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怎么决定财富的分配?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七部》(20)

感知共体经济模式的分配原则

在原有经济模式中,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是仅有的两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是按劳动量来作为分配的依据,但是劳动量与劳动的价值怎么计算?劳动效率无法明确表达,劳动价值的差别很难区分,劳动与劳动成果很难有直接的关联,劳动的成果也很难体现为劳动价值,因此,按劳分配实际上是一个无法具体实施的概念,按劳分配只具有象征性意义,实际运行根本做不到合理的按劳分配,只能用平均法和差别处理确定为劳动的工资,工资并不等于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工资仅仅是象征性的劳动报酬,其中不合理的成分很大,因此并不能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劳动积极性,工资制度实际上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大锅饭、窝工、怠工皆因分配不合理所致,按劳分配弊端很大,这种分配体制给我们制造了很大的困境。而按需分配仅仅只是一种设想,对目前的经济运行不具有实际意义。至于资本经济的存在,则不存在分配问题,劳动关系是雇佣关系,劳动者获得的佣金并不具有分配的性质。

感知共体经济的分配方式是实现劳动价值的合理回归,其指导思想是:按劳动价值分配。旧经济模式中的劳动价值无法正确评估和计算的问题,在新经济模式的运行中得到很好的解决,新经济以共体经济圈的模式进行圈内圈外公开透明的经济核算,每个经济圈的产值就体现了圈内企业的共同劳动价值的总额,而圈内每一个企业都有投入与产出的核算,由于没有资本盈利的计算,各个企业核算出每个员工的劳动产值,区块链及网络运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很容易得出每个员工具体的劳动价值的具体数值,而这些劳动价值除了必要的管理费用以外,极容易和极清楚又极为公平合理地分配到每一个劳动者头上,使劳动者真正如实地获得了自己创造的劳动价值。企业管理者(原老板)的劳动价值可从全企业劳动价值的总额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至关重要的是,管理者获得的是他的劳动价值,绝不是原有盈利价质,所以,提取标准的制定是依据员工劳动价值的平均值加上他的生产资金的劳动价值转换,所以,管理者的劳动价值收入成分是:他的工作劳动价值+所投入运营的生产资金的价值换算=全部收入,其中,他的工作劳动价值与企业员工的平均劳动价值挂钩,而生产资金的劳动价值换算与同期银行利率持平或略高。

这种劳动价值的核算兑现与原有的薪酬模式、及雇佣付酬模式及计件取酬模式都不相同,这是真正的、如实的劳动价值核算,劳动价值如实地归于劳动者自身,没有被利润拿走的部分,没有上交与盘剥的部分,劳动价值的计算透明地公开地进行,这使得劳动者的身份实至名归,劳动者的劳动价值立竿见影、真实不虚,这才是最先进、最合理的劳动分配模式,这种模式将激励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劳动积极性,会非常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力,使经济运行得以良好地运行。

另外,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等高价值的劳动手段投入圈内经济,其有效增加的劳动价值也可以如实地在经济核算中体现,这种高级特殊的劳动价值同样以劳动价值对待,在分配上仍然兑现其劳动价值的部分,亦可视情况适当的加以某种规定的限制。总之,新经济模式的分配原则是,如实核算劳动价值(借助高科技手段),如实兑现劳动报酬,让资本的增值与利润彻底消失,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直接对接,劳动无剩余价值被公有或私有所提取,分配公开、透明,劳动价值合理回归劳动者,这就是新经济模式的分配原则。

在劳动价值的计算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的差别,劳动付出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别非常复杂,这些差别引起的尖锐矛盾曾经酿成旧经济模式不可调和的斗争,在感知新经济模式中,感知愉悦生活为目的已经从根本上消除了劳动差别引发的冲突,伦理问题的解决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劳动内容的差异只是一个劳动的适配问题,没有劳动目的的冲突,适配问题将由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人工智能来优选匹配。在初级阶段即过渡的共体经济模式的分配中,则先由劳动价值的衡量以及各种换算来解决,在经济的过渡时期,不可能做到这种换算或核算的绝对公平,但由于劳动的最终结果是明确的,参照其他劳动状态不难得出计算依据,总之,过渡经济的分配原则是:根据劳动价值的总量进行合理分配,这是相对合理的依据。(接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