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起源》解碼:生存與發展,敢於對想做的事情自私才能發展!


時間飛速即逝,2017年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盤點過去和憧憬未來成了熱門的話題。在近期和許多身邊朋友的交流中我發現,生存不是大家的問題,如何發展成爲了一個共識問題。有的人表現出了很強的成就感,有的人則陷入迷茫的漩渦。這讓我開始思考生存和發展這個問題。近期讀達爾文《物種起源》,似乎從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自然科學領域的經典有不少,我之所以選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這是基於我對跨學科學習的感悟:一是這部經典要對多個學科有影響,應用廣泛,或者具有超越時代的影響,《物種起源》這本書對自然科學、宗教、社會學、倫理學和人類學等都產生重要影響,已經超越了普通的自然科學。二是經典的作者要是一個跨學科學習的專家,能夠帶給人把不同學科知識串聯起來思考的啓發,達爾文寫作這本書,把博物學、動物學、植物學、園藝學、古典文學、哲學、地質學等諸多學科的知識串聯了起來。而且他的邏輯思維和人文情懷都給人以重大的影響和啓迪。

《物種起源》其實是一本人們最熟悉又最陌生的書。人們大致只知道達爾文“進化論”、“適者生存”這些表面的概念,對於達爾文關於“自然選擇”選擇的真正原理以及如何在人類社會當中應用所知甚少。究其原因一是科學經典讀起來很枯燥,另外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難免讓人們產生一種過時了的感覺。但是當你有能力做獨立判斷的時候,這本書就是一個珍寶,越是枯燥的書價值越大。

讀完這本書,我有一個很深刻的體悟:在這個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競爭激烈的社會當中,如果有一種方法能讓自己走出困局並最終走向自由,那就是要“敢於對自己想做的事自私”。

一、“選擇”原理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根本不同

達爾文是一個既有務實精神又有情懷的人。他的《物種起源》一書,寫作用了16年,如果算上他環球考察、研究構思的時間,一共用了27年。達爾文對他所研究發現的普遍規律、主要規律進行了非常縝密的論證。

《物種起源》講選擇的力量是怎麼說的呢,自然界的每一生物都竭力按幾何比率增加,他們都面臨着極其激烈的生存鬥爭,生物會不斷的變異。選擇的作用,就在於保存和積累每一個有利於生物的極其微小的變異,最終讓生物更好的生存。

選擇分三種:從遠古時代開始人類就會選擇有利於自己喜好的家養動物和栽培植物變異類型,幾乎可把生物改變成任何人類想要的類型,這叫人工選擇;自然也會選擇一切有利於生物生存的變異,叫自然選擇。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的力量是巨大的,持續選擇的結果甚至能使新物種得以形成。

許多人或許不知道,除了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外,還有一種重要的選擇叫做自我選擇,這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選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有利於自己的一切細微的改變,這種選擇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根本性不同。達爾文從一個醫學院的學生轉變成爲一個博物學家就是一個自我選擇的案例。

達爾文的爺爺和爸爸都是醫生,他們讓達爾文上醫學院,還希望他能夠從事牧師的工作。不過達爾文卻對動植物非常感興趣。他有意識的選擇了自己的興趣,最終成爲了一個連他自己都想不到的偉大的人。

二、發展就是要選擇“敢於對自己想做的事自私”

我們常常會對人生心生恐懼,因爲不知道自己將來會成爲什麼樣的人,不知道如何發展自己。自然選擇學說告訴我們,你會成爲什麼樣的人,一方面是遺傳,另一方面取決於“變異”和你對“變異”的持續選擇和保存優勢的結果。

你也許會有這樣的感受,忙忙碌碌那麼些年,回過頭來盤點時發現自己想要乾的事和重要的事情卻沒有花多少時間去幹,成就感特別低,找不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選擇的原理告訴我們,變化是緩慢的,但是每一個細微的變化最終會導致超乎你想象改變。所以,要從連續的小的對自己有利的與衆不同的點當中持續的積累優勢。

一個人要想在這個社會活得好,“敢於對自己想做的事情自私”是非常重要的,自私就是要懂得取捨,要能下狠心拒絕一些事情,放棄一些利益,讓自己心無所累;要懂得在重要的事上持續的保持專注,要把10000個小時千方百計的花下去。

當有一天,因爲你對自己想做的事的自私,你成爲一個領域的行家,成爲了一個自由又有價值的人,你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你才能更好的自度度他。

達爾文說生物變異的原因很複雜,他還不能講出普遍規律,但是他舉出了幾個主要規律,這一點我很佩服他,他說生物變異主要是受生殖系統的改變,生長的相關性,器官的用於不用等影響。

個人要發展受限要突破,首先要有改變發生,然後自我在持續的選擇和保存這些利於自己發展的改變。個人改變和變化的普遍規律也很複雜,根據我個人的實踐和體悟,我覺得會有一些主要的規律:開放的精神——開放才能開悟;堅持和信念——道理明白了之後就是要靠堅持和想象力,要靠工匠精神去做好;懂得取捨——在自己感興趣和重要的事情上要花時間下去;掌握技巧——大數據應用、品牌建設、運營管理等。

三、跨學科學習能力是一個人成才的必要素質

《物種起源》這本書中,達爾文首次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物種是進化的、心智是進化的、本能也是進化的,生物是變異的,自然會對生物的每一個有利變異作出選擇和保存。

達爾文寫書的時候不僅使用了自己在1830年代環球科學考察中積累的資料,他還大量的引用了博物學家、動物學家、植物學家、哲學家等諸多觀點和證據,他甚至引用了《齊民要術》和《本草綱目》 ,並稱之爲“古代中國百科全書”。據科學史家潘吉星考證,達爾文在奠定和充實其生物進化論的過程中,還涉獵過《周禮》《大唐西域記》、《康熙字典》 等中國古代文獻。

達爾文寫出《物種起源》這部偉大的著作和佛洛依德寫出《夢的解析》這部心理學經典,他們所使用的的研究方法、邏輯思維以及跨學科知識的融合等都有異曲同工之妙。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心理學的分支越來越多,但是這兩部經典當中的邏輯思維、人文情懷,方法論等卻歷久彌新,甚至成爲後來人創新的根本源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