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的我》:幫你改寫人生的劇本,擺脫宿命的糾纏

我們人類的嬰兒,相比其它動物的幼崽,要脆弱得多無助得多,小雞跳出蛋殼就會啄食,小牛剛出母腹就得站立,而唯有我們,在兩歲左右纔開始跌跌撞撞的走路,3歲纔開始呀呀學語。生物科學家證實,我們是天生的早產兒。

按照阿德勒的說法,我們直至成年,也只是個半成品,因爲我們一生都需要與他人建立聯結,必鬚生活在一個社會羣體中,彼此慰籍。面對俗世的艱難,證明我們的存在只是上帝睡夢中的偶爾閃念,這個未經完工就推出的一個半成品,總是要一路跌跌撞撞才能走完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們出生時的無望、成年後的不完美,導致我們總是在尋找一種突破,一生都在致力於完成心中未了的心願。這種動力使我們邁向成熟,漸漸靠近完美,而我們又在一步步接近完美的過程中,不斷克服自我,獲得成就感。

在《可塑的我》的扉頁上寫着一句話:“做自己是一種‘創造’,而不是‘找答案’”,因此,人生中的每一次突破自我,都是一種自我創造,是一次獲得重生的機會。

現在泛中年危機氾濫,每一個成年人都掙扎在紅塵的苦海,或爲工作憂心、或爲關際煩惱、或爲生活愁苦。肩負重任又不得不負重前行,正是現在成年人的真實寫照,這正應了那種流行語“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但其實,每一種痛苦的背後,都是一種突破自我的渴望,這種渴望越焦着,就集聚的力量越大。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消亡”,沉默就是這種爆發的力量。

那麼我們怎麼找到這種沉默的力量,然後把它聚集,使自己最終完成突破呢?

這本《可塑的我》就從我們前半生的各個人生階段進行梳理,發現那些我們未曾被很好發掘並發展的能力,使我們在整個“泛中年”能夠積聚足夠的力量,實現自我突破,把中年危機變成人生的黃金期。

一、梳理前半生的人生軌跡

泛中年危機指的是從18歲到40歲的這一人生成年期。人生進入成年,面對的事情就越來越多,而且很多事情都要求你去獨自處理,如果你沒有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發展足夠的本領,在這個時期不能從過程中學習,獲得自身的能力,那麼你的人生就會陷入危機。

實際上,成年就是對我們前期儲備和現在應對能力的一次大檢驗,這次考試合格了,你就順利地進入了人生的下一個階段,但如果通不過,那麼越到後面就越會顯示出大問題。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0到40歲的發展需求:

0-18個月:在人生最無能的這個階段,主要是靠撫養人的照顧與理得,獲得人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如果這個時期,能很好地與撫養人建立良好的聯結,那麼這個世界與他的良好聯結也就確立起來了。

但是,由於孩子生命早期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或因弱小不能讓撫養者及時照顧自己的需求,這就導致他們與這個世界不能進行很好的聯結,有時會形成隔閡,甚至出現斷聯的情況。然而,這對一個生命來說,可能會造成是致命傷害。

2-3歲:這個時期孩子的能動性漸漸發展起來了,我們前面說過,孩子兩歲左右開始跌跌撞撞地走路,3歲左右開始咿咿呀呀地學語。

這個時候的孩子會很煩,很多家長喜歡打斷孩子,或者怕麻煩幫孩子代勞,這就破壞了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我們千萬不要抱着爲孩子好的想法,去實施對孩子生命本能的剝奪與傷害。

3-6歲:這一時期的孩子心理感受漸漸發展起來,會有羞恥感和內疚。所以這個時期我們不應否定和打擊孩子行爲,而是要通過引導,告訴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不是去評判孩子。

這是建立個人信念的重要時期,如果父母處理得當,那麼孩子一生都會有正確的價值觀,能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否則,就可能成長爲一個心靈扭曲的人。

6-12歲:這個時候孩子一般進入小學,開始學習知識,而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每天接受新知,就需要孩子有堅強的韌性,不斷克服困難的勇氣,接受挫折的逆商,這個時期主要培養的孩子的剛性與韌性

剛性與韌性兩方面並舉,就能讓孩子更全面的發展,既勇於面對困難,又敢於接受挫敗,從而獲得更全面的心理韌性。

12-18歲:這個時期孩子進入青春期,進一步發展自己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他們渴望擺脫父母,因此,從而孩子進入了人生的第一個整合期,把之前生命的所有所獲作用於當前的人生,開始尋求突破。

如果前期階段的各心理需求得到了很好滿足,各能力得到了很好發展,這一時期父母又比較開明,他們就能很順利的渡過這一敏感期。

18-28歲:由於現在生活優越,這一時期的孩子儘管已經成年,心理還很不成熟,不能獨擋一面處理生活中的許多事,所以這一時期被心理學家定義爲成年初顯期,也就是一個人最終走向成熟的過渡期。

這一時期的生命主題是親密與孤獨。一方面他們開始尋求一個與自己心意相通的愛人,一方面又要求自己完全地獨處,任何想法和行動都不希望別人打擾,實現完全的自主性。這也是孩子第一次從真正意義上打算離開父母。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決定,並睿智地送他們遠行。

28-35歲:人生成熟,經過幾年的打拼浮沉,一個人最終確立自己的方向,“立”起來了。但這個“立”不是指外在的成家立業,而是指心理真正成熟,敢於獨立面對任何事,也勇於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

如果說18-28歲是一個不斷試錯找到人生方向的階段,那麼28-35歲這個階段就是不斷積聚能量,爲下一個人生關口的突破做準備。

35-40歲:人生來到這個時期,就是經歷了發芽、生長、開花,到了最後的結果期。學者們把這一時期定義爲人格繁衍期與停滯期,它主要是通過總結前半生的人生智慧,爲社會提供自己的人生經驗,幫助後來人成長和自我實現。

這就來到了我們人生的第二個整合期。在第一個整合期我們是爲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生存,那到了第二個整合期就是爲了更好地服務社會,有利於他人。如果到了40歲,你還苦苦掙扎在與年輕人競爭的賽道上,那隻能說明你前期生命匱乏,還沒有準備好。

從以上對前半生的生命要求的梳理,結合你自身的人生軌跡,你發現了哪些問題呢?你是不是安然渡過了每一個你已經度過的人生階段,對未來不彷徨不焦慮呢?

二、得出自己的心理基因報告

通過以上梳理,我們知道安全和信任感在0-18個月建立,能動性和自主性在2-3歲得到發展,3-6歲建立自尊自愛,6-12培養信心和抗挫能力,12-18歲第一次形成獨立的自我,18-28開始整合自己,更好地適應生存,28-35歲開始成爲一個真正的獨立的人,35-40開始整合自己的前半生,爲自己的後半生做準備。

如果你發現自己哪方面的能力欠缺,使你的生活陷入危機,你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刻意訓練和補充相關方面的能力,爲你能順利地進入人生的下一階段打好基礎。

三、繪製自己的進階地圖

既然我們通過檢索,已經知道自己陷入中年危機問題是出在了哪裏,那我們要如何行動改變呢?本書作者陳婕君提出了進階的5大原則:

1、認知的改變必須有行動的跟進。

2、在進行刻意練習時,要有意識的選擇更困難的路徑。

3、養成的習慣不可能在一天之內改變,也不需要在一天之內做完。規劃改變及改變的過程需要耐心,需要理解自己、寬容自己,同時也需要有一定的自律。

4、越早期的影響,轉變所需要的週期就越長。

5、當決定從何入手後,要做的只是每天堅持。

知道問題原因只是前奏,着手行動纔是改變的第一步。在改變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在這裏,陳婕君爲我們能付諸行動並保證行動成果,提供了三個超實用的工具。

工具一:呼吸調節

心理學家常用的自我調節的工具就有呼吸調節,因爲一個人的生理循環會影響到其心理狀況,只有使人的身體達到一個理想的放鬆狀態,人才最有可能接受改變,關閉自己的防禦系統。具體的呼吸調節有三個方法:

①觀呼吸

觀呼吸是一種最正統的練習呼吸的方法。打坐或練習瑜伽往往會伴隨觀呼吸的練習。

觀呼吸就是將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在平時,我們的心神總是很容易被分散,很容易做着做着就想起一些事情,這時防止自己被雜事紛擾,就要練習慢慢地、很溫柔地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呼吸上,感受呼吸時身體的感覺,肌肉的感覺,氣流經過鼻孔、經過你的口腔、到達肺部時身體的感覺。

我們還可以一邊觀呼吸,一邊數呼吸的次數。這就相當於我們爲自己遊蕩的心思抓住一個錨點,讓我們能專注地對待當下的刻意訓練。

②448呼吸法

所謂448呼吸法,就是4個拍子的吸氣,4個拍子的屏住呼吸,然後8個拍子的呼氣。這種方法能緩解急性焦慮發作,也能快速收擾心神,提高專注力。

③深蹲呼吸法

深蹲呼吸法就是試着一邊深蹲,一邊做深呼吸。你可以在蹲下去的時候呼氣,站起來的時候吸氣,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伴隨着深蹲,或者跳躍,或者其他一些需要身體大幅度活動的類似動作,配合呼吸去做調節。

這種呼吸法能讓人很快地從很低落、很抑鬱的狀態裏很快走出來。

工具二:身體掃描

在做身體掃描的時候,我們要從頭到尾或從尾到頭把自己的身體過一遍。可以從腳開始,感覺你的腳趾頭、你的腳板、腳背、腳踝、小腿、膝蓋、大腿、臀部、肚子、背部,到你的肩膀、手臂、手肘、手腕、手心、手背、你的每一根手指頭,然後回到你的脖子上、頭上,到你的臉部、你的眼睛、嘴巴、嘴脣、你的耳朵,等等。

總之,任何地方都不要放過。因爲它能幫我們更好地覺察自己的們身體和感覺,從而很好地幫我們調節自己的心態,順利幫我們達成改變。

工具三:覺察日記

寫覺察日記,就是與自己的內心耐心交談,安撫自己浮腫的靈魂,找到自己的真正需求。哲人說,有一種日子你要不停地走,有一種人生你要苦苦奮鬥,有一種愛情遲到最真,覺察日記就是在這一條長長的線上尋找最珍貴的東西,然後把它埋藏於心,煥發於身,迎來自己痛苦人生的徹底改寫。

天地之間走來一個小小的我,於是世界有了一個小小的我,我在這個世界的陽光雨露、風雨飄搖下日漸成長,有歡喜,也有悲傷,它使我體會過人生的每一種味道,回來時,我能對自己說一聲:“悲欣交加”,就已足夠。

《可塑的我》,幫我們回溯了生命的歷程,也指出了我們缺失的部分,它指引我們超越現實的侷限,用自己的認知能動地改寫人生的劇本,逃脫宿命的纏繞。

重塑自我,你做到了嗎?超越泛中年危機,你達到了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