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判斷再應對,先診斷再治療”:區分前提是理性,區分就是智慧

家裏老人身體不好,這一天都處於拉肚子狀態,晚上兄長趕過去,要帶着去診所掛個吊瓶輸液。老人家說自己好了沒事了就是不去,沒辦法兄長就去附近診所讓醫生開藥拿回家。

醫生當然不會隨意開藥,問明“情況”“症狀”“表現”,知道了在服用“便通片”,這是幫助疏通便祕的藥物,本身就有瀉藥作用,最後給出診斷“腹瀉屬於正常”,然後開了生理鹽水類藥物讓回家加水喝下去,還有一點止瀉藥,當然沒有消炎藥物。

這就是“先診斷再治療”,先診斷腹瀉是正常還是異常,是常態還是病態,這個判斷性質至關重要,這就是區分的能力。

區分正確,也就診斷正確,纔有後面的治療恰當,即正常情況輸液補充鹽分可以,異常情況就要消炎治療,路徑完全不同。

這個處理模式就醫生而言屬於正常操作,對於我們尋求幫助者也是這個邏輯思路,非常符合常識。

但是,遇到生活或者心理問題時候,尤其緊張時候,可就不再如此簡單明瞭,本能的會直接宣泄或者防禦處理。

比如就這個輸液事情,最早是家裏保姆建議的,這位保姆接受過一年醫學培訓,據兄長介紹保姆建議給老人家輸輸液比較好,畢竟拉肚子太嚴重了。後來看,保姆建議非常重要且及時到位,我們也第一時間認可接受,並積極行動。

但是對於醫生而言,可不是聽我們說說就可以的,人家首先進行專業判斷,再給出治療建議。這就是專業與非專業的區別,也是理性與非理性的區分。

再看幾個區分情況。帶着老人去診所輸液是一個方式,可是老人家中風導致身體一側行動不便,那還有一個方式就是找醫生上門服務。可以外出打針輸液,也可以拿藥回家服用,這又是區分,也是理性。

還有,看到聽到老人身體情況,根據常識先判斷是正常還是異常,這也是區分,而不是無區分的堅持讓去輸液。在我接通老人家電話時候,聽到的也是 “沒事,我好了”,我當時直覺判斷聲音很正常,但沒有繼續“診斷”詢問,比如拉肚子多久、現在感覺、是否其他頭疼頭暈等,也是無腦的催促聽兄長的去看醫生吧。

爲何做不到區分?對應上面事實與體驗看,一個極其重要原因是驚慌失措,或者說非理性情緒,可見區分與理性是相輔相成的。作爲家人容易感性應對,作爲醫生一定理性應對,而區分能力一定建立在心理健康、正常理性前提下。

由此可見,心理健康建設多麼重要,牢記老百姓這句話振聾發聵,“慌了不打糧”!

因此,我們要更加重視“區分”情緒和事情,“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比如常見的情緒管理失控例子。

一個人遇事控制不住情緒,一言不合出言不遜,實際上就是沒有了理性,也就無從談起區分能力。

心理學有句名言,“知道和誰說話要比說什麼話更重要”,類似說法是,知道什麼人得了病要比知道這個人得了什麼病更重要。爲何,就是先理性冷靜下來,先判斷再應對,先診斷再治療。

情緒管理就是先判斷某人心理狀態,再合理應對。這人處於心不在焉,那就是心理死亡,別說;這人處於憤怒,那就是心理不正常,順着說或者不說;這人處於嘮叨,那就是心理不健康,提問方式說;這人目光有神思維正常,那就是心理健康,儘管講道理。

這裏的某人既可以是別人,更可以是自己。

難嗎?會的不難!容易嗎?難的不會!

這裏考驗的是區分能力,也是理性能力,看似微不足道的這一點,可能就是智慧。作爲普通人,只能老老實實“人需在事上磨”,寄希望十年磨一劍興許有一點點體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