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真義》

修行,只不過是觀唸的不斷向善、向善。——李宗奇

所謂“修行”,大抵如此而矣。

心態的日趨平靜,鎮定,纔是真修行。最後,就是罷“自己”修沒了。

不見了。這也是《金剛經》的大義。道理是這樣的。

《金剛經》說的,就是這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就是罷“自己”(所謂自己)修沒了的道理。

不見了。哪有個“我”?一無所知。

“一無所知”,就是真修行的最高境界。沒有‘概念’(的約束、束縛),就叫:“無相”。禪說的,主要就是這個道理。

既:“無相”,的道理。道理是這樣的。

怎麼讓自己的心態日趨平靜、鎮定,這得靠你自己的功夫了。

得有“法”。無法,怎能改變?

不讓心態、觀念向善去改變的話,又怎能稱為,叫做:“修行”,呢?

道理,不是這樣的嗎。

真修行,僅僅只不過是:刻意的修正自己的觀念使之不斷向善向善... ...而已

在這個過程中,心態的日趨平靜、和鎮定也是自然而然、和順理成章的。

——作者:李宗奇 辛丑年 六月初一 於自家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