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孩子才更願意主動溝通

週一,看到一位學生的週記上這樣寫:“週末回家之後,與母親談話時,我們兩個的觀點不一樣,有時我會覺得她的觀念太陳舊了,導致了口角。”

這些年當班主任,我發現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問題,以溝通和情緒問題爲主,而且經常會因爲溝通不暢引發情緒問題。所以,親子溝通是擺在青春期孩子家長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如何解決這個課題呢,《與青春期和解:理解青少年思想行爲的心理學指南》(以下簡稱《與青春期和解》)這本書裏的內容可以借鑑。

《與青春期和解》的作者是美國公認的發展心理學專家勞倫斯·斯坦伯格, 他致力於研究當代青少年發展相關的主題,並因爲在青少年心理學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獲得多項殊榮。

《與青春期和解》這本書結合了與青春期有關的腦科學、神經科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並且結合了大量真實案例,爲家長與青春期孩子相處提供了切實的建議和科學的指導。

看這本書的副標題就可以知道,想要與青春期孩子和諧相處,一定以理解青少年思想行爲特點爲前提的。

青春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孩子的大腦和心智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但是很多家長卻依然用孩子小時候的方式教育孩子。老方法遇到新問題,自然行不通,問題也就出來了。

怎麼辦呢?

自然是要改變!而且是家長先改變!

爲什麼是家長先改變呢?

首先,誰想解決問題誰改變;其次,孩子變化了,沒有適應新情況跟着變化的是家長,所以自然是家長首先要改變;最後一個重要原因是:

一個關係中的問題在陷入僵局的時候,只有強勢的或者說處於優勢的一方先做出改變,破局的可能性才更大。因爲相比於弱勢的一方優勢的一方,往往各方面會更加成熟,更容易理解和找出問題的所在。

親子關係中,占強勢地位的自然是家長。

基於以上三點原因,要改變親子溝通問題的,必須是家長。那麼家長如何改變,從何做起呢?

前提:消除溝通障礙

在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對我爸說什麼問什麼,他都不回答,他不是沒有聽見,就是不回答你,會直接忽略我的問話,導致後來我都不太跟他講話,甚至整個人在家裏都很沉默,自己都覺得家裏的我和學校的我是兩個不同的人。

要想避免消極的溝通,家長首先要消除溝通障礙,打造積極的溝通氛圍和環境。那麼,有哪些溝通障礙呢?

1.批評和嘲笑。

有的家長經常會奚落孩子(“你怎麼這麼笨”),會給孩子孩子貼標籤(“我真是生了一個闖禍精”),諷刺孩子(“你還真是天才”),甚至進行人身攻擊(“豬都比你聰明”),尤其是在孩子成績不盡如人意,表現也沒有期待中好的時候。

2.給予太多的命令和建議。

“你必須/立刻.......”“我告訴過你多少次......”“你如果不......就......”“看你爸爸回來......”“你再這樣,我就......”“如果我是你......”......太多這樣的命令、說教、威脅充斥在家長與孩子的日常溝通中。

3.輕視青少年的問題。

有的家長會直接輕視孩子的問題,會覺得“小孩子嘛,能有多大事”“別鬧了,別大驚小怪”然後選擇不聞不問;還有一些家長,看似關心孩子,實則依然是在輕視孩子,這一類型最典型的就是安慰孩子“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或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個很快就會過去的,繼續糾結沒有什麼意義”——這一種更隱蔽,更不好察覺。

無論是上述哪一種,都讓孩子感覺不好。

批評和嘲笑,可能會讓孩子喪失自信,變得自卑,甚至一蹶不振,徹底放棄自我或者直接與家長對抗;給予太多命令和建議,是不相信孩子的能力;輕視孩子的問題,是沒有真正的關心孩子,會削弱他們的自尊,可能會產生“不值得”“不配的”感。

《正面管教》裏寫道:我們從哪裏得到一個荒唐的念頭,認爲要讓人們做得更好,我們首先要讓他們感覺更糟?人在感覺更好時,才能做得更好。

作爲家長,首先要消除溝通路上的這些障礙,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或者把他當作你的朋友同事對待,在溝通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如果是我同事,我會不會這樣跟他溝通”。

想要良好的溝通,僅掃清障礙不行,還要從說和聽兩個方面着手。

說:坦誠自己的感受

昨天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個孩子一邊哭,一邊追着媽媽從一個店鋪裏出來,媽媽一邊走,一邊說:“哪有你這樣的孩子,不要你了,以後你就沒有爸爸媽媽了,你就是個野孩子......”

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那些虐待孩子的不配爲父母),但是很多父母因爲沒有學過如何當父母,所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只會以自己的方式,或者按父母教養自己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面對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總是直接對孩子發脾氣,甚至打罵孩子——這樣並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這本書裏提到“我向信息”和“你向信息”的區別。所謂“我向信息”就是說話的時候,尤其是情緒來臨的時候,表達方式以“我”開頭,表達“我”的感受。“你向信息”是指說話時,以“你”開頭——這樣往往會出現命令、建議、指責等影響溝通氛圍的表達。

對青少年說出你的感受(我感到沮喪/生氣/心煩......)比批評和指責他們(你只會想到自己)更有效。

那麼如何表達“我的感受”呢?有一個公式:

當你______________(不帶偏見地描述某種行爲)時,我感覺______________(表達你的感受),因爲______________(闡明這種行爲對你造成的影響)。

在表達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客觀,只說發生的事實,避免人身攻擊和絕對化(總是/經常/從不)。

當描述客觀事實,說出“我的感受”時,孩子會了解你的感受,會願意主動改變自己的不當行爲;批評和指責孩子,是對孩子行爲的評價,這個評價往往會因爲家長的情緒變得偏頗或不客觀,嚴重的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防禦、抵抗甚至怨恨。

我女兒洗完飯盒經常會把抹布直接扔水池裏,之前我經常以“你怎麼總是......”開頭,但是昨天我變換了表達方式:

當你洗完碗把洗碗毛巾直接放在水池裏的時候,我很反感,因爲這樣我下次用就會油膩膩的很不舒服。

聽我說完,女兒主動去把抹布洗淨晾起來了。

說出感受比批評更有效。

  聽:積極傾聽孩子

溝通是雙向的,不僅要會說,而且還要會聽。

想要和孩子更好地溝通,父母必須學會認真積極地傾聽孩子。

1.全神貫注。

真正的傾聽需要停止其他活動,中斷其他無關緊要的想法,將你的全部注意力獻給說話者,並表現出你很感興趣。

之前看過一本日本作家寫得教育書籍,她說每當孩子跟她交談時,無論她在做什麼,哪怕只是在洗碗,都會停下,看着孩子,認真聽她說話。她認爲認真傾聽孩子非常重要,這是在告訴孩子TA很重要。

反觀我們和孩子的日常溝通,經常會一邊做事,一邊和孩子聊天,甚至眼睛盯着手機,心不在焉地嗯啊,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2.用你的眼睛看、耳朵聽。

不僅要聽孩子的言語表達,還要關注孩子的肢體表達。

語言可以說謊,但是肢體語言不會說謊。尤其是青春期孩子,他們有時會故意心口不一,這個時候,關注他們的肢體動作就特別有用。

記得之前瞭解一個孩子願不願意當班干時,他嘴裏告訴我不願意,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但是他卻在回答我的時候,卻無意識地點了點頭,這就說明他內心其實是願意的。

3.不要用提問和評論打斷孩子。

有一段時間,女兒有煩心事向我傾訴的時候,我會以過來人的身份點評一下,給她一點建議,誰知道她會立刻不耐煩地說:“就知道你會這樣。”然後就什麼都不說了。

後來我開始調整,認真傾聽,但是聽着聽着又忍不住想給她建議。爲了不讓她反感,就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她。我以爲這樣的方式很巧妙,做得很不錯了。誰知道有一天我女兒對我說:“媽媽,其實很多時候,我想跟你聊聊我的事情,但是你總會忍不住叨叨,我就不想跟你說了。我跟你說,不是想要你的建議,只是想說給你聽聽,你聽就可以了。”

作爲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把自己的事情告訴我們,雖然聽了不給建議會憋得難受,但總比她什麼都不跟你說好。

所以,在孩子表達的時候,管住自己的嘴巴,認真傾聽,做一個安靜的傾聽者就好了。如果實在忍不住想開口,就共情,理解她當時的情緒就好了。

除非孩子主動問你意見,一般情況下,不要主動給建議。

4.認真對待孩子的批評

青春期的孩子更獨立,他們有自己的主張和見解,偶爾也會批評家長的行爲。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覺得“我是家長,都是對的”,一定要以開放的心態認真傾聽孩子的批評,思索他爲什麼這麼說,說得是否有道理。

不要反應,而是反思。

5.反映式傾聽

我們不僅要認真傾聽,而且要讓要孩子知道我們在認真傾聽。

如何讓孩子知道我們在認真傾聽呢?

用自己的話重述孩子的話。

昨天我正忙的時候,女兒來找我聊天,剛說兩句,被電話中斷了。重新交流的時候她很不滿,她問我:“你知道我剛纔說了什麼嗎?”當我回答出來後,她很滿意,我們的交流繼續。

重複孩子的陳述,不僅說明自己在認真聽,而且能夠讓孩子感受到你很關注他,理解他。除此以外,在交流一些重要問題時,重述對方的話,能夠確保雙方的理解是一致的,避免出現偏差。

良好的溝通是增進親子感情的重要黏合劑,當作爲“權威”一方的父母願意主動創造良好的溝通環境,與孩子坦誠交流,並且認真傾聽孩子的時候,孩子會給出更積極更主動的迴應。

結合今天的分享,回顧你平時與孩子的相處,你覺得自己哪裏做得不到位呢?接下來,你會如何運用文章中的方法與孩子有效溝通呢?歡迎把你的想法和行動寫在下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