飢腸轆轆的累鬼們可以在這裏喝上一口香噴噴的熱湯。經不住誘惑的鬼們,無一例外地接受了這一無償的好意,但事後它們發現上當了――它們忘掉了之前的所有,成了一個個真正的孤魂野鬼。

爲什麼這個孟婆這麼壞,偏就幹起了這害鬼的勾當呢?這就得從這本《孟婆傳奇》說起。能在這裏做孟婆,一般都是心有怨念,情有不甘的女子。她們的這些個怨和恨,又不能發乎起外,只能鬱結於心,於是不得不自我攻擊。情緒堆積過多,就阻礙了自我生命正常地在這個宇宙穿行,所以她們就凝結成了孟婆。

按照作者的設定,孟婆並不是一個人名,而是一個職業稱謂,孟婆是有換屆的。當一屆孟婆在任上把自己前世的怨念與不甘全部化解之後,她就可以卸任,投往往生了。而這一屆的孟婆渥丹,乃琉國將軍之獨女,她被國王許配給了握手言和的璃國將軍之子賽奎。

兩國化干戈爲玉帛,兩作戰首領後人永結秦晉之好,當然是天大的好事。在該戀愛的季節,情不知所往,在戰場廝殺之餘,未免茫然,然國主指婚,父母欣然,兩小合心,渥丹和賽奎一下就對對方許下了真心。

萬事皆因一念起,然萬事又因另一念而終。琉國主在借聯姻之便得到情報後,迅速翻臉,馬上親家變仇家,不得不爲了自己的國主揮殺對方。仇哉?怨哉?

如果沒有國主聯盟的那偶一指婚,如果沒有渥丹與賽奎第一次見面的那偶一心動,或許――或許事情會一如往舊地發展下去,敵我雙方立場明確。但有了這一偶然插曲,事情就變得完全不同了。

雙方父輩戰死沙場,一對有情郎必須接過手中的責任,爲國扛起大義,把尖利的紅纓槍刺向對方。如果愛是這般殘忍,還不如當初讓自己情思飄忽,不寄望於任何人。如果愛是這般經不起推敲,倒還不如從一開始就拼命拒絕王命!

但愛已種下,根系蔓遍大地,卻不準發芽。不但如此,還要把明晃晃的鋼刀刺向對方纔叫“應該”!

在情不知所往時,一念之意,讓他們相互纏纏繞繞不可分,但就在他們以爲他們的結合是這世上最完美的結局時,一切發生了驚天逆轉。

渥丹不可原諒自己,也無法從那麼驚天的鉅變中走出來。死在了戰場的她,靈魂永遠站立,不願倒下,不願往生……執念永遠留在了那裏。

而賽奎,雖然忘了前世今生,但每一世都是在這個夢裏打轉,訂婚、投軍、背叛、戰死……一輪一輪,永遠無法回來。

在大義與小我之間,到底哪一個更重要?在民衆與幸福之間,有沒有一條可和解的路?

也許,情緒會告訴你答案。也許,千碗萬碗的孟婆湯,不過是自我療愈。冥王和墨終究是最懂孟婆的那個人,給了她這樣一個職位,也給了她這樣一種溫暖。因爲和墨呀,就是賽奎的前生,因爲渥丹啊,就是創世之初,和墨那個從地獄出走的新娘。

愛不知所往時,因一念而情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